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8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34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从辣木(Moringa oleifera Lam.)的种子处理、基质筛选、栽培密度和病虫害防治4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在辣木有性繁殖技术上的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一些问题进行探讨,旨在为辣木的研究与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2.
亚麻新品种双亚十号的综合分析与生产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亚十号亚麻新品种是黑龙江省科学院亚麻综合利用研究所采用复合杂交方法,经混合个体选择育成,具有高产、高纤、优质、抗病性、抗倒伏性强等优点.2004-2007 年累积种植面积达到 8.0万 hm2,增产亚麻原茎 6 万吨,增加经济效益 1.8 亿元.双亚十号亚麻新品种不仅适宜在黑龙江省亚麻种植区种植,还推广到云南、新疆、内蒙等省区,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3.
回交法对提高亚麻出麻率和纤维产量上效果显著。在选种效果上,以回交一代选种效果为最佳;回交二代选种效果也很好,特别是对攻关性状的选择上效果显著;回交三代选种效果最不理想。在回归亲本和非回归亲本的选择上,均是出麻率和纤维产量愈高,综合经济性状愈优良的品种,后代选择的效果愈好。  相似文献   
44.
本研究利用60Coγ射线辐照亚麻下胚轴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再生植株,结果表明:低于2.0KR辐照对亚麻愈伤组织培养出苗所需要的时间无明显影响;辐射在0.5KR时,对愈伤组织分化出苗有明显的促进效应;辐照在1.0KR时,个别品种愈伤组织分化率和绿苗繁殖频率仍明显高于对照;照射量达到3.0KR时,愈伤组织出苗时间延长,愈伤组织分化率和绿苗繁殖频率与对照相比明显降低;当照射量达到5.0KR时,个别品种愈伤组织已不能出苗,有的品种虽然可以出苗,但多为畸形苗,在壮苗过程中难以存活,已无试验价值。  相似文献   
45.
对亚麻新品系96-676、96-1862、2003-2进行全省区域试验,测定各品系的原茎、纤维和种子产量.通过对纤维产量进行方差分析,各品系在各试验点的表现不同,明确各品系在种植区内的丰产性和适应性.选择纤维品质优良、抗逆性好、适应性强、高产稳产的亚麻新品种,为生产上推广应用良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6.
论亚麻原原种繁育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李学鹏,阴玉华,巩建平,魏国江,关向军(黑龙江省亚麻原料工业研究所双城150111)亚麻是工艺成熟期收获的经济作物,天然杂交率较高(1%左右),容易产生生物学混杂;它的花序大而张开,此外,机械混杂也严重.同时,亚...  相似文献   
47.
引言 磺酰脲类除草剂是种植禾谷类作物农户常用除草剂。然而,一些碱性磺酰脲类除草剂在某些土壤中不易降解。尤其在那种低温度高pH值土壤中能残留几年(萨斯喀彻温农业和食物 1996)。这些残留物限制了轮作的自由选择,迫使农场主改变常规,将土地进行夏季休闲或者持续种植禾谷类作物,因为目前我们还没有一种阔叶作物品种能够抗残留的磺酰脲类除草剂。  相似文献   
48.
亚麻领域生物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姬妍茹  关向军等 《中国麻业》2002,24(6):《中国麻业》-2002年24卷6期-4-7,4页-《中国麻业》-2002年24卷6期-4-7,4页
本文主要从花药培养、组织培养、原生质体培养、转基因技术四个方面阐述了生物技术在亚麻的研究和应用的历史、现状及存在问题,并且还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49.
归纳了豆科杀线虫植物及其防治线虫的种类,总结了应用植物提取物、植物干粉和利用间作或轮作方式防治线虫的应用研究现状,并对豆科杀线虫植物活性成分国内外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0.
"双亚七号"品种是采用复合杂交方法[(6409-669×Natasja)F1×78-99]×FR2,经混合个体选择育成的.该品种具有出麻率高,纤维品质好,种子产量高和多抗等优点.区域试验的原茎、纤维和种子每公顷分别为5831.5kg、664.3kg和493.1kg,分别比对照品种黑亚七号增产10%、23.1%和22.5%.生产试验的原茎、纤维和种子每公顷产量分别为4785.4kg、789.8kg和537.6kg,分别比对照品种黑亚七号增产8.7%、27%和34.4%,长麻率19.5%比对照高4个百分点.纤维强度248.9牛顿,纤维号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