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4篇
  免费   147篇
  国内免费   216篇
林业   211篇
农学   143篇
基础科学   131篇
  293篇
综合类   1346篇
农作物   189篇
水产渔业   85篇
畜牧兽医   485篇
园艺   227篇
植物保护   137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112篇
  2021年   124篇
  2020年   127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159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131篇
  2014年   129篇
  2013年   164篇
  2012年   261篇
  2011年   260篇
  2010年   241篇
  2009年   229篇
  2008年   220篇
  2007年   171篇
  2006年   162篇
  2005年   143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1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传统的破坏性检测方法已难以满足豆类品质快速检测的需求。现有的无损检测设备存在稳定性及准确性不高等问题,为提高豆类品质含量检测装置的性能,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研发了豆类品质无损检测装置,体积小、便于携带,能够适用于现场检测。基于所研发的装置,各取30个黄豆、绿豆、红豆、黑豆样本,通过旋转静态采集多次光谱求平均值与采集1次光谱的方式,对同一样品重复测量20次,得出随着采集次数的增加,光谱反射率变异系数平均值逐渐减小直至平缓,选取最佳豆类采集次数分别为16、8、14、16,对应的光谱变异系数平均值为2.9%、2.435%、2.763%、3.019%。以黄豆为例,选取80个样品,使用不同的预处理方法,分别建立黄豆蛋白质、粗脂肪和淀粉含量的偏最小二乘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蛋白质、粗脂肪、淀粉质量分数预测的最优模型预处理方式分别为SG-MSC、SNV、SNV,其预测集相关系数Rp分别为0.974 6、0.950 5、0.960 7,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249%、0.572%、0.623%。取40个黄豆样本对装置模型进行试验验证,蛋白质、粗脂肪、淀粉质量分数的独立验证相关系数R  相似文献   
82.
运用文献计量学、科学知识图谱理论和CiteSpace、BibExcel软件对国际食品安全行为领域学术成果进行定量化分析,并从关键词共现、文献共被引、作者共被引、机构合作、国家/地区合作等角度进行可视化研究。研究发现,尽管中国国家自科基金资助项目高居榜首,总发文量和国家/地区合作频次也居于第2位,但在高发文量作者、高被引作者、高被引文献、高合作量机构方面均排名靠后,表明中国在食品安全行为方面的学术影响力、话语权还有待提高;本领域的研究热点包括消费者行为、食品安全教育、最佳实践,其知识基础来自于消费者行为、食品安全教育、食物浪费、食品追溯系统,并形成了食品质量、粮食短缺、食品供应链、食物浪费、追溯系统等学术流派。  相似文献   
83.
筛选对废弃苹果枝条具有降解作用的细菌,为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奠定基础。首先利用稀释涂布法从采集的带菌苹果枝段中分离,再通过羧甲基刚果红培养基和复筛培养基挑选出产纤维素酶的菌株,利用发酵培养基验证筛选菌株的纤维素降解能力,进行腐烂病(Valsa mali)的对峙试验并测定其生防潜力,最后通过菌落形态、显微观察和gyrA序列的16S rDNA分析对细菌进行鉴定。从采集的苹果枝条中共分离出3株细菌,其中X-2菌株对苹果枝条具有降解作用,其最适生长pH为8,最适生长温度为30 ℃左右。菌株分泌产生的滤纸酶(FPAase)、β-葡萄糖苷酶和羧甲基纤维素酶(CMCase)活力分别高达(12.78±0.03) U/mL、(8.63±0.64) U/mL和(8.36±0.02) U/mL,枝条纤维素降解率高达12.36%±0.44%,经过16S rDNA序列测定和Blast 同源序列检索,得出该生防菌株X-2为解淀粉芽孢杆菌 (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菌株X-2可以满足废弃苹果枝条的降解需求,其在碱性条件下生长良好,有望应用于碱性地区废弃枝条纤维素的降解。  相似文献   
84.
【目的】从黄瓜叶片中筛选抗疫霉菌效果好的内生细菌并进行鉴定,为进一步研究黄瓜疫病的理 论探索及防治应用提供实验材料。【方法】以黄瓜叶片为实验材料筛选内生细菌,根据待检菌株的镜检特征、 革兰氏染色反应、菌落排列方式和菌落形态特征等进行初步筛选。采用平板对峙法和发酵液拮抗法实验对目标 内生细菌进行拮抗作用测定。通过 16S rDNA 序列测定及同源性分析,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确定目标菌株种属。 【结果】初步筛选出 32 株内生细菌将其编号为 CL1~CL32,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 10 株、革兰氏阳性杆菌 13 株、革兰氏阳性球菌 9 株,利用平板对峙法发现 8 株对掘氏疫霉菌有较强抑制作用的拮抗菌株,菌丝抑制率为 10.3%~54.3%,抑菌半径为 1~7 mm,对其中抑菌效果较好的 3 株菌株(CL7、CL9、CL15)进行发酵液拮抗实验, 结果显示其抑菌率分别为 54.4%、72.2%、63.3%。【结论】对掘氏疫霉菌具有较强抑制作用的 3 株内生细菌(CL7, CL9、CL15)分别属于泛菌属 Pantoea sp.、假单胞菌属 Pseudomonas sp. 和葡萄球菌属 Staphylococcus sp.,其中 抑制效果最明显的为 CL9,即假单胞菌属 Pseudomonas sp.。  相似文献   
85.
【目的】优化金露梅中黄酮的超声提取工艺条件,检测黄酮化合物的种类及含量,并分析其抗氧化和降血糖活性,为金露梅的综合利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总黄酮提取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分析法对超声提取金露梅黄酮的主要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分析,利用多重层析柱对黄酮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并比较各组分的抗氧化和降血糖活性。【结果】 4个因素对金露梅总黄酮提取率影响的显著性顺序为液料比>超声时间>乙醇体积分数>超声功率,建立的回归方程为Y=37.84+14.48A+14.93B+3.02C+9.38D-0.03AB-0.66AC-0.01AD-0.01BD-0.01CD-14.71A2-11.25B2-16.96C2-12.89D2(Y表示总黄酮提取率,A、B、C、D分别表示液料比、乙醇体积分数、超声功率和超声时间);超声提取金露梅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39.78:1 (mL/g)、乙醇体积分数65.47%、超声功率390.98 W、超声时间49.55 min,在此条件下金露梅总黄酮提取率为47.59 mg/g。金露梅黄酮化合物中发现含有8种化合物,其中含量最高的为槲皮素-7-O-β-D-葡萄糖醛酸(10.90 mg/g)。柚皮素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率最低,仅为5.0%,其余7种化合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均达50.0%以上,表现出良好的抗氧化活性。金露梅黄酮化合物对葡萄糖消耗率均高于二甲基亚砜(DMSO),其中(+)-儿茶素、槲皮素-3-O-β-D-葡萄糖醛酸和3-阿拉伯葡萄糖基槲皮素对葡萄糖的消耗率达19.5%以上,表现出良好的降血糖活性。【结论】经响应面优化的金露梅黄酮超声提取工艺切实可行,建立的回归方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多重层析柱法可实现金露梅中黄酮化合物的分离纯化,各组分除柚皮素外,均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且各组分化合物均有一定的降血糖活性。金露梅可作为一种天然抗氧化剂和降血糖剂来源在食品、医药等方面进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86.
【目的】明确1株从桉大毛虫上分离得到的虫生真菌的分类地位和生防潜力,为丰富虫生真菌资源及桉树林害虫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从自然感染死亡的桉大毛虫上分离病原菌,经致病性鉴定后,通过菌株形态学特征观察及rDNA-ITS、 EF1-α、 β-tublin基因序列联合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确定病原菌的分类地位;以不同环境条件下菌丝生长与产孢量为指标测定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用病原菌孢子液喷洒供试虫体测定其寄主范围;将病原菌孢子配制成不同浓度梯度的孢子悬浮液处理东亚飞蝗、红火蚁和马尾松毛虫进行毒力测定;使用病原菌生产的菌粉进行大田防治试验,调查防治效果。【结果】从罹病桉大毛虫上分离到1株虫生真菌菌株DMC01,经致病性鉴定确定其为桉大毛虫致死病原菌;经形态学特性分析和分子鉴定确定菌株DMC01为爪哇棒束孢(Isariajavanica),全光照 (24 L∶0 D)、温度26 ℃、 pH 7、碳源为蔗糖、氮源为牛肉膏和酵母浸粉条件下最有利于其菌丝生长和产孢;菌株DMC01寄主范围初步测定其可寄生5目15种害虫,在1×108孢子/mL处理6~10 d后, 4龄东亚飞蝗、红火蚁和4龄马尾松毛虫的校正死亡率均达100.00%。2020年菌株DMC01菌粉对桉树林所有害虫的平均防效为51.9%,2021年平均防效达79.1%。【结论】从自然感染死亡的桉大毛虫上分离获得1株爪哇棒束孢菌株DMC01,该菌株对桉树林害虫具有高致病力,具有作为生防菌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87.
“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打好种业翻身仗”亟需探明当前粮食作物生物育种技术领域的专利创新布局和竞争态势。依据专利导向的产业竞争情报分析框架,以核心专利数据(不包含中国港澳台地区)为基础,从整体环境、技术布局和机构竞争3个方面剖析了粮食作物生物育种技术领域的全球创新布局及竞争态势。结果表明,领域内技术创新活跃,中国核心专利量位居前列,但与美国相比有很大差距;北美、欧洲和中国是全球主要技术布局地,尤以美国最为集中,中国发明的专利主要布局在国内,全球竞争能力不足;基因组重测序技术、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抗性技术和杂交技术等是领域热点技术;突变或遗传工程、改良基因型的方法是领域内“主导-成熟型”技术,各主要国家和地区均进行了重点布局,我国在“新兴-成长型”技术领域具备相对优势;跨国种子公司的技术和市场竞争覆盖了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技术布局主题广泛,因此,我国亟待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本土创新研发机构。上述结果为政府及科研部门制定该领域技术创新引导政策,以及开展前瞻性研发布局和优化竞争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8.
为明确农田栽培人参土壤养分及综合肥力状况,为人参种植合理选地改土提供参考,对农田栽培人参14个主要县市种植区42份样品的14项土壤养分指标进行测试,采用主成分分析和模糊数学隶属度函数模型,并利用土壤肥力综合指标值(IFI)对土壤肥力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表明: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钾及微量元素有效态铁、锰含量相对丰富.人参种植区土壤肥力综合指数值IFI平均值为0.71,多数处于I、Ⅱ级,其中属于Ⅰ、Ⅱ级水平的土壤肥力占采样区的66.67%,土壤肥力整体水平良好.  相似文献   
89.
小梁山西瓜为辽宁省沈阳市新民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基于新民小梁山西瓜发育期监测数据和国家气象站气象观测资料,根据小梁山西瓜不同生长发育对气象条件的需求,采用统计方法,确定对西瓜品质影响优劣评判指标.结果表明:(1)西瓜气候品质评价模型由不同发育期气象条件和气象灾害共15个因子构成.其中,影响小梁山西瓜品质的主要气象要素为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土壤相对湿度和日较差.(2)2019年辽宁省沈阳市新民生产的小梁山西瓜气候品质评价得分为81.8分,为"优"等级.  相似文献   
90.
利用辽宁省5个农业气象观测站水稻平均物候资料及32个水稻主产区气象站1961~2019年的逐日气象资料,对水稻全生育期气温和日照及各主要水稻生育阶段的温度和日照气候适宜度的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水稻各发育期温度适宜度呈显著上升趋势;日照适宜度呈显著下降趋势,水稻全生育期平均气温每升高1℃,适宜度指数增加0.05;气候突变点后暖期水稻温度(日照)适宜度增加(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