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1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2篇
  5篇
综合类   90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31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钟清雯  张梦蝶  侯磊 《高原农业》2022,6(2):138-142,205
为研究不同海拔高寒草甸土壤线虫群落特点,以藏东南色季拉山高寒草甸为研究区,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3个不同海拔4600 m(e1)、4500 m(e2)、4400 m(e3)的土壤线虫群落特点.结果表明:在纲水平,Enoplea随海拔升高占比逐渐减少,Chromadorea则在e1占比最多,高达80%.在目水平,e2的...  相似文献   
72.
典型岩溶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钙分布及形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滇东南普者黑小流域典型岩溶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为研究对象,测定裸地、林地、旱地、水田及湿地5种土地利用类型中土壤的全钙含量、各形态钙含量、全磷含量、有机质含量、土壤酸碱度(p H)及土壤的粒径组成(黏粒、粉粒和砂粒),采用冗余分析(RDA)的方法,分析5种土地利用类型钙的分布与土壤理化指标的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在5种土地利用类型中,裸地和旱地的钙含量处于较低水平,林地、水田及湿地钙含量处于较高水平;全钙及4种钙形态含量的空间分布趋势一致,均表现为林地水田湿地旱地裸地;5种土地利用类型下各形态钙含量大小排序表现为酸可提取态钙可还原态钙可氧化态钙残渣态钙;总体来看,钙含量均受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而变化,钙含量均因土壤深度而表现出差异显著,并且以表层富集明显;流域内土壤属于砂质土,多呈中性或微酸性,有机质含量丰富,磷素水平较高;冗余分析表明酸碱度是影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钙含量分布的最主要土壤理化指标。  相似文献   
73.
赵仁杰  侯磊  刘婉莹  张皓峤 《油气储运》2019,(10):1186-1194
气田集输系统为多级网络结构,通常采用分级优化的方式进行设计,且在计算过程中忽略地形起伏,将障碍物区域简化为平面凸多边形,其计算结果与工程实际相差较大。为了优化设计方案,以管网总长度最短为目标函数,将不同级别站点间的隶属关系、处理量、空间位置限制作为约束条件,建立了多级星状集输管网整体优化模型。在模型中引入三维地形和障碍因素,包含大量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且约束条件呈非线性。为提高全局寻优能力,采用蚁群算法和粒子群算法相结合的群智能技术求解,为复杂地形的管网拓扑优化提供了高效准确的方法。算例计算结果表明:地形起伏和障碍影响管道走向、站点位置、管网长度,对真实地表特征进行模拟,实现三维曲面上的最优避障路径规划,基于三维地形和障碍的集输管网长度增幅约20%。  相似文献   
74.
为制备抗A型塞内卡病毒(SVA)VP1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并初步应用于A型塞内卡病毒的检测,本研究构建了SVA VP1原核重组表达质粒pET30a-GST-VP1(528 bp)。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感受态细胞并大量表达VP1重组蛋白,利用纯化的VP1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0细胞)进行融合,经过细胞亚克隆筛选,获得杂交瘤细胞。将其选为腹水生产细胞株,最后纯化单克隆抗体,通过Western blotting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对其进行鉴定。结果显示,本研究获得1株能够稳定分泌抗VP1重组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其亚型重链为IgG2a、轻链为Kappa链;Western blotting和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显示,该单克隆抗体能够特异性识别SVA病毒粒子。本研究成功制备的抗SVA VP1蛋白单克隆抗体可为进一步研究A型塞内卡病毒VP1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及A型塞内卡病毒致病机制提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5.
β—1,3—葡聚糖酶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PCR的方法,对严自大麦cDNA克隆的β-1,3-葡聚糖酶基因进行了扩增,在此基因的5’及3’端分别加入了克隆所需的XbaI和SstI限性酶切位点,定向克隆到经改造的质粒载体pBinh中,获得了含有β-1,3-葡聚糖酶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Binh-Glu。  相似文献   
76.
为研究柑橘砧木香橙对酸性土壤的适应机理,从‘资阳香橙’根cDNA文库中随机测序克隆了苹果酸脱氢酶基因CjMDH(Genbank Accession No. ABI75147)。该基因cDNA序列长1 368 bp,其开放阅读框为1 239 bp,推测其编码412个氨基酸残基,在编码氨基酸序列中存在苹果酸脱氢酶的NAD结合位点1个和苹果酸结合位点8个,iPSORT分析表明该基因编码氨基酸序列N端存在叶绿体转移肽。同源性分析显示CjMDH与拟南芥、烟草、大豆、豌豆、水稻、苜蓿等植物的MDH一致性约为80%,相似性在85%以上。在与苹果酸脱氢酶功能有关的NAD和苹果酸结合位点处氨基酸残基高度保守,表明这两个区域是MDH重要的功能区。Northern blot和Real Time RT-PCR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在香橙根和叶中优势表达,在根中表达量最高,茎中表达最低。将CjMDH基因构建到组成性启动子CaMV35S驱动的载体中,对烟草进行转化。从转基因烟草株系中筛选获得了CjMDH基因高表达的株系3个。将表达量高的转基因株系进行耐铝试验,初步结果表明在烟草中超量表达CjMDH,可以提高植株对铝毒的耐受能力。  相似文献   
77.
抗真菌基因导入棉花创造高抗黄萎病材料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抗真菌的β-3,3-葡聚糖酶基因和几丁酶基因导入棉花,在研究建立不同抽花品种的体细胞培养和微茎尖培养再生植株技术体系基础上,采用基因枪法、叶盘法等途径进行遗传转化,并通过花粉管通道途径导入目的基因,已获多批经卡那霉素筛选的植株,经PCR检验,已得到阳性结果,证明该目的基因已整合到棉化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78.
【目的】分析西藏色季拉山急尖长苞冷杉(Abies georgei var.smithii)原始林下倒木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相关性,探讨该森林生态系统内倒木的分布规律。【方法】在研究区内设置100 m×100 m固定样地,采用相邻网格法对样地内倒木进行调查,获取倒木的大小头直径、长度、腐烂程度、植被覆盖状况、坐标等基本信息,用腐烂等级表征倒木的时间尺度,分析倒木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倒木总体空间分布格局随空间尺度的增大依次呈现集群分布、随机分布和均匀分布,且以随机分布为主要特征;在各个时间尺度上的倒木均呈现显著的集群分布;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倒木在空间分布上虽无显著关联,但时间尺度间隔越近,越趋于正关联,越远则越趋于负关联。【结论】色季拉山急尖长苞冷杉原始林下倒木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时间特征,这与当地异常气候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9.
徐磊  侯磊  李雨  朱振宇  雷婷 《油气储运》2021,(2):138-145
机器学习作为实现人工智能的主要手段,通过探索数据规律、建立预测模型来指导决策支持。在目前油气管道系统设备繁多、结构复杂、技术庞杂等背景下,引入机器学习是为了采用人工智能技术解决单纯依靠数学模型难以应对的问题,代替人工从事一些枯燥繁琐、危险程度较高的工作。结合油气管道系统各生产环节,重点阐述了深度学习、强化学习及迁移学习3类机器学习方法的应用研究进展,包括油气管道泄漏、多相流型识别、设备故障诊断及储罐目标检测等应用场景,构建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油气管道系统的应用框架,指出深度学习、强化学习及迁移学习在该领域拥有较强的应用前景。最后,对机器学习在油气管道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油气管道系统的智能化研究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