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3篇
  7篇
综合类   11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选用7种常用的化学药剂对为害菠菜类的斑潜蝇进行田间防治,结果表明:48%乐斯本EC1000倍液、75%灭蝇胺WP4000倍液效果好,防效在90%以上;80%敌敌畏EC、20%菜蝇净EC次之,1~3d防效均大于80%;20%好年冬EC、50%辛硫磷EC、4.5%高效乐氰菊酯EC建议不用于斑潜蝇的防治。  相似文献   
12.
几种遗传聚类方法对玉米自交系遗传差异性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7个自育玉米自交系(P1组)和7个引进玉米自交系及其组配的49个杂种F1为材料,考察P1组亲本单株粒重等20个性状,进行遗传聚类分析,比较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差异性。结果表明任何一种方法,只要是从亲本表型性状入手的聚类结果,只反映亲本间的表型差异与血缘关系无关;而从杂种F1的目标性状进行遗传聚类分析的遗传差异,却能反映亲本间血缘关系;一般配合力分析结果与血缘关系吻合最好,杂种优势的聚类分析结果,吻合程度次之。  相似文献   
13.
紫色玉米穗轴色素的提取及其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紫色玉米穗轴色素的提取及其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穗轴色素提取简便,提取率为10.85%;色素的耐光、耐热性较好;耐氧化性、还原性较差;葡萄糖、蔗糖、氯化钠及金属离子对色素稳定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选用7种常用的化学药剂对为害菠菜类的斑潜蝇进行田间防治,结果表明:48%乐斯本EC1000倍液、75%灭蝇胺WP4000倍液效果好,防效在90%以上;80%敌敌畏EC、20%菜蝇净EC次之,1~3d防效均大于80%;20%好年冬EC、50%辛硫磷EC、4.5%高效乐氰菊酯EC建议不用于斑潜蝇的防治。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甘薯叶片和叶柄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技术,应用甘薯优良品种‘万薯7号’叶片、叶柄在7个诱导培养基中的离体培养。试验表明,‘万薯7号’叶片和叶柄在本试验的7个诱导培养基中,极易诱导产生愈伤组织,诱导率达100%。叶片和叶柄在经培养基MS+2.0 mg/L KT+0.5 mg/L IAA诱导出绿色愈伤组织后,在继代培养基MS+4.0 mg/L 6-BA+0.01 mg/L NAA培养15天后,均诱导成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重庆稻田土壤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特征并对其进行风险评价,为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控及耕地土壤保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重庆市7个典型水稻主产区的稻田土壤样品230个,分析测定土壤样品的pH及Cd、Hg、As、Pb、Cr等5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利用内梅罗污染指数评价法与地累积指数评价法进行污染程度分析,并与重庆土壤重金属背景值和农用地土壤风险筛选值进行比对,分析评估重庆稻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再通过皮尔逊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探究土壤重金属污染可能来源。【结果】研究区土壤中Pb、Cd、Cr、As、Hg等5种重金属元素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5.4、0.312、66.8、4.71、0.0827 mg/kg。通过单因子污染指数与内梅罗污染指数评价法分析,研究区稻田土壤有19.57%的点位处于Cd元素轻污染状态,0.43%的点位处于Hg元素中污染状态,其余点位处于无污染状态。地累积指数分析发现,稻田土壤中Cd处于轻污染水平,其余重金属元素属于无污染水平,但存在极少部分土壤的Hg元素地累积指数极高(4.03,属于强-极强污染等级)。与重庆市土壤背景值比对发现,Cd、Hg元素含量均超过了重庆土壤背景值...  相似文献   
17.
根据距火电厂的距离设计A、B、C、D四个处理,调查各处理水稻生长状况、主要生育期水稻叶片硫和土壤有效硫含量以及最终产量,研究火电厂排放烟气对周围水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距电厂越近,对水稻生长影响越大,叶片和土壤有效硫的累积越多,减产幅度越大。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农药市场情况,将目前防治水稻二化螟农药分为不适用、适用性降低、适用性较好与将可以引入稻田使用的几类,从毒性、抗药性、对生态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评述,旨在为合理用药防治水稻二化螟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减量施肥对水稻生长,稻田水体N、P含量的影响。[方法]在当地习惯施肥和施用绿肥红浮萍的基础上,设减量施肥处理,测定各组处理的水稻农艺性状,产量,N、P利用率,稻田水中总N、P在各个生长时期的变化情况。[结果]从产量方面看,红浮萍+当地习惯减10%处理的产量较高,为8537.55kg/hm2,与当地习惯处理相当,但比当地习惯减10%处理、当地习惯减20%处理、红浮萍+当地习惯减20%处理分别增产16.1%、25.2%、16.3%;红浮萍+当地习惯减10%处理的N、P利用率较高,分别为40.8%、40.7%,而当地习惯减20%处理最低,分别仅为23.5%、20.8%;红浮萍+当地习惯减10%处理与当地习惯处理比较,稻田水N含量相当,而P含量较低。[结论]综合评价,红浮萍+当地习惯施肥量减10%处理可减少N、P的流失,且不影响水稻的产量。  相似文献   
20.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剂量为2 g/667 m2,3 g/667 m2、4 g/667 m2的80%氟虫腈水分散剂对一代水稻二化螟防治率分别为76.34%,84.80%和96.61%,4 g/667 m2的80%氟虫腈水分散荆处理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效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