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26篇
农作物   4篇
园艺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研究玉米单作、玉米II花生2∶4模式和4∶2模式3种种植方式对玉米根系空间分布和根系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模式显著影响玉米的根系空间分布,根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间作模式下显著高于单作模式,间作能够延长玉米根系功能期特别是生长中后期根系功能,对玉米子粒产量的增加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2.
目前对玉米自交系耐低磷能力评价缺乏统一的指标,为探明耐低磷玉米苗期根性状的遗传机制,为耐低磷玉米自交系的筛选及杂交种选育提供理论支撑,利用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研究了玉米自交系及其杂交和回交世代苗期根系性状的遗传机制.结果表明,总根长受加性-显性-上位多基因控制,在F2世代筛选效率最高,环境对其影响较大;根体积受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控制,主基因间存在互作效应,主基因显性效应为负效应,在B2世代筛选效率最高,受环境影响较小;根表面积的遗传受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多基因控制,主基因显性效应对根表面积起负向作用,主基因加性效应起正向作用,在F2代筛选效率最高,受环境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3.
玉米新品种"津贮100"是天津中天大地科技有限公司选育审定的玉米品种,本文介绍了该品种的亲本来源,品种特征特性以及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4.
NaCl胁迫对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生理生化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为材料,通过测定大豆叶片的光合参数和抗氧化酶活性,分析了短期NaCl胁迫下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光合功能的变化.结果表明:NaCl胁迫导致大豆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机制是羧化效率下降,而野生大豆能够维持较高的羧化效率和抗氧化酶活性,对NaCl胁迫有较强的抗性,是改良和提高栽培大豆抗逆性的优良资源.  相似文献   
35.
短期NaCl胁迫对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为材料,通过测定大豆叶片的光合和荧光参数,分析了短期NaCI胁迫下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光合功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当NaCl浓度大于40 mmol·L-1时,大豆叶片的光合速率开始下降,而其羧化效率的下降可能是导致光合速卒下降的一个主要因素;此外,NaCl短期胁迫下,大豆叶片光系统Ⅱ的受体侧受到了较重伤害野生大豆能够维持相对较高的羧化效率和光系统Ⅱ活性,对NaCI胁迫有较强的抗性,是改良和提高栽培大豆抗逆性的优良资源.  相似文献   
36.
机械通风式笼养鸡舍内外颗粒物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夏季机械通风式笼养蛋鸡舍内外颗粒物为研究对象,采用风机将鸡舍内颗粒物排放到舍外,监测舍内、外颗粒物浓度变化,并分析颗粒物的传播规律。结果表明:笼养蛋鸡舍内、外以对人体危害最大的细颗粒物为主,且鸡舍外颗粒物主要来源于舍内,其浓度最高可达到舍内的55.2%;鸡舍外颗粒物粒径越小,在空气中传播的距离越远,越容易对周围居民的健康造成影响。通过分析鸡舍内、外颗粒物浓度日变化发现,舍内工作人员活动和喂料机工作均会扰动舍内沉积的颗粒物,并惊动蛋鸡,致使蛋鸡活动性增强,引起舍内、外颗粒物浓度升高。同时,随着蛋鸡日龄的增加或空气湿度的下降,舍内、外颗粒物浓度均呈现升高的趋势。因此,控制鸡舍内颗粒物浓度并采用适当的降尘措施将有利于保障蛋鸡和工作人员的健康,减轻畜禽场颗粒物对周围环境的危害。  相似文献   
37.
利用早熟Iodent改良旅大红骨种质资源,采用NCⅡ遗传交配设计,以改良后代及配制的杂交组合为试验试材,对宜机收关键性状进行配合力和杂种优势分析.结果表明,Iodent改良丹598和丹黄34机收综合性状表现优良,且与PH6WC配合力最高,形成强优势组合,是适宜机收的杂交组合.子粒含水量与子粒破损率极显著正相关,是限制粒...  相似文献   
38.
利用旅大红骨改良先锋父本种质,采用NCⅡ随机区组设计,对优良选系后代的抗病性和穗部性状配合力及杂种优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改良后代抗病性普遍提高,丹340×PH4CV和丹598×PH26JA改良后代穗部性状综合表现最好,其中与PH6WC和L658的杂种优势最强,具有显著的产量优势,形成了新的杂优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