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8篇
农学   11篇
  16篇
综合类   17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7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采集贵阳市郊区蔬菜基地的代表性土壤样品,采用Tessier逐级连续提取法测定土壤中不同形态镉的含量,探讨了菜地土壤中镉含量的区域变化及赋存形态特征。结果表明,贵阳市郊区菜地土壤全镉含量是白云区〉鸟当区〉小河区〉花溪区;石灰性土壤〉中性土壤〉酸性土壤。土壤镉的形态含量是残渣态镉〉碳酸盐态镉〉铁锰氧化态镉〉可交换态镉〉有机结合态镉〉水溶性镉,其中残渣态镉占绝大多数(占71.37%)。酸性土壤中水溶性和可交换性镉含量较石灰性土壤的大,在酸性土壤上种植蔬菜时遭受镉污染的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32.
喀斯特森林群落退化对浅层岩溶地下水化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贵州中部喀斯特地区植被调查及径流和岩溶水样分析,探讨喀斯特森林群落退化过程中浅层岩溶地下水化学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降雨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排序为SO2-4>K 、Ca2 、HCO3->Na 、Mg2 、Cl->NO3-、NH4 >PO3-4,而径流中离子浓度的大小排序为HCO3->SO2-4、Ca2 >Mg2 、Cl->K 、Na 、NO3->NH4 >PO34-;岩溶地下水离子组成与径流总体相似,但岩溶地下水中HCO3-、Ca2 和Mg2 的含量及电导率明显增加高于地表径流.随着喀斯特森林群落从阔叶林群落向灌木林群落、灌草群落方向演替,其岩溶地下水中HCO3-和Ca2 比例明显减少,而SO2-4比例明显增加.岩溶地下水的HCO3-、Ca2 含量与森林覆盖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而K 、NH4 含量与森林覆盖率之间则存在显著的负相关.HCO3-含量是影响岩溶地下水电导率的最重要因子,其次是Ca2 ,再次是K 、Mg2 ;岩溶地下水电导率可以作为评价喀斯特森林群落退化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数量指标.  相似文献   
33.
本文阐述了林区建筑物墙体裂缝产生的重要原因有温度、地基、材料等;在设计施工中应采取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讨植被自然恢复下植被类型对煤矸石堆场Fe,Mn淋溶迁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效果,为煤矿区煤矸石堆场的生态环境治理及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对贵州省中部废弃煤矿区不同植被条件下煤矸石堆场地表径流进行采样分析,同时通过移植煤矸石堆场上生长的马尾松、光皮桦和类芦进行盆栽试验以及采集基质渗透水样品。[结果] 马尾松、光皮桦及类芦生长的煤矸石基质渗透水和煤矸石堆场地表径流水中Fe,Mn含量均显著地低于无植物生长的煤矸石,煤矸石堆场植被自然恢复后地表径流水中Fe,Mn含量下降率分别达45.27%~85.60%,60.17%~90.13%,植被作用效果的大小顺序为:马尾松幼林 > 阔叶树幼林 > 类芦草丛。同时,马尾松幼林、阔叶树幼林、类芦草丛煤矸石堆场地表径流水中泥沙含量分别比无植被裸露的煤矸石堆场平均减少了40.18%,30.67%,27.91%。煤矸石中矿物颗粒态Fe,Mn的迁移量也出现明显的降低。[结论] 植被自然恢复能显著地减少煤矸石堆场Fe,Mn向水体的迁移及改善废弃煤矿区地表水环境质量。植物生长,特别是马尾松生长对减少煤矸石中Fe向水体迁移产生的环境效应大于Mn。  相似文献   
35.
乌当区金华镇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土壤环境质量各评价指标的渐变性和模糊性,采用模糊数学方法确定其隶属度函数并进行处理;选取5个土壤中最常见的有毒有害重金属污染因子镉、铅、铬、汞、砷为评价指标,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乌当区金华镇农用地78个样点的土壤进行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表明,金华镇农用地环境质量为一级和二级的土壤所占比例为41.02%和35.90%,三级的为23.08%。说明,金华镇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较好,有76.92%的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处于农业安全生产的二级质量标准内,可以直接发展农业生产;但位于三级质量标准的农用地则应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改善土壤环境质量,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避免污染元素进入食物链,保证农用地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的健康生存。  相似文献   
36.
黄壤旱地-水系统中磷释放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降雨-径流过程中土壤溶解态磷向水体迁移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无界径流小区法以及盆栽试验和模拟试验研究贵州中部黄壤旱地磷释放及影响因素。【结果】旱地向水体释放的磷量受施磷水平以及玉米生长过程的影响;在高磷黄粘泥土上施磷肥(P2O5)150~900 kg·ha-1,其渗透水中活性磷的平均含量达0.020~0.137 mg·L-1。旱地向水体释放的磷量还受环境因子的影响,在温度为30~35℃、水土比为15﹕1~25﹕1、淹水时间为12~18 h、酸雨pH值为3.82~3.43的条件下,土壤磷的释放量显著地增加。【结论】不同类型黄壤旱地地表径流中活性磷(磷酸根态磷)含量存在明显的差异,活性磷含量与土壤有效磷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与土壤无定型铝和有机质含量存在密切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37.
贵州中部黄壤旱地供氮能力及供氮动态的研究──Ⅰ.土壤供氮能力测定方法筛选及应用黎成厚,漆智平,唐树梅,刘元生(贵州农学院)氮素是植物营养三要素之首,不仅需要量大,而且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也最显著。长期以来,氮素一直是人们研究最活跃的领域。植物对氮的...  相似文献   
38.
该文应用Bremner法测定烤烟根标和非根际土壤的有机氮各组分含量的结果表明:烤烟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中酸水解氮总量的差异不明显,但其各组分含量差异较大;氨基酸氮、氨态氮在烤烟根际表明显著积累,氨基糖氮变化不大,未知态氮在烤烟根际出现明显堀缺,非酸水解氮在烤烟根际也出现了显著积累;有机氮组分中的氨态氮与碱解氮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9.
通过对贵州中部喀斯特地区进行植被调查以及土壤和径流样品的分析,探讨石漠化过程中植被演替及其对径流水化学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喀斯特石漠化后,土壤出现粘质化,有机质含量急剧下降,土壤毛管孔隙度下降,干旱季节表层和次表层土壤的含水量明显减少,改变了生态系统的水分运动规律。喀斯特地表径流中离子浓度的大小排序为HCO3^->SO4^2->Ca2^2+>Mg^2+>K^+、NO3^-、Cl^->Na^+>NH4^+>PO4^3-,地表径流水化学类型以HCO3-Ca型为主;随着石漠化程度的增加,地表径流中PO4^3-输出量明显增加,其次是Ca^2+、NO3^-,这部分养分的流失造成土壤养分水平下降,同时影响受纳水体的环境质量。地下径流离子组成与地表径流总体相似,但HCO3^-、Ca^2+、Mg^2+的含量高于地表径流,而K^+、NH4^+的含量低于地表径流;石漠化发生后,地下径流中HCO3^-、Mg^2+浓度明显减少,岩溶作用减弱,而NH4^+、NO3^-浓度明显增加,对地下水质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0.
在柑桔生产中,施7月壮果肥,是众多果农普遍推广的技术。柑桔秋梢究竟是“促”或“控”,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 我国各大柑桔主产区,施7月壮果肥正逢“入伏”前后,此时气温高,常有伏旱发生的可能性。尤其是三峡库区,多数年份有伏旱或伏旱连秋旱,这一独特气候特点,严重制约库区柑桔秋梢的正常柚生。我地有经验的果农,每年都关注7~8月的气象预报,在伏旱刚露头前,于6月下旬至7月上旬抢施7月壮果肥。在施肥中,适当增加氮素用量,伏旱中抗旱1~2次,以“促”稍为目的。而个别年份7、8月无伏旱,雨量较多,这就应适当推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