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林业   18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9篇
园艺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1.
高效木霉菌株筛选及对针叶苗木立枯病的生防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8株木霉分别与苗木立枯病病原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和腐皮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进行平板对峙培养,测定木霉非挥发性和挥发性次生代谢产物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应用高效菌株T-C14和T-43及其组合对针叶苗木(落叶松、红松和云杉)立枯病进行室外防治试验,并测定了木霉的促生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在对峙培养及发酵液抑菌试验中,各菌株及其次生代谢产物对2种病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峙培养中,T-28和T-19对立枯丝核菌和腐皮镰刀菌的抑制率最高,分别达到61.57%和57.31%;T-43发酵液对病原菌的抑制率最高分别达79.41%和77.64%,可以强烈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并具有热稳定性.用木霉菌剂对针叶苗木进行灌根处理,对3种针叶苗木立枯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孢子菌剂好于液体菌剂,对落叶松、红松和云杉立枯病防治效果最高分别为88.60%、83.87%和88.63%;促生方面,液体菌剂好于孢子菌剂.  相似文献   
22.
6种玉簪耐阴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不同光强对6种玉簪的生物增长量、叶绿素变化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遮阴对不同玉簪的影响程度不同,同时玉簪对环境适应的能力也不同,6种玉簪耐阴性存在差异.随着遮阴层数的增加,1、32、18、6号玉簪更适宜低光条件,1、37号玉簪在遮阴条件下的生长适应性较强;1、37、35号玉簪叶绿素质量分数变化趋势一致;6、32号玉簪最适遮光条件为S50;在遮阴条件下,1、37、35、18号玉簪有较强的光合作用.玉簪耐阴性研究为其在哈尔滨地区园林栽培、养护和景观配置上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3.
低温胁迫对玉簪根系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11个引种玉簪为材料进行了低温胁迫试验,并对其根系的可溶性糖、丙二醛、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脯氨酸含量、保护酶活性及细胞膜透性7个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的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抗寒性差异显著;聚类分析将11个玉簪品种分成4类,其中37号和35号为抗寒性强的品种,6号、18号和32号为抗寒性较强的品种;11号和26号为抗寒性较差的品种;1号、27号、16号和28号为抗寒性极差的品种。  相似文献   
24.
为了明确足跗节感器在光肩星天牛觅食、交尾等行为中的作用奠定基础,利用扫描电镜技术对光肩星天牛足跗节上感器的种类、形态、分布等进行观察分析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光肩星天牛具有3种类型感器,即毛形感器(2亚型)、刺形感器(3亚型)和锥形感器;对其感器的形态和分布特点进行描述。感器类型和分布无性别差异。雌雄足跗节长度和感器数量具有性二型现象,体现在雌虫跗节及侧爪长于雄虫,雌虫前跗节的感器数量显著多于雄虫。结合该虫行为对这些感器的功能进行推测探讨,对该虫足跗节感器类型、形态、分布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天牛的化学通讯机制。  相似文献   
25.
鱼鳞云杉干部显微解剖结构与云杉大黑天牛危害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鱼鳞云杉健康木和被害木干部解剖特征量中,存在显著性差异的指标包括胞壁厚(晚材)、管胞腔直径(径向早材)、管胞直径(早材)、木射线条数、管胞长(早材、晚材)、树脂道比量和木射线比量;逐步回归分析表明,管胞腔直径(径向早材)和管胞长(早材)为正相关,是有利于云杉大黑天牛危害的特征量,树脂道比量、木射线条数和木射线比量为负相关,是对云杉大黑天牛产生抗性的特征量。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光肩星天牛在糖槭上产卵部位的选择及刻槽产卵习性。[方法]通过野外及室内饲养观察,研究了光肩星天牛在糖槭树上产卵部位的选择,并分析了其刻槽产卵习性。[结果]光肩星天牛在糖槭上的产卵处距地面高度与树枝胸径、观察孔(刻槽产卵点)数与树枝胸径、产卵处树皮厚度与树枝胸径呈线性相关。光肩星天牛在糖槭上的刻槽产卵习性主要分为产卵部位选择、咬槽、产卵、封槽4个阶段,从开始咬槽至封槽结束历时(38.29±16.47)min。[结论]为综合防治危害绿化树种糖槭的光肩星天牛和深入研究光肩星天牛的生殖行为及调节机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7.
利用引诱剂对牡丹江地区落叶松八齿小蠹种群动态的时空表达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牡丹江地区落叶松八齿小蠹有三个扬飞高峰期,即5月15~25日、6月24日~7月4日、8月3~13日;在扬飞期间内,诱集到的落叶松八齿小蠹雄虫的数量多于雌虫;在林缘附近诱集到的落叶松八齿小蠹的数量多于林内中心地带。  相似文献   
28.
通过EAD和“Y”型嗅觉仪测定光肩星天牛对5种槭树的40种挥发物及挥发物混合物的嗅觉电生理及嗅觉行为反应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糖槭挥发物的主要成分为酯类、烯类、酸类和醇类,复叶槭为酯类、醛类和烷烃类,五角槭为酯类和醛类,华北五角槭为酯类、烯类和醇类,而挪威槭为酯类、醛类和醇类。光肩星天牛雌成虫对5种槭树的21种挥发物存在明显的的EAD反应,而雄成虫则对12种挥发物存在明显的EAD反应;其中雌雄成虫对11种挥发物均存明显的EAD反应。进一步嗅觉行为测定发现,光肩星天牛雌成虫对11种挥发物存在正趋向反应,雄成虫对7种挥发物存在显著的正趋向反应,具有明显的引诱作用,其中7种挥发物对雌雄均表现出引诱作用。雌成虫对8种挥发物存在负趋向反应,雄成虫对10种挥发物存在显著的负趋向反应,具明显的驱避作用,其中4种挥发物对雌雄成虫均表现出驱避作用。光肩星天牛雌雄成虫对5种槭树挥发物混合物的嗅觉反应都表现为正趋向反应,引诱率大小依次为糖槭、复叶槭、五角槭、挪威槭和华北五角槭。  相似文献   
29.
[目的]分析混合木霉菌诱导杨树系统抗病性的生理生化机制,筛选出提高杨树抗病性的最佳孢子浓度.[方法]选用3种木霉菌混合孢子根施1年生山新杨移栽苗,分别于不同时间测定山新杨叶部组织的生理酶活性及其生长量变化.[结果]经混合木霉菌处理后,山新杨叶片中的生理酶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其中以1×106个/ml浓度水平处理效果最好;根施混合木霉菌后山新杨的生长量均有所提高.[结论]混合木霉菌能够提高杨树生理酶活性,并且具有促进杨树苗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30.
为了研究寄主营养物质与昆虫取食危害的关系,通过损伤模拟地下害虫取食红皮云杉幼苗根部,测定了不同损伤程度的红皮云杉幼苗根部营养物质的时序变化.结果表明:损伤后红皮云杉幼苗根部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质量分数有所增加,而可溶性糖质量分数降低.50%和75%损伤后蛋白质质量分数在3、10、30 d对与对照差异显著(P<0.01);50%、75%损伤后12 h和50%损伤后15d时红皮云杉幼苗根部游离氨基酸质量分数与对照差异显著(P<0.01或P<0.05);25%损伤后6h时,50%损伤后6h、5d时,75%损伤后6h、1d、5d、20 d时的可溶性糖质量分数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