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2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2篇
  6篇
综合类   35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4篇
园艺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龙海市是福建省冬种马铃薯生产的典型区域,具有气候、区位、产后加工和合作组织等优势。经过近20年的发展,龙海市马铃薯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但还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建议在品种选择、脱毒种薯、栽培技术应用以及信息平台等方面加大建设,使全市的马铃薯产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62.
黄粉虫的人工饲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浙江平阳县青山石蛙养殖场的黄粉虫养殖经验,介绍了黄粉虫的生物学特征、形态学特点、各阶段的饲养管理及疾病防治措施等相关饲养技术,为农民发展特色养殖业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63.
1 成绩和效果我们广西的农村沼气建设,经过1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到1991年底,全区已发展到21万多户,占全区总农户800万户的2.6%。在一些发展较快的县、乡、村,沼气已充分显示了它的综合效益,受到各级领导和广大干部群众的欢迎。这些地方,沼气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4.
我认为搞林业工作,是改造客观世界的斗争,要害是首先抓主观世界的改造。重不重视林业,这不是一般的工作方法问题,而是一个世界观的问题。林业的重要性,林业的作用,作为地、县委的领导,我看都能讲出一套,如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等。但林业为什么还摆不到一定的位置呢?我看,核心的是两个问题。抓林业见效慢,不是一年的事情,而是几十年的事情。桂北地区抓水果见效最快的也要三至五年,抓毛竹致少七  相似文献   
65.
66.
为了掌握头孢喹诺与恩诺沙星联合用药对黄羽肉鸡人工诱发感染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治疗效果,采用头孢喹诺和恩诺沙星分别以0.25 mg·kg-1(皮下注射)和100 mg·L-1(饮水)剂量联合给药,并与2种药物以临床剂量单用做对比。结果表明,头孢喹诺和恩诺沙星以低剂量联合用药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头孢喹诺临床用药剂量单用,极其显著优于恩诺沙星临床用药剂量单用。  相似文献   
67.
为了掌握恩诺沙星在黄羽肉鸡不同组织内的残留消除规律,确定该品种肉鸡的合理休药期。饲料中分别添加50、100和200mg/L三个梯度剂量的乳酸恩诺沙星,喂饲50日龄黄羽肉鸡,连续用药7d,分别在停药后0、3、5、7、8、9、10、12、15、20d时间点对肌肉、肝和肾等组织采样,用UPLC-MS/MS方法测定乳酸恩诺沙星残留浓度。结果100mg/L试验组(临床用药量)动物肌肉、肝、肾在分别停药10、7、7d后,药物残留量才低于最高残留限量,分别为0.055、0.178、0.159mg/kg。结果表明临床用药量乳酸恩诺沙星对于黄羽肉鸡的休药期应在10d以上。  相似文献   
68.
采用磺胺间甲氧嘧啶(SMM)与恩诺沙星(EFs)联合用药对黄羽肉鸡常见病原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禽多杀性巴氏杆菌进行了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SMM对3种病原菌的MIC值分别为256、1 024、256μg/m L;EFs对3种病原菌的MIC值分别为32、16、2μg/m L。SMM与EFs联合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对大肠杆菌和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呈现协同作用,对沙门氏菌呈现相加作用。  相似文献   
69.
在猪的生产过程中,保育阶段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因此,其保育结果对猪群整个生产阶段的经济效益有着较大的影响。为了给养猪生产者提供参考,从保育猪的特点、保育猪的应激和保育猪的综合保健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0.
草甘膦农药的大量喷施,使其在环境特别是土壤中的残留-累积风险日益突出,从团聚体粒径角度研究红壤不同粒径团聚体中草甘膦的降解动力学及其相互作用特征仍鲜有报道。基于此,本研究通过干筛筛分、室内控制培养、液质联用定量分析相结合等探究草甘膦降解残留,并进一步分析团聚体理化性质与草甘膦降解的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粒径团聚体中,草甘膦残留量随降解时间不断减小,且粒径之间降解动力学差异不显著。降解半衰期为15.8~20.6 d,粒径最小的团聚体(0.25 mm)中草甘膦的降解半衰期最长,为20.6 d。草甘膦在土壤中的主要降解产物氨甲基磷酸(AMPA)的含量随着降解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且在第5d达到峰值,而后不断减小;不同粒径团聚体间AMPA含量差异显著(P0.05)。2)相关分析及主成分分析发现,草甘膦残留量与红壤团聚体中速效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其降解产物AMPA含量与团聚体中酸性磷酸酶活性及N-乙酰氨基-β-葡萄糖苷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P0.05)。团聚体粒径与草甘膦残留量间没有显著相关性,但与AMPA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此外,草甘膦降解过程中,团聚体中有机质含量及β-葡萄糖苷酶、N-乙酰氨基-β-葡萄糖苷酶、酸性磷酸酶活性与团聚体粒径为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由此表明:红壤不同粒径团聚体影响草甘膦降解速率,粒径最小的团聚体(0.25 mm)中草甘膦农药的降解速率最慢,但试验结束时,各粒径红壤团聚体中的草甘膦和AMPA含量均较高,可能会影响土壤健康及生态环境安全;此外,草甘膦降解与土壤磷素密切相关,后续研究需探讨磷亏缺或丰盈条件下,草甘膦农药的土壤环境特征,为后续农田草甘膦环境风险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