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0篇
农学   4篇
  3篇
综合类   13篇
农作物   15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文章就新农田防护林更新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2.
油菜雄蕊同源异型缺失突变体的发现及形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甘蓝型萝卜质不育系(Ogu CMS)与甘蓝型油菜中双4号和中双9号的杂交后代中,同时发现了花器官同源异型缺失突变体.形态观察表明,该突变体的变异主要发生在花器官第三轮的雄蕊上,其中位于外圈的2枚短雄蕊发育受阻,干瘪皱缩,不能产生花粉;而位于内圈的4枚长雄蕊则全部转化为心皮状结构,紧紧包附在雌蕊的周围.由于这种新型不育材料存在同源异型转换现象(雄蕊转化为心皮),因此推测其产生可能与控制花器官发育的同源异型基因的变异有关.  相似文献   
43.
1.土埋法可防止苗木地上部分水分蒸腾造成的生理干旱。覆土厚度一般不超过苗梢4厘米,砂地有水蚀的地区8~10厘米。较高的苗木可卧倒埋土。作业时  相似文献   
44.
近几年来,由于气候及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松毛虫发生猖獗,彰武县章古台林场油松、樟子松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危害,绑缚毒绳一道,两道都收到了不同的防治效果,通过了对比试验分析,将结果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45.
【目的】以核桃黑斑蚜和核桃全斑蚜为集团外猎物,研究七星瓢虫在不同集团外猎物种类及密度下对异色瓢虫卵的集团内捕食的作用,为综合应用两种捕食性瓢虫控制核桃黑斑蚜与核桃全斑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室内温度(25±1)℃、相对湿度(60±10)%、光周期L∶D=14∶10的人工气候箱中,观察记录在不同密度的核桃黑斑蚜和核桃全斑蚜条件下,七星瓢虫1龄幼虫对异色瓢虫卵和不同核桃蚜虫的日平均捕食量。【结果】随着核桃黑斑蚜和核桃全斑蚜密度的增加,七星瓢虫对异色瓢虫卵的日平均捕食量显著下降,而对核桃黑斑蚜与核桃全斑蚜的日平均捕食量极显著上升。当集团外猎物为核桃全斑蚜时,与集团外猎物为核桃黑斑蚜相比较,七星瓢虫1龄幼虫对异色瓢虫卵的集团内捕食作用随着核桃全斑蚜密度增加下降更快。【结论】随着集团外猎物密度的增加,能有效降低七星瓢虫对异色瓢虫卵的集团内捕食,且不同猎物种类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46.
国家冬油菜区试新品种的SSR指纹图谱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2006-2007年度全国冬油菜区试的89份参试品种为材料,运用筛选确定的25对多态性好、带纹清晰的SSR引物对这些品种进行分子标记分析,共获得106个多态性片段,平均每对引物4.2个,多态性比率平均达到77.7%,PIC平均值为0.7991,利用106个多态性片段构建了这些品种的SSR指纹图谱。遗传聚类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在相似系数为0.95时,89份区试品种完全区分开;同一单位育成的品种的遗传距离较近,不同地区或单位育成的品种间遗传距离较大,揭示的遗传结构与品种系谱来源相吻合;除了少数品种外,大部分品种都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对不同类型及不同区片的品种(品系)遗传多样性指数分析,结果显示,杂交种的多样性水平要明显高于常规种;长江中游区品种(品系)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长江上游区和长江下游区次之,黄淮区最低。  相似文献   
47.
氮肥是油菜生长发育需要的重要营养元素之一, 增施氮肥可提高油菜籽产量和蛋白含量, 但降低种子含油量。筛选氮肥不敏感油菜基因型、发掘氮肥响应基因及调控网络研究尚不多见。本研究以油菜中双11和德国品种Parter为材料, 设置4个氮水平(施用尿素0、90、180和270 kg/hm–2), 随机区组试验, 利用Agilent油菜基因芯片在全基因组水平分析施氮(180 kg/hm–2)和未施氮(对照)处理授粉25 d种子的基因表达谱。结果显示, 随着施氮量的增加, 种子含油量降低, 而蛋白含量增加, 且在2个品种中的变化程度不同, Parter含油量的下降水平比中双11显著。处理与对照相比, 中双11和Parter分别有827个和3 676个差异表达基因, 明显存在基因型的差异; 2个品种中共同的差异表达基因有278个, 其中上调表达的151个, 下调表达的80个, 差异表达在10倍以上的基因有4个。根据基因功能注释, 2个品种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分子功能主要为催化、结合和转录调节活性, 参与细胞、代谢和应激等生物过程, 约50%的差异基因未得到功能注释。选择8个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 结果显示2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吻合率为94%, 表明检测结果具有一定的生物重复性。本结果为进一步筛选油菜氮肥敏感基因型、开展氮应答机制研究提供了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48.
灯光和杨树枝把诱集棉铃虫成虫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灯光和杨树枝把诱集棉铃虫成虫是我国监测和防治棉田棉铃虫两种最普遍的方法,比较两者诱集效率.[方法]2008~2009年,在新疆奎屯垦区124团4 084 hm2棉田的景观尺度上,监测了灯光和杨树枝把两种诱集方法诱蛾数量.[结果]比较平均单诱集源5~8月诱蛾总数,两种方法诱蛾数量呈正线性相关;在长时间跨度和大景观尺度上两种方法诱蛾效果均较稳定,均能较准确反映棉铃虫发生动态;但灯光诱蛾效率显著高于杨树枝把,平均诱蛾数量为杨树枝把的8.6倍,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结论]综合考虑实际使用及经济成本.使用灯光诱集棉铃虫进行预测预报和防治更为标准和有效.  相似文献   
49.
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春季多发生沙尘暴,容易使接穗的嫩枝、幼芽受害,不仅嫁接苗的成活率下降,而且嫁接苗生长不良,冠形较差,市场价值低。用家榆做砧木,垂榆做接穗,进行嫁接套袋育苗,有利于嫁接苗接穗枝条幼芽萌发、展叶,促进新枝生长,提高了嫁接苗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50.
棉蚜(Aphis gossypii)是一种生活史较复杂的杂食性农业害虫,由于以不同地域气象因素和植被的差异,限制了其生活史类型和越冬寄主种类。分析全球研究棉蚜生活史策略文献,以棉蚜能否以卵越冬为主线,分析世界不同区域棉蚜的2种生活史类型,对棉蚜异寄主全周期型这一生活史策略的原生寄主进行梳理。通过分析棉蚜在不同区域的生活史策略及其越冬寄主,有助于深入研究农作物保护策略,为棉蚜的系统化防治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