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1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246篇
林业   246篇
农学   326篇
基础科学   155篇
  354篇
综合类   689篇
农作物   109篇
水产渔业   80篇
畜牧兽医   344篇
园艺   86篇
植物保护   13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153篇
  2011年   154篇
  2010年   144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138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111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6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32 毫秒
51.
New evidence is presented to support the contention that the amoeba/cyst colonies isolated from surface-sterilized Spongospora subterranea f.sp. subterranea -infected potato tubers and spore balls have a saprophytic phase but are contaminants and not S. subterranea. Amoebae isolated from infected tissues and spore balls formed colonies associated with bacteria on 1% water agar at 18°C and encysted after 5–7 days. These cysts were morphologically distinct from the resting spores of S. subterranea and were formed singly or in a layer, unlike the spore ball (cystosorus) of S. subterranea . Amoebae, cysts and mixtures of amoebae and cysts in primary, secondary and tertiary subcultures failed to infect tomato roots. PCR amplification of DNA from amoebae, cysts and spore balls using the S. subterranea -specific primer pair SsF/R generated a 434-bp product from S. subterranea spore balls only and not from amoebae or cysts. When an amoeba/cyst-specific primer pair AmF/R was designed and used for PCR amplification, a single 411-bp product was generated from DNA of amoebae and cysts, but not from DNA of S. subterranea spore balls. These results are discussed in relation to earlier reports claiming the successful isolation of S. subterranea and other plasmodiophorids in vitro .  相似文献   
52.
杀菌剂银泰防治小麦纹枯病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室内离体平皿法和田间小区试验测定了植物源农用杀菌剂银泰 (有效成分 :4 -丁酰基苯酚 )对小麦纹枯病菌 Rhizoctonia cerealis生长的抑制作用和对该病害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 ,20%银泰乳油在 0~ 100μg/mL范围内随着浓度提高对小麦纹枯病菌的抑制作用增强 ,其 EC50 和 EC95分别为 36.11和 97.66μg/L;EC95明显小于对照药剂井冈霉素的检测数值 (327.6 4μg/L )。20%银泰乳油 200、400和 800mg/L防治小麦纹枯病的效果分别为 85.8%、89.3%和 92.3% ,与对照药剂甲基硫菌灵 400mg/L的防效 (87.0% )相当。  相似文献   
53.
沙坡头地区土壤结皮形成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3  
本文通过大量的事实和依据论述了结皮形成的物质来源和结皮的形成与土壤性质的关系,表明了粉粒(0.05-0.01mm)含量是结皮形成的关键,并从结皮的发育过程、剖面变化、地理位置和养分含量等方面说明了粉粒的分选和聚积过程,进而论述了粉粒的累积机理、结皮的形成过程及结皮形成-破碎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54.
豆天蛾(Clanis bilineata Walker)、银纹夜蛾(Plusia agnata Standinger)、棉铃虫(He-liothis armigera Hubner)和豆灰蝶(Plebejus argus L.)对黄淮流域大豆生产影响较大,防治指标亟待改进。人工模拟剪叶建立了叶损失率与产量损失的函数方程。逐种测定日食量,求取了每种幼虫不同阶段的校正等量系数,建立了为害当量系统。在考虑多维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大豆不同生育期的复合防治指标。田间调查表明,应用该指标能较好解决4种害虫在田间混合发生,虫龄参差不齐,难以确定防治指标的困难,具有较高实用性。  相似文献   
55.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安全、绿色食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多。而磺胺类和抗生素类药物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非常广泛,随之带来的就是因药物残留引起一系列的食品安全问题。在日粮中添加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可以提高动物的免疫功能,从而减少动物患病的可能及动物生产过程中用药的机会。因此,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应用可以为安全食品的提供做出贡献。本文对PuFA对动物免疫功能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6.
小肽是蛋白质降解成氨基酸过程中的重要物质,小肽制剂在断奶仔猪中的应用显著地提高了仔猪的生长性能。文中主要综述了小肽的生理功能、营养作用、吸收机制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在断奶仔猪上的应用效果。旨在为养猪业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7.
许多营养素如维生素、微量元素、某些氨基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等都可以影响动物机体的免疫反应。脂肪酸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素,是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发挥着重  相似文献   
58.
构建pET32a重组表达载体,转化到BL21(DE3),诱导表达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重组gD蛋白。用已发表的IBRV的gD基因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方法扩增一条766bp的目的基因gD,将gD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得到重组表达载体pet32-gD,转化到BL21(DE)中,通过IPTG诱导获得融合蛋白。重组表达蛋白经纯化后,免疫印迹分析。结论证明表达的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59.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猪肝中氯丙嗪残留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检测猪肝中氯丙嗪的残留量,试样中残留的氯丙嗪经乙酸乙酯提取,用正己烷和C18柱净化后,用氨化乙酸乙酯洗脱。采用EI电离源方式进行选择离子扫描(SIM),选择离子包括86,233,272,318。方法的检测限为1μg/kg(S/N>3),线性范围为1-200μg/kg,加标回收率为68.00%-92.10%,相对标准偏差(n=5)为5.92-9.35%。该法具有灵敏度高,实用性强和操作简单等优点。  相似文献   
60.
黄瓜对低温和弱光的耐受性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性状,需要单独进行评价.设计了以叶面积增长量为主要性状指标的弱光(或弱光 偏低温)耐受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和以冷害指数作为临界低温耐受性评价指标的快速筛选体系,两者可复合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