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2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61篇
农学   31篇
基础科学   7篇
  41篇
综合类   199篇
农作物   27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46篇
园艺   38篇
植物保护   5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471.
[目的]全面掌握了解广西各地猪、牛、羊、鸡戊型肝炎(HE)的感染状况及其流行特点.[方法]采用双抗原夹心ELISA检测来自广西各地猪(850份)、牛(392份)、羊(428份)、鸡(352份)共2022份血清中的抗HEV抗体,并比较不同地区、不同动物间抗HEV抗体阳性率的差异.[结果]4种主要畜禽的血清总抗HEV抗体阳性率为44.76%(905/2022),其阳性率大小排序为:猪(77.53%)>牛(27.81%)>羊(21.03%)>鸡(13.35%);不同地区的畜禽血清抗HEV抗体阳性率都是以猪群的最高,均在59.00%以上.而从不同地区的4种畜禽血清总抗HEV抗体阳性率来看,以南宁市的最高(61.94%)、河池市的最低(30.93%).[结论]广西的猪、牛、羊、鸡群中均存在HEV感染,且猪在传播HEV方面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472.
[目的]探讨不同剂型保水剂残留后效对两年宿根蔗的持续影响.[方法]采用田间试验,新植蔗下种时设施用胶体型保水剂,颗粒型保水剂和不施用保水剂处理,各处理宿根蔗期均不再施保水剂.观测调查宿根蔗的发株、分蘖和株高等生长指标,分区验收各处理产量.[结果]施用保水剂处理在两年宿根蔗中仍表现增产,胶体型保水剂和颗粒型保水剂与对照相比,宿根第1年分别增产6.97%、8.01%,宿根第2年分别增产3.20%、3.96%.[结论]两种剂型保水剂在土壤中的残留后效对宿根蔗均具有增产作用,其增产效果随施入土壤时间的延长而降低.  相似文献   
473.
海参素有“海中人参”之称,其营养价值高,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本文介绍了我国海参的品种、营养价值和在养殖过程中的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综述了海参及食品品质新型检测技术(电子鼻、近红外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展望新型食品检测技术及其在海参品质检测上的应用将是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474.
为了定量评估生防真菌绿僵菌在土壤中的存活能力和种群数量,需要确定高效的选择性培养基及其分离效率。本文研究了不同浓度多果定对绿僵菌的选择作用和分离检出率,结果表明,在以氯霉素抑制土壤细菌的基础上,多果定浓度在50~200 mg/L时能够有效抑制土壤中的非目标真菌而选择出可清晰鉴别和计数的绿僵菌;当浓度为25 mg/L时,对杂菌的抑制不完全,残留杂菌数占总数50%左右。随着多果定浓度增高,绿僵菌生长减缓、产孢颜色变黄、分离检出率降低。在多果定50 mg/L浓度下,接种培养绿僵菌4 d和6 d的菌落检出率分别69.20%和71.43%,显著低于对照培养基的检出率95.56%和94.72%;在200 mg/L的高浓度下,4 d和6 d检出率分别只有45.45%和61.24%,又显著低于前者低浓度下的检出率。试验确定了在蔗糖基础培养基中添加50 mg/L多果定为选择剂,能够有效抑制土壤中非目标真菌99%以上,对绿僵菌的分离效率稳定在70%左右。选择剂的抑制作用和选择效率是土壤微生物定量检测中不可忽略的因子。正确地评估田间绿僵菌数量是研究其种群动态、生态效应和持续生防作用的必要基础。  相似文献   
475.
不同种植方式对冬种免耕马铃薯生长性状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寻找合适广西冬种免耕栽培的高产马铃薯品种,2009年冬我们首次从青海引进了部分青薯系列马铃薯品种在广西开展了不同种植畦面的大田试验。结果表明,青薯7号与青薯8号出苗均比较快而整齐;青薯8号在现蕾期与成熟期的株高均比较适宜,茎较粗,叶片数较多,具有夺高产的生长优势;同一马铃薯品种小畦种植的株高、茎粗、叶片数、分枝数均大于大畦种植,除青薯8号外,鲜薯产量也以小畦种植处理较高。可见,在免耕马铃薯生产中,应该根据不同马铃薯的品种特性,适宜的安排马铃薯种植方式,以实现免耕马铃薯的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476.
农春仕 《河北农业科学》2010,14(9):130-132,134
"大学生村官"政策是党中央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新举措."大学生村官"适应了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需求,为解决农村的人才短缺开辟了新渠道.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际,分析了大学生村官服务基层的内外部阻碍因素,从大学生自身、村委与村民、政府和管理层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促使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77.
农倩  黎起秦  袁高庆  林纬  黄永禄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8):9557-9558,9674
[目的]为利用水稻内生细菌与农药复配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采用抑菌率法测定水稻内生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B196菌株与井岗霉素混配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毒力,并测定其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作用。[结果]B196菌株与5%井岗霉素水剂质量比为1∶68.47的混剂具有增效作用,共毒系数(CTC)为209,其1 000倍液对水稻纹枯病田间防效为75.57%,比单用B196菌株的防效高17.68%。[结论]内生巨大芽孢杆菌菌株B196与井岗霉素混配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78.
为掌握冠斑犀鸟的人工孵化和育雏技术,了解冠斑犀鸟雏鸟的生长情况,2007年6月4日对一个处于封巢期的冠斑犀鸟巢箱进行了掏窝取卵,取出仅有的一枚处于孵化中期(照卵比照)的冠斑犀鸟卵进行人工孵化(蛋壳乳白色,蛋重30.1g,外径48.52mm×35.70mm)。孵化温度为37.8~38℃,湿度为40%~50%。入孵后9d顺利出雏,推算其孵化期约(21±2)d。雏鸟重26.0g,属晚成鸟。眼睛从9日龄起张开一条缝隙至16日龄完全睁开;卵齿没有脱落而是与喙融合生长至22日龄消失;羽毛从4日龄开始生长至33日龄全身羽毛长齐。雏鸟从出雏到飞行共哺育了42d,哺育期的体重峰值为616.0g,出飞前体重回落到590.0g,出飞体重减重率为4.22%。除体重外其他各项指标与自然哺育的生长一致,体重增长可以用Logistic方程很好地拟合。测量结果显示全人工育雏的幼鸟出飞重是亲鸟哺育的168.6%倍,反映了人工育雏体重增长过快,虽然出飞时间没有推后但飞行质量受到了体重过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479.
以鸭梨为试材,经1-MCP处理后冷藏,研究不同采收期鸭梨在冷藏期间的生理与贮藏品质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1-MCP对果实的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早采果实抑制呼吸作用效果最为显著;在冷藏期间具有乙烯释放高峰,不同采收期的果实均于贮藏180天时达到峰值.1-MCP对减缓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消耗,以及对早采和稍晚采果实抑制硬度效果明显,也对适时采收和稍晚采收果实果皮相对电导率变化的作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80.
蔗农乐微生态菌制剂在甘蔗上的应用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台糖22号为试材,探讨蔗农乐微生态菌制剂在甘蔗上的施用效果。结果表明:在生态菌制剂处理中,以菌液浸种(A)和浇种(B)两个处理的效果较好,其公顷产蔗量分别为133.34、129.74t,比CK(常规方法播种)增产17.49、13.89t/ha,增幅为15.1%、12.0%;扣除菌剂费及人工费投入,浸种处理每公顷可增收3940.0元,浇种处理每公顷增收2807.0元,分别比对照增长12.4%和8.8%。菌液浇根(C)处理每公顷产蔗量119.18t,比CK增产3.33t/ha,增幅为2.9%;扣除菌剂费和人工费投入,浇根处理的效益出现负值,略低于CK。可见,蔗农乐微生态菌制剂的施用方法以浸种和浇种为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