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9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34篇
林业   248篇
农学   36篇
基础科学   76篇
  81篇
综合类   458篇
农作物   57篇
水产渔业   47篇
畜牧兽医   157篇
园艺   62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6 毫秒
991.
为了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发挥科研数据的利用效率,在全面了解会同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25年来的常规观测数据的基础上,确定湖南会同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数据管理系统(E co-DBM S)要完成的基本任务和要达到的总体目标,建立了标准地数据库、水文数据库、气象数据库、养分循环数据库.系统开发过程包括五个阶段:可行性分析、系统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系统调试、系统评价和维护;该系统可进行数据录入、查询、修改、统计、排序、系统维护、打印报表并生成子数据库,实现了对该数据库信息的管理.该系统可广泛用于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的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992.
在防护专用林、防护型用材林、防护型经济林和防护型薪炭林以2∶1∶1∶1比例配置的条件下,进行长期定位研究,其结果是:(1)在1~4 a期间,红壤区和紫色土区单位面积泥沙流失量分别减少38.98%和36.05%,平均含沙量分别减少41.19%和18.43%; 4~7 a期间,两区域泥沙流失量分别减少99.86%和75.73%,平均含沙量减少97.52%和 78.00%.(2)植被恢复后的第7 a,红壤区的土壤侵蚀量已控制在允许量以内,为3.42 t·km-2a-1;紫色土土壤侵蚀量以养分流失为标准时,在允许量以内,以成土量为标准时,尚有一定距离.(3)红壤水土流失量比紫色土小,在水土流失量的减小速度上大于紫色土区.红壤较紫色土区生态恢复快.(4)降雨量在10.1 mm·d-1以上时,造林1~4 a期间,两类区域均易造成水土流失,水土流失量主要产生于25.1 mm·d-1以上的几场降雨.  相似文献   
993.
对沅陵县保留擦木较多的天然混交林的营养元素空间分布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擦木个体的营养元素含量因组织器官不同而发生变化,其中枝的养分含量随枝龄的增大而明显减少,根的养分含量表现为细根>粗根>大根>根头。其他主要混交树种,也表现为与擦木大体相一致的规律,在各混交类型中,林木生存空间的养分元素总贮量为1.9~3.8t/10~4m~2,其中乔木层为1.2~2.8t/10~4m~2,占林分总贮量的65~80%;下木层和草本层为0.2~0.5t/10~4m~2,占8~15%;枯枝落叶层为0.3~0.6t/10~4m~2,占10~24%。这些数据,为培育人工檫木混交林提供了可比的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994.
对杉木林生物量和净生产力、碳含量进行了动态观测,对杉木林生态系统碳收支平衡公式进行了探讨与推算.结果表明杉木不同器官中碳含量排列顺序为树皮>树叶>树干>树根>球果>树枝;不同年龄枝、叶碳含量以多年生枝、叶较高,11年生的杉木各器官碳含量略高于10年生的;同一林分中各层次的碳含量高低顺序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死地被物层碳含量为43.40%,土壤各层次的碳含量随着土壤层次加深而减少;7年生至11年生的杉木林生态系统的碳库总量为106.01~144.22 t*hm-2,其中植被层为15.37~35.09 t*hm-2,凋落物层为0.31~2.58 t*hm-2,土壤层为88.06~107.73 t*hm-2;10年生至11年生杉木林植被层CO2同化年净增量为19.05~18.08 t*hm-2,凋落物层为1.12~4.22 t*hm-2;随着林龄的增长,系统CO2的平衡值由负值变为正值,杉木林生态系统10年生以前主要向大气释放CO2,10年生后则吸收固定CO2,这时才具有CO2汇的功能.  相似文献   
995.
湖南省森林植被的碳贮量及其地理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湖南省第4次(1990~1995年)森林资源调查资料,结合生物量测定数据,估算了湖南省森林植被的碳贮量和碳密度,分析了它们的地理分布规律和植被类型特性.结果表明:湖南省森林植被碳贮量为173.974 Tg,在14个地州市中,怀化市的森林植被碳贮量最大,为31.047 Tg,其它依次是永州市、郴州市和邵阳市,它们的森林植被碳贮量分别为21.527、19.306和19.239 Tg,各森林类型中,杉木林的碳贮量最大,为51.588 Tg,占湖南省碳贮量的29.65%;湖南省森林植被的平均碳密度为15.88 t·hm-2,各地州市森林植被的平均碳密度变化为12.01~17.95 t·hm-2,各森林类型中阔叶林的碳密度最大,为32.45 t·hm-2,是湖南省森林植被平均碳密度的2倍多.  相似文献   
996.
模拟酸雨对樟树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1年的盆栽试验,研究3种不同pH值(3.0、4.0、5.0)的模拟酸雨溶液对樟树2年生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pH3.0酸雨降低了樟树的光补偿点、光饱和点,pH4.0、5.0酸雨增高了樟树的光补偿点、光饱和点;pH3.0、4.0酸雨提高了樟树最大净光合速率和表观量子效率,其中最大净光合速率分别增高54.53%、30.74%,表观量子效率分别增高27.07%、22.61%,pH5.0酸雨降低了樟树最大净光合速率和表观量子效率,分别下降23.79%和4.14%.3种酸雨均提高了樟树的暗呼吸速率,分别提高2.70%、80.45%、47.55%, 降低了樟树气孔导度的最小值,分别降低了19.38%、70.93%、14.10%.pH3.0、4.0酸雨提高了樟树气孔导度的最大值和日变化幅度,其中气孔导度的最大值分别提高了40.12%、24.39%,日变化幅度分别提高了61.29%、58.31%,pH5.0酸雨降低了樟树气孔导度的最大值和日变化幅度,分别降低32.37%和38.87%.3种酸雨均提高了樟树胞间CO2浓度最小值,分别提高13.22%、9.87%、3.27%,降低了樟树气孔限制值的日变化幅度,分别降低33.15%、43.31%、52.35%.樟树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不对称的"双峰型"曲线,峰值出现在10:00、14:00,12:00表现"光合午休",酸雨导致"午休"下降幅度增大,降低樟树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幅度,分别降低27.68%、10.77%、28.90%;pH3.0、4.0酸雨增大了樟树的日均净光合速率,pH5.0酸雨降低了樟树的日均净光合速率.  相似文献   
997.
对长沙市大气降水和长沙市城市森林中湿地松的树干茎流、穿透水中的N、P、K、Ca、Mg、Cu、Mn和SiO28种养分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月份大气降水养分元素含量不同,各元素各月平均含量按大小排序为Ca>NH4 -N>K>SiO2>Mg>NO3--N>Cu>P>Mn;树干茎流酸化现象明显,而穿透雨酸化现象不明显;树干茎流中P、Cu为负淋溶.  相似文献   
998.
杉木人工林采伐后净化大气环境效能损失的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依据国家重点野外科学试验站会同站的定位观测资料 ,着重分析了杉木人工林采伐后 ,净化大气功能及其效益的损失。杉木林采伐后 ,生态系统吸收CO2 和释放O2 的作用大大削弱 ,因乔木层光合作用消失 ,每年CO2 的固定减少 17.2 4t·hm- 2 ,O2 的释放减少 14 .73t·hm- 2 ,而采伐迹地多释放CO2 16 .6 4t·hm- 2 ;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对气态有机污染物的净化功能 ,每年少净化气态有机污染物 9.775t·hm- 2 。采用等效益相关代替法、拟市场价值法对生态系统功能损失的价值进行定量评估 ,因CO2 固定和O2 释放减少、迹地CO2 释放增加和净化有机污染物等功能的效益损失分别为 2 86 2元·hm- 2 a- 1 、8838元·hm- 2 a- 1 、2 76 2元·hm- 2 a- 1 和5 86 5元·hm- 2 a- 1 ,杉木林采伐后 ,净化大气环境效能损失的价值高达 2 0 32 7元·hm- 2 a- 1 。  相似文献   
999.
采用1%~5%的茁霉多糖溶液对台农六号芒果进行涂膜,并在常温下(室温为28℃,相对湿度为85%~90%)进行贮藏.在贮藏过程中,观察芒果的外部感官品质的变化和测定芒果果实贮藏期间的硬度、酸度、叶绿素含量、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相对电导率等生理生化指标以及涂膜前后质构的变化,观察其通过变化反映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经1%~5%茁霉多糖溶液涂膜的芒果的感官品质变化率、可溶性固形物和酸度等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率均低于未处理的芒果;采用3%茁霉多糖溶液涂膜的芒果在贮藏18天后,果实感官品质和生理指标均好于其他各处理组.  相似文献   
1000.
沿海山陵地茶叶高效生态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即墨市位于胶东半岛,山岭面积占总面积的2/3以上。2005年,即墨市果茶站、青岛温泉茶厂承担了山陵地茶叶高效生态栽培技术研究工作。该项目总投资50万元,建设高标准茶园86.7hm^2,引进适宜的茶叶优良品种4个,引进声频控制新技术一项,应用了科学的立体复合种植模式,先进的农业、物理、生物等综合生态防治技术和科学配方施肥、微喷灌溉等高效技术措施6项,综合应用茶叶栽培各种新技术,有效地改善了项目区的空气湿度、温度,优化茶叶生长局部环境,达到了高产、优质、高效和无公害生产目的。找到了一条适宜山岭综合发展的栽培模式和致富途径,带动了全市茶叶生产向高效、优质、无公害化方向发展,既增加了经济效益,又富有旅游观光价值,集生产、旅游、生态建设于一体,为农民增收和沿海城市形象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现将该项目研究内容和技术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