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2篇
林业   53篇
农学   1篇
  2篇
综合类   1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1.
根据同龄纯林及下层抚育间伐的特点,利用正态分布函数分别得出了伐前林分、间伐木、保留木的算术平均胸径、胸径方差、平方平均胸径及各径阶株数的计算公式。通过实例对预估结果进行了精度计算,结果表明,在株数间伐强度为22%~47%时算术平均胸径、径阶株数、平方平均胸径预估效果都较好,在伐前林分、保留木预估中其精度满足规划调查中相应调查因子允许误差的A类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2.
云南西双版纳西南桦人工林群落结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西南桦是热带山地、南亚热带地区的速生珍贵树种,作为热区人工造林的一个主要树种有着重要的意义。其天然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是云南西南部、南部、东南部,广西西部、西南部,也是西南桦的现代分布中心。西南桦人工林群落的种类组成仍与其造林前的成分大致相同,以热带成分为主,其分布区类型以热带属占主要地位。群落的水平结构是存在度Ⅰ占多数,为52.52% ,而存在度Ⅴ仅为6.06% ,反映出热带山地雨林的特征。垂直结构简单,乔木层即西南桦一层。下层植被发达。生活型结构特征为中大乔木占8.1% ,小乔木占5.3% ,灌木占22.2% ,草本占18.2% ,藤本植物占26.3% 。  相似文献   
13.
不同种源思茅松人工林林木干材管胞形态特征的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思茅、墨江、镇沅、景谷、宁洱5个种源13年生的思茅松人工林林木干材管胞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显微观测并对其的差异作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5个种源间的思茅松人工林其林木干材各年轮的管胞长度、宽度、长宽比在F0.05水平上差异不显著,在种源选择时可不考虑管胞形态特征等因子的影响;从其干材管胞长度和长宽比上看均符合造纸材的要求;种源内和种源间,其林木干材各管胞的形态特征值与年龄都有很好的相关性,由此建立了相应的回归方程,其回归效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14.
利用样地调查材料对营造于思茅清水河的5种思茅松人工幼林5年生期间其主栽树种思茅松林木的生长状况,以及林下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组成、多度、多样性、盖度、高度等的植物动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5种人工幼林中,主栽树种思茅松林木胸径及树高生长最快的是思茅松+西南桦混交林,其后依次为思茅松+高阿丁枫混交林、思茅松+红木荷混交林、思茅松纯林I、思茅松纯林II.在思茅松+西南桦混交林中,思茅松树木的树高和胸径生长速率显著高于思茅松+红木荷混交林、思茅松纯林I和思茅松纯林II(p<0.5).5种思茅松人工幼林,在其营造的5年生期间,林下草本层的植物物种丰富度变化不大,但其盖度逐渐提高,个体数量有较大的提高;灌木层的盖度、物种丰富度和数量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该人工林若不进行有效的抚育措施,地带性的乡土灌木植物的盖度将会进一步扩大,以影响其人工林中思茅松林木的生长.  相似文献   
15.
以95%的乙醇为溶剂,采用浸提法获取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黄莺(Solidagocanadensis)和蓖麻(Ricinus communis)3种外来植物的提取物。选择白菜、甘蓝两种蔬菜种子作为供试种子。用乙醇将提取物稀释为1倍、5倍、10倍3个不同浓度梯度,在室内观察不同种类及浓度的植物提取物对白菜和甘蓝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外来植物提取物对两种蔬菜种子的萌发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紫茎泽兰对两种蔬菜种子萌发的抑制率最高,黄莺次之,蓖麻抑制率最低。  相似文献   
16.
2004年对西双版纳普文试验林场1991年定植的思茅松人工试验林林木的木材早晚材基本密度,早晚材管胞长度进行了测试分析。木材基本密度、管胞长度径向变异均呈现从髓心向外逐渐增大的变异规律。为思茅松人工林用材林的定向培育及林木木材质早期预测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刘永刚  刘云彩  冯弦  孟梦  付强  张荃  张文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982-18983,18986
综述了思茅松人工林在遗传改良、立地选择、整地、密度、病虫害控制、林地地力维护等方面的研究现状与成效,并针对思茅松人工林生产率和生态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思茅松人工林经营的目标和方向。  相似文献   
18.
 通过样地实测生物量和采用重铬酸钾法测定植物碳索含量,研究了思茅松中幼龄人工林生物量碳密度的分配特征及随林龄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林龄为3-5、6-10、11 -20和21 -30 a思茅松人工林的生物量碳密度分别为(20.15 ±3.09)、(27. 24 ±2.25)、(94. 89 ±9. 90)和147. 58 t/hm2。随林齡增长,乔木层、枯落物层和林分的碳密度显著增加,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碳密度有所减少。林分、乔木层和枯落物层的生物量碳密度随林龄的变化用逻辑斯蒂模型可实现良好拟合,而灌木层和草本层拟合效果差。2)林龄为3-5、6-10、11 -20和263思茅松人工林的年均固碳量分别为(4. 92 ±0.63)、(3. 52 ±0.25〉、(6. 44 ±0.30)和5. 68 t/(hm2·a)0乔木层的年均固碳量与林龄存在显著正相关,灌木层和草本层的年均固碳请与林龄存在显著负相关,林分年均固碳量与林龄呈较弱的正相关。乔木层和草本层的年均固碳量与林龄的关系以逻辑斯蒂模型拟合效果较好,灌木层年均固碳量和林龄关系以Gauss模型拟合效果较好,林分的年均固碳量与林龄的拟合效果差。  相似文献   
19.
西南桦人工林群落取样面积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南桦是热带、南亚热带山地的速生珍贵树种。通过相邻格子样方法研究西南桦人工林种- 面积曲线及其取样样方数, 认为西南桦人工林群落最小取样面积为250m2 (158 m ×158m) , 以相邻格子样方法调查时基本样方取5 m ×5m , 样方数目9 个以上。  相似文献   
20.
从橡木的资源状况,橡木林的经营现状,橡木林的价值及其开发利用的可行性,以及橡木低值萌生矮林改造的技术要领等方面论述了云南省橡木林的高价值经营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