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89篇
  免费   689篇
  国内免费   1180篇
林业   1159篇
农学   1327篇
基础科学   1047篇
  1581篇
综合类   4125篇
农作物   776篇
水产渔业   478篇
畜牧兽医   1669篇
园艺   556篇
植物保护   740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70篇
  2022年   362篇
  2021年   445篇
  2020年   464篇
  2019年   430篇
  2018年   307篇
  2017年   431篇
  2016年   399篇
  2015年   543篇
  2014年   531篇
  2013年   633篇
  2012年   829篇
  2011年   786篇
  2010年   753篇
  2009年   722篇
  2008年   729篇
  2007年   676篇
  2006年   548篇
  2005年   505篇
  2004年   274篇
  2003年   330篇
  2002年   382篇
  2001年   416篇
  2000年   312篇
  1999年   250篇
  1998年   171篇
  1997年   137篇
  1996年   148篇
  1995年   130篇
  1994年   129篇
  1993年   98篇
  1992年   90篇
  1991年   68篇
  1990年   65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41.
Ecotourism, by definition, aims to engage peoples’ interest in wildlife and the environment. The use of tourist roads and trails to access sites within protected areas (PAs) can detrimentally affect the behavior and distribution of species. The way mammals respond to anthropogenic pressures may differ across taxonomic, functional, and phylogenetic groups; nevertheless, how ecotourist trail-use affects these different diversity remains under-investigated. Here, we assessed 6 metrics of taxonomic, phylogenetic, and functional diversity for a mammal community in a PA in central China, recording how Trail use (using Trail type as a proxy) and habitat variables affected sightings and signs of mammals across 60 replicate 0.5 km transects. We then examined how Trail use affected the taxonomic, functional, and phylogenetic diversity indices of species (>1 kg). Using generalized liner mixed modeling, we identified that more used trail types had a greater adverse effect on all diversity richness indices than did less used trail types. Consequently, tourist pressure was associated with a general tendency to homogenize the site's mammal community. In contrast, the effects of Trail Types on all diversity evenness indices were non-significant. Furthermore, more developed and more heavily used trail types had a greater, significant negative effect on taxonomic, functional, and phylogenetic richness, whereas these richness indices were unaffected by minor trail types, used less intensively. As a general principle, lower biodiversity indices reduce ecosystem resilience, and so it is vital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se responses to balance public access against biodiversity management in PAs.  相似文献   
142.
梳脱式联合收割机脱粒与输送装置模糊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梳脱式联合收割机脱粒与输送装置的动力学模型,应用Fuzzytoo1box设计了模糊控制器。当作物属性变化等因素而引起该装置的工作负荷发生较大变化时,模糊控制器能够对机组前进速度傲出相应的调整,使被控量迅速恢复到设定值附近,且能保持稳定,有利于发挥机器的最大的工作潜能,提高机器的可靠性,降低机器故障率。  相似文献   
143.
解秀娟  胡晋 《种子》2003,(4):5-6
试验以紫花苜蓿品种维多利亚和金皇后种子为材料,研究了沙引发处理对高盐(0.8%NaCl)逆境下种子发芽及幼苗生理生化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沙引发处理能显著提高紫花苜蓿两个品种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缩短平均发芽时间,显著增加幼苗干重,同时提高了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减少丙二醛(MDA)的积累。说明沙引发提高了紫花苜蓿种子的活力和抗盐胁迫能力,促进了盐逆境下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144.
植物激素表油菜素内酯对小麦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小麦孕穗期到灌浆期喷洒低浓度的表油菜素内脂(Brassinolide 简称BR) 能引起小麦生理特性和产量性状的变化.BR能加速灌浆后旗叶可溶性总糖的运转,提高灌浆中的子粒活度;减少逆境条件下体内游离氨和腐胺的积累量,增强植株抗青枯能力,降低不育小穗数,提高结实率和粒重,使小麦增产10%左右.  相似文献   
145.
分子标记技术是近20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分子生物学技术,具有准确度高、多态性高、表现共显性等特点。根据检测手段的不同,分子标记技术可分为以DNA-DNA杂交为基础、以PCR技术为基础、以DNA杂交和PCR技术相结合为基础和以单核苷酸多态性为基础的4种类型分子标记技术。研究者利用各种分子标记技术已鉴定出30多个水稻抗稻瘟病基因,并进行了基因定位,其中抗稻瘟病基因Pi-ta和Pi-b已被克隆。本文简要介绍了多种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抗稻瘟病基因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46.
以黄瓜(Cucumis sativus L.)子叶节为外植体,研究了品种、6-苄氨基嘌呤、外植体大小及硝酸银对黄瓜直接不定芽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黄瓜品种直接不定芽数量诱导存在显著差异,但长度诱导无显著差异;6-苄氨基嘌呤对直接不定芽数量和长度的诱导作用显著,其中4.0mg/L为数量诱导适宜浓度,其出芽率和每外植体出芽数达到最高,分别为100.0%和11.1,0.5mg/L为长度诱导适宜浓度,其平均芽长12.0mm;外植体的大小对直接不定芽数量和长度均具显著影响,随着子叶的增大诱导直接不定芽的数量和长度增加,其中单片完整子叶为最适宜大小,其出芽率、每外植体出芽数和平均芽长分别达到100%、6.7和17.1mm;硝酸银也对直接不定芽数量诱导影响显著,其中2.0mg/L为适宜浓度,出芽率和每外植体出芽数分别达到97.2%和4.2,但对芽长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7.
旨在从分子生物学角度进一步研究新城疫病毒La Sota株HN基因,探究NDV La Sota HN基因的遗传变异情况。研究以试验室冻存的p NDV-HN为模版,根据Gen Bank中登录的NDV La Sota株序列设计引物扩增HN基因,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后进行鉴定,对鉴定正确的重组质粒p MD-NDV-HN进行测序分析。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新城疫病毒Lasota株HN基因进行系统进化树分析、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糖基化位点、蛋白结构跨膜区分析及磷酸化位点预测分析。核苷酸序列测定结果表明:HN基因的序列长度为1743bp,该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总长为1716 bp,编码571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表明:试验获得的HN基因具有6个潜在糖基化位点及12个半胱氨酸残基,第5个潜在糖基化位点(508-510 aa)发生缺失及第123位半胱氨酸残基被色氨酸残基取代。La Sota株HN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中有29个丝氨酸、10个酪氨酸和16个苏氨酸可能成为蛋白激酶磷酸化位点。将试验获得的La Sota株HN基因序列和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新城疫毒株的HN基因相应序列比较后发现,它们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最高均可达到99%,表明HN基因在种属间具有较高的保守性。研究为新城疫病毒的分子病毒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8.
小麦杂种后代籽粒蛋白质含量的配合力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金正勋  赵西华 《作物学报》1996,22(4):490-494
选用6个蛋白质含是高低不同的亲本,采用Griffing双列杂交方法二,对亲本在F1-F3的蛋白质含量配合力作了研究。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的GCA与SCA方差均极显著,表明在要试验中基因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均起重要作用。但由于三个世代gcaMs/scaMs值均极显著,且随着世代的推进这一比值又逐渐增加,因此蛋白质含量在杂种后代的表现主要还是由基因加性效应决定,随着世代的推进,基因加性效应越显重要,在  相似文献   
149.
龙牙百合的植株再生与遗传转化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以龙牙百合鳞片叶切块为外植体,通过多种培养基的比较试验,得出MS 2,4-D 2mg/L 6-BA 0.2mg/L是诱导愈伤的最佳培养基,MS 6-BA 1mg/L NAA 0.05mg/L是不定芽诱导及伸长的适宜培养基。MS N_AA2mg/L是生根的最佳培养基。本试验已建立了适用于龙牙百合遗传转化的快速高频再生系统。用携带有几丁质酶基因和β—1、3葡聚糖酶基因的工程菌,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和基因枪转化法转化龙牙百合,经PCR和点杂交检测证明外源基因已经整合到植物染色体中。同时对农杆菌介导法和基因枪法进行比较,发现农杆菌介导法的转化率为16.7%,基因枪法的转化率为50%,因此可能基因枪转化法更适于龙牙百合的遗传转化。  相似文献   
150.
丰都县农民生计多样性在整个西部地区比较具有代表性,但对于影响农民生计多样性的因素一直缺乏实证研究。该次调查采用参与性农村评估法(PRA),对丰都县名山镇(两汇口、古家店、鹿鸣寺)、社坛镇(三桥、德盛、干坛)、武平镇(殷家坝、坝周村)的农民生计方式及影响农民生计多样性的因素进行调查研究。研究表明,影响农民生计多样性的因素大致包括:自然资源、环境、人力资本、物质基础、社会关系、国家政策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