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2篇
林业   24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22.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广西产白玉兰鲜花、鲜叶及干花、干叶的挥发油,其得率分别为0.21%、0.54%、0.27%和0.55%。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鲜花、鲜叶、干花、干叶4种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萜烯类及其氧化物,其中含量最高的为芳樟醇,相对含量均在60%以上;其次为石竹稀、桉叶稀、甲基丁香酚、橙花叔醇、氧化石竹稀、Tau-衣兰油醇。用面积归一法测定鲜花、干花、鲜叶及干叶4种挥发油中各种成分的相对含量,分别占总峰面积的91.08%、91.28%、94.67%和91.28%;4个样品共鉴定出58种主要成分,其中,鲜花、干花、鲜叶、干叶分别为50、49、48和40种;共有的化合物为34种,但在不同样品间含量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3.
以天然肉桂油精馏制取的肉桂醛进行水解制取粗苯甲醛,再经过精馏得到高纯度天然苯甲醛。肉桂醛水解制取苯甲醛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催化剂为Na_2CO_3+H_2O_2、催化剂浓度为30%、用量为5倍肉桂醛的量,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为5 h,反应后水蒸气蒸馏,得到粗苯甲醛,反应得率78.0%。然后对粗苯甲醛进行精馏,制取高纯度苯甲醛,精馏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精馏温度为塔釜135℃;回流比2∶1;真空度5 mm Hg。苯甲醛精馏的得率为80.5%,纯度达到99.3%。综合水解反应的得率,肉桂醛生产苯甲醛的最终得率为62.8%。  相似文献   
24.
对松节油精馏分离α-蒎烯和β-蒎烯,1.5万t/a产量精馏塔进行设计,考察了进料位置、回流比、理论塔板数等参数,为松节油精馏塔的工业设计和安装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5.
利用组织透明法研究了不同生长阶段肉桂鲜叶油细胞形态、分布情况,结果显示:油细胞总数随着肉桂叶的生长在不断增加,且精油在油细胞中的积累越来越多;利用挥发油测定器测定肉桂叶含油率并运用GCMS对精油主要成分及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肉桂叶精油中的主要成分,随着肉桂叶的生长至成熟,肉桂醛的含量逐渐增加,而苯甲醛、乙酸肉桂酯、反式邻甲氧基肉桂醛的含量逐渐减少。因此,在肉桂叶采摘时,尽量避免叶片初萌的时间段,否则肉桂精油的含油率和肉桂醛含量将会降低。  相似文献   
26.
月桂烯是香料产业中最重要的化学品原料和中间体之一,主要来自于β-蒎烯的裂解。本研究设计了β-蒎烯裂解月桂烯的装置,并以此装置进行了β-蒎烯裂解制取月桂烯的工艺研究,得出β-蒎烯最佳的裂解工艺参数为:预热温度400℃,裂解温度500℃,真空度60 mmHg,进料速度35 L/h,此条件下β-蒎烯转化率98.4%,月桂烯含量83.3%。本研究的β-蒎烯裂解制取月桂烯生产条件较温和,成本相对较低,适用于规模化生产。  相似文献   
27.
【目的】研究芳樟醇型、柠檬醛型、油樟型、龙脑型樟树叶纯露的挥发性成分和抑菌活性,为樟 树叶纯露作为天然防腐剂和消毒产品等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芳樟醇型、柠檬醛型、油樟型、 龙脑型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 (L.) Presl〕叶纯露,探讨纯露的挥发性成分、物理性质和抑菌效果。【结果】 芳樟醇型樟树叶纯露主要挥发性成分为芳樟醇,相对质量为 74.03%;柠檬醛型樟树叶纯露主要挥发性成分为橙 花醛和香叶醛,相对质量分别为 14.23%、29.26%;油樟型樟树叶纯露主要挥发性成分为 1,8- 桉叶油素,相对质 量为 50.36%;龙脑型樟树叶纯露主要挥发性成分为龙脑,相对质量为 82.27%。芳樟醇型樟叶纯露的抑菌效果最 好,其对供试细菌和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均为 250 μL/mL;其次抑菌效果较好的为油樟型和柠檬醛型樟 树叶纯露。油樟型樟树叶纯露的杀菌效果最好,其对供试细菌和真菌的最低杀菌浓度(MBC)为 250 μL/mL;其 次是龙脑型和芳樟醇型樟树叶纯露。【结论】芳樟醇型樟树叶纯露的抑菌效果最好,其次是油樟型和柠檬醛型 樟树叶纯露;油樟型樟树叶纯露的杀菌效果最好,其次是龙脑型和芳樟醇型樟树叶纯露。  相似文献   
28.
为研究加工方式对茶油营养成分和食用安全性的影响,确保茶油作为高端食用油的经济价值,对采用热榨、冷榨、茶籽浸提、茶麸浸提、精炼和半精炼法得到的茶油开展营养成分、有害物质分析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加工方式对脂肪酸成分影响不明显;茶籽浸提(未精炼)法得到的茶油VE含量和角鲨烯含量最高,分别为291.1和306.7 mg/kg。冷榨法得到的茶油酸价和过氧化值分别为0.83 mg/g和0.08 g/100g。冷榨法是较好的茶油制取方式;热榨法得到的茶油中苯并(a)芘含量较高,不利于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29.
通过水蒸气蒸馏提取松脂水相挥发物,并采用气质联用对其化学组成及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第一级沉淀池(1#)水相中挥发物最高为3.18%,挥发性成分共鉴定出44个化学成分,占总含量的97.328%;第二级沉淀池(2#)共鉴定出41个化学成分,占总含量的96.476%;第三级沉淀池(3#)共鉴定出36个化学成分,占总含量的95.989%。1#、2#、3#挥发性成分含量较高的均为α-松油醇、乙酸松油酯、β-松油醇、1-松油醇、乙酸异胡薄荷酯、龙脑、4-松油醇、长叶烯8种物质。松脂加工水相挥发物主要以单萜及其含氧衍生物为主。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