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7篇
  免费   188篇
  国内免费   373篇
林业   364篇
农学   441篇
基础科学   220篇
  567篇
综合类   873篇
农作物   187篇
水产渔业   125篇
畜牧兽医   428篇
园艺   83篇
植物保护   14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103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100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133篇
  2013年   160篇
  2012年   183篇
  2011年   180篇
  2010年   173篇
  2009年   134篇
  2008年   164篇
  2007年   160篇
  2006年   129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123篇
  2002年   181篇
  2001年   144篇
  2000年   103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一株绿磺隆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邵劲松  沈标  洪青  李顺鹏 《土壤学报》2003,40(6):952-956
从长期施用绿磺隆的土壤中采取土样 ,经驯化富集后筛选到一株能高效降解绿磺隆的细菌LHL 1菌株 ,经初步鉴定为黄单胞菌 (Xanthomonassp)。在此基础上 ,研究了该菌株对绿磺隆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 :在绿磺隆浓度为 2 0mgL- 1的无机盐培养基中 ,3 0℃、1 5 0rmin- 1振摇 40h ,其对绿磺隆的降解率达 62 %。在所试的金属离子中 ,Pb2 、Ag 抑制其生长 ,Ba2 、Al3 、Zn2 等对其生长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992.
黄土坡地耕作侵蚀对土壤养分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通过地形测量、铯-137示踪、土壤性质分析及重复耕作的方法对黄土坡地耕作侵蚀对土壤养分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全N、碱解N及有机质含量随投影坡长的变化可用抛物线描述,有效P及速效K的变化可用幂函数描述;全N、碱解N、速效K含量与耕作侵蚀的关系可用线性方程描述,有效P含量的关系可用三次多项式描述;耕作侵蚀对全N、碱解N、有效P及速效K含量的贡献率分别为16.47%、2.69%、48.85%及15.30%;由于耕作侵蚀,15年内碱解N、速效K、有机质及阳离子代换量的含量将在耕作侵蚀区呈减少趋势,在耕作沉积区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993.
热脉冲法测定土壤热性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毅  邵明安 《土壤学报》2005,42(1):134-139
土壤热性质包括土壤热容量、热扩散率和导热率等,是决定土壤热状况的内在因素,与土壤水分状况之间关系密切。热脉冲—时域反射仪方法所用成本低,对土壤扰动小,测试时间短,具有很多优点,因此在测定土壤热性质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该方法在国外已得到了大量应用,在国内应用却很有限。本文综述了土壤热性质的计算模型及研究现状,重点针对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土壤热性质的新方法———热脉冲法的理论和技术发展,及其在土壤水和其他物理性质应用方面的进展。该方法在国内相关研究领域里有进一步推广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4.
膜下滴灌水盐运移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66,自引:2,他引:66  
通过室内盐碱土入渗模拟试验 ,探求了膜下滴灌滴头流量、灌水量、土壤初始含水量、土壤初始含盐量等因素对土壤水盐运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滴头流量的增加 ,地表积水范围增大 ,湿润体垂直距离减小 ,滴头附近的含水量增加 ,不利于作物正常生长的淡化区的形成 ;灌水量的增加使得湿润体的范围增加 ,同时有利于作物正常生长的淡化区的形成 ;土壤初始含水量增加 ,湿润体范围增大 ,滴头附近的含水量增加 ,但不利于作物正常生长的淡化区的形成和超过作物耐盐度的淡化区的发展 ;土壤初始含盐量的增加使得达标脱盐系数减小。这对合理利用膜下滴灌技术体系开发盐碱地提供一定的指导 ,有利于为滴灌系统的设计提供更合理的技术参数和进行膜下滴灌条件下的盐分管理。  相似文献   
995.
国土空间规划是统筹区域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保护格局、促进空间治理体系现代化、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家现代化战略的重大举措,国土生态修复是针对区域空间格局失调、资源利用低效、生态功能受损的国土空间进行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的活动和过程,是编制和实施国土空间规划的重点内容,生态修复分区则是合理编制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和科学高效开展生态修复的重要前提。通过分析区域国土、生态、经济等主导功能的分区定位与内涵特征,依据"生命共同体理论"、"三生协调理论"、"适宜性管理"等国土空间规划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理论,基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提出了基于主导功能型区划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分区的思路与方法:1)摸清自然资源本底,完成一级生态功能基础分区;2)评价区域生态功能状况,完成二级生态修复格局分区;3)明确生态修复重点区域,完成三级生态修复模式分区。通过在江西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分区进行实践应用,可将江西省生态修复区划分为5个大区,以及24个亚区、70个修复小区,研究可为江西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和国土空间管治提供决策依据。该方法归纳起来有以下4点特征:一是突出主导功能;二是遵循生态规律;三是适配空间尺度;四是强化上下衔接。研究对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实施和生态管控具有积极的意义,可为国土空间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整治与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996.
该介绍的是一种节水型自动洗根装置。对比实验表明,这种装置既可靠又高效,并具节水、自动化程度高、轻便、易操作、不需特别的配套设备、制作材料易得及成本低廉等优点,可广泛用于根系研究测定。  相似文献   
997.
光合有效辐射是农田生产力和产量估算的依据,也是农作物参数遥感反演的主要研究内容。该文基于大气辐射传输模型,选择覆盖山东禹城市2014年4月-2014年12月共12景GF-1/WFV(wide field view,WFV)数据,结合浓密植被(暗目标)蓝光波段、红光波段之间反射率的线性关系,基于查找表(look-up table,LUT)技术反演了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aerosol optical depth,AOD)等大气参数,提出了基于蓝、绿、红3个离散波段反演光合有效辐射(photosynthetically available radiation,PAR)的算法。其中,浓密植被是根据WFV/NDVI(normal differential vegetation index)设置阈值的方式筛选的;红光波段与蓝光波段地表反射率的比例系数为1.7977,截距为0.0034,相关系数达0.9826,是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 Geological Survey,USGS)提供的典型植被波谱库数据理论计算获取;GF-1/WFV数据蓝、绿、红波段转换为400~700 nm谱段间光合有效辐射值之间的转换系数分别为0.09156、0.09951、0.1007。采用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禹城实验站实测的 PAR 数据进行对比验证,光合有效辐射的总体精度达到了95.77%,误差绝对值平均为11.36 W/m2,平均误差小于5%,表明了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该方法不需要额外辅助数据,产品生产过程简单,是比较理想的GF-1/WFV数据光合有效辐射业务反演备选算法。  相似文献   
998.
基于SHAW模型的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农田土壤水分动态模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土壤蒸发强烈,准确地掌握土壤水分动态对于旱地农业水分管理至关重要。应用基于物理基础的一维水热耦合SHAW(The Simultaneous Heat and Water)模型,模拟了陕西子洲岔巴沟流域1964~1967年土壤水分和土壤蒸发的动态特征,以及神木六道沟流域2006年坡地和梯田土壤水分变化。结果表明,除表层土壤水分模拟结果偏差较大,其他土层模拟值与实测值基本吻合,模拟期土壤水分模拟的相对平均绝对误差(Relatively Mean Absolutely Error,RMAE)为5.2%~11.4%。1964~1967年土壤累积蒸发量模拟值与实测值平均相对偏差为0.8%~6.1%,土壤蒸发的模拟值与实测值较为一致。因此,SHAW模型可以用于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农田土壤水分动态规律研究。  相似文献   
999.
菜籽油脱臭馏出物中甾醇分离的甲酯化过程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运用中心组合设计,以甾醇得率与纯度为考察指标,对菜籽油脱臭馏出物的甲酯化过程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通过甾醇回收率的响应曲面分析,考察了甲酯化时间、催化剂浓硫酸量与甲醇/物料比及其交互作用的影响,并建立了其数学回归模型,利用Matlab绘制出响应曲面图,揭示了内在关系。结果表明:甲酯化温度60℃,甲醇/物料比100 mL/(100 g),甲酯化时间1.65 h,催化剂浓硫酸加量4.4%,将甲酯化产物通过结晶与冷冻高速离心,甾醇得到较高纯度与得率,维生素E也得到较好保留。二次重结晶甾醇纯度可以达到95%以上,总得率达到45%以上。  相似文献   
1000.
介绍杂交水稻晚籼新组合博优253的亲本测253和博A的特征特性;总结出选择适宜的制种地和理想抽穗扬花期、合理安排父母本播种差期、培育多蘖壮秧、合理密植、培育双强高产群体、预测并调整花期及适时适量喷施“九二○”等高产制种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