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65篇
  免费   146篇
  国内免费   238篇
林业   459篇
农学   440篇
基础科学   524篇
  353篇
综合类   2693篇
农作物   285篇
水产渔业   220篇
畜牧兽医   1936篇
园艺   528篇
植物保护   111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196篇
  2022年   187篇
  2021年   193篇
  2020年   203篇
  2019年   305篇
  2018年   333篇
  2017年   203篇
  2016年   203篇
  2015年   206篇
  2014年   468篇
  2013年   423篇
  2012年   488篇
  2011年   408篇
  2010年   405篇
  2009年   417篇
  2008年   333篇
  2007年   379篇
  2006年   322篇
  2005年   226篇
  2004年   172篇
  2003年   184篇
  2002年   162篇
  2001年   147篇
  2000年   116篇
  1999年   98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87篇
  1996年   106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64年   2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3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采用PCR方法扩增PPV6保守区域基因252bp,将其克隆到pClon007载体,构建重组质粒作为标准阳性质粒。以质粒模板建立PPV6的SYBR GreenⅠreal-time PCR检测方法,并进行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等验证。结果表明,重组质粒特异性好;建立的real-time PCR方法Ct值与标准品模板在8.80×109~8.80×101 copies/μ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3,斜率为-4.320。该方法检测灵敏度可达8.80×101 copies/μL。该方法对JEV、PRV、PRRSV、PCV2、FMDV等猪常见病原检测均无特异性扩增;对临床样品的检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荧光定量PCR阳性检测率为40.63%。本试验成功建立了PPV6SYBR Green I real-time PCR检测方法,可实现对PPV6快速灵敏的诊断。  相似文献   
72.
草菇(Volvaria volvaceae)属热带和亚热带高温型食用菌类,子实体分化适温在30-32℃。草菇风味独特,生产周期短,很受市场欢迎。草菇品质优良、味道鲜美、肉质细腻、菇汤如奶,营养价值很高,它还具有降低胆固醇和抗癌、解毒作用。草菇是世界第三大栽培食用菌类,但生产上一般采用稻草栽培,  相似文献   
73.
TIR1/AFBs基因家族是一种存在于细胞核中的生长素受体,属于F-box蛋白基因中的一个小亚族。它们通过与相关生长素相结合活化转录因子来促进基因的表达,从而进行调控,是生长素信号转导过程中的关键部分。为了深入研究生长素信号转导机制,从TIR1/AFBs基因家族的发现与结构,家族成员表达模式的差异及对植物生长发育方面的调节等方面概括介绍了TIR1/AFBs基因家族的分子调控机制,总结了TIR1/AFBs基因的功能。最后探讨了TIR1/AFBs基因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4.
秸秆还田对麦玉系统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为揭示不同秸秆还田量对华北小麦-玉米轮作系统土壤有机碳官能团结构及稳定性的影响,研究了秸秆还田5 a后土壤有机碳官能团结构、团聚体组成及有机碳含量、活性有机碳含量、土壤铁离子的变化。田间实验设置4个处理:秸秆不还田作为对照(CK)、秸秆1/3还田(S1)、秸秆2/3还田(S2)、秸秆全部还田(S3)。采用常规方法测定土壤理化性质、粒径、铁离子及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13C核磁共振波谱技术(NMR)检测分析土壤有机碳官能团结构。结果表明:秸秆还田5 a后,土壤总有机碳(TOC)、2mm与2.00~0.25 mm团聚体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DOC)、易氧化态碳(EOC)和微生物量碳(MBC)含量,均随还田量增加而逐渐增加,且不同处理增加量不同,与CK相比,S3处理显著增加了这些有机碳的含量(P0.05)。各处理土壤有机碳以烷基碳与烷氧基碳为主,其次是芳香碳与羰基碳,秸秆还田增加了烷氧基碳、羰基碳(易分解碳组分)含量,降低了烷基碳和芳香碳(难分解碳组分)含量,与CK相比,S3处理显著增加烷氧基碳含量(P0.05)而显著降低了芳香碳含量(P0.05)。与CK相比,S2、S3处理也显著降低了有机碳的芳香度、疏水碳/亲水碳、烷基碳/烷氧基碳比值(P0.05),而对脂族碳/芳香碳影响不明显。与CK相比,S3处理显著增加了2.00 mm团聚体组分,增加了2.00~0.25 mm组分,而降低了0.25~0.053 mm组分和显著降低了0.053 mm组分(P0.05)。秸秆还田对土壤游离铁、活性铁、螯合铁含量的影响不明显。有机碳官能团组成与土壤因子间的冗余分析表明土壤TOC、MBC含量、团聚体组分、铁离子的改变是导致不同处理间有机碳官能团结构存在差异的重要原因。综上所述,由于短期秸秆还田增加了活性有机碳含量、易分解有机碳组分,减少了难分解有机碳组分,降低了微团聚体物理保护作用,改变了微生物活性和铁离子络合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土壤有机碳稳定性,可能导致麦玉复种系统土壤碳排放水平的增加。  相似文献   
75.
76.
本文论述农庄式农业在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中的作用,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武鸣区农庄式农业发展现状、有利条件、制约因素,提出农庄式农业发展对策:更新观念,有效引导、合理规划;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创建品牌产品;建立多样化经营模式,提升农庄式农业经济效益;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强化农庄式农业经营管理;培养创新创业型农业人才,组建专业的农庄式农业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77.
养殖户在饲养种鸡时,由于某些原因,致使种雏初生重较轻、个体弱小、卵黄吸收不良等,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这种弱雏一般在3日龄陆续出现,到7日龄后开始增多,并出现死亡,死亡率较高,造成重大损失。弱雏表现畏寒怕冷、  相似文献   
78.
地处鄂西北的郧阳山区,由于地理、气候的特殊性及传统种植习俗,其夏播玉米的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占全区秋粮的3/5,在秋播生产乃至全年粮食生产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常因倒伏而减产欠收,技术管理不当效益低下。因此,夏播玉米收成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全区粮食生产的安全和农民的增收。通过在夏播玉米生产中进行玉米防倒伏田间试验,以期为本区夏播玉米确保丰产、农民增收、保障粮食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9.
不同施氮方式下烤烟大田期碳氮代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在不同施氮方式下,烟株干物质积累量、叶面积指数随生育进程的推进而增加,后期叶面积指数略有下降。无机氮肥处理(T1)在干物质积累量、碳素积累量上均高于有机无机复混氮肥处理(T2);叶面积指数则是T2高于T1,表现在烟叶生长中,叶长宽比T1大于T2。淀粉酶活性变化呈双峰曲线,T1大于T2。烟株氮含量在整个生长期内呈下降趋势,氮素积累量在前中期不断增加,在后期呈下降趋势;硝酸还原酶活性、硝态氮和蛋白质含量在整个时期均逐渐下降,烟碱含量呈上升趋势。硝态氮和烟碱、蛋白质、总氮呈负相关,总氮与烟碱相关性达显著水平;总氮与蛋白质间呈极显著正相关。T1的硝态氮、总氮、烟碱、蛋白质含量均高于T2。从烟碱等化学成分及烟叶生长碳氮代谢来看,T2处理较T1处理更加适合优质烟叶生长需求。  相似文献   
80.
阐述园林树木冻害的类型及常见表现,分析产生冻害的主要原因,并提出防止冻害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