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67篇
综合类   6篇
水产渔业   1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正> 自1960年Cocking发明酶法游离高等植物原生质体以来,植物原生质体的研究得到了迅速发展。现已有61种植物能从原生质体再生成植株,通过融合还得到了一些种内、种间乃至属间的体细胞杂种植株。原生质体技术的发展为植物引入外源DNA、染色体以及细胞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实验体系,无疑它将为实现植物的遗传改造(遗传工程) 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2.
以华北落叶松继代、增殖培养的不同类型的胚性及非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测定其氨基酸、糖类、酚酸、激素以及离子的含量,结果表明氨基酸含量的差异十分明显,质地硬的非胚性愈伤组织中18种游离氨基酸含量为胚性愈伤组织的2倍以上,经ABA处理后,胚性愈伤组织中多糖及邻苯二酚含量急剧升高;三糖含量与不同基因型密切相关;乙烯释放量在非胚性愈伤组织中高于胚性愈伤组织;金属离子CO  相似文献   
33.
前言随着林木遗传育种工作的深入发展,近年来核型的研究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核型是指经过测量了数目、长短和形态的染色体组.研究表明,植物细胞的核型与其遗传变异规律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国外对裸子植物尤其是对双维管束松亚属的核型研究较多(Saylor,1972).??对云杉属核型作过较详细的描述.同年??等报道了针叶树种核型的研究方法.??(1978)对新疆五针  相似文献   
34.
抗菌肽LcI基因转化杨树的阶段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抗菌肽LcI基因转化杨树的阶段研究*李陈颖李铃韩一凡关键词抗菌肽LcI基因、转化、杨树杨树(Populusspp.)是“三北”防护林和四旁绿化的主要树种,在防风固沙、农田林网、四旁绿化及水土保持方面起着重大作用[1]。目前,我国林木抗虫抗病主要以化...  相似文献   
35.
采用311-A最优回归设计,对落叶松胚性细胞诱导中激素种类与浓度优化筛选,建立胚性愈伤组织量依2,4-D、BA、KT的多基本原则 式回归方程,分析了试验因子的主效应和互作效应,借助此方程获得了3因子的最佳配比组合以及最佳胚性愈伤组织发和亘,2,4-D为1.29mg.L^-1、BA为0.39mg.L^-1和KT为0.58mg.L^-1时,落叶松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量可达到13.9317mg.个^-1(外植体)。结果表明,这是一种简便、实用、科学的优化培养基的途径。  相似文献   
36.
采用主成份分析、主成份遗传距离聚类分析和选择指数选择方法,从人工杂交的欧美杨及美洲黑杨天然杂种无性系中选出2个抗寒、速生和材质优良的纤维用材无性系中绥1号(美洲黑杨的天然杂种)和中绥2号(洛阳小叶杨×欧洲黑杨)。新无性系(13年生)与对照小黑一14相比,胸径分别提高33.8%,32.9%,材积分别提高78.3%,90.6%,木材基本密度分别提高19.5%,21.3%。新无性系对灰斑病、黑斑病、烂皮病、锈病表现出较强的抗性;在抗白杨透翅蛾方面比小黑一14明显提高;在抗寒性方面与对照相近。经黑龙江省、河北省及内蒙古包头市区域试验表明,两个新无性系生长稳定,抗逆性强。  相似文献   
37.
杉木核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随着林木遗传育种工作的深入发展,近年来核型的研究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核型是指经过测量了数目、长短和形态的染色体组。研究表明,植物细胞的核型与其遗传变异规律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国外对裸子植物尤其是对双维管束松亚属的核型研究较多(Saylor,1972)。对云杉属核型作过较详细的描述。同年  相似文献   
38.
对8种杨树,包括采自南方的4种(响叶杨、I-214、鲁克斯和哈佛)和采自北方的4种(中金2号、中金10号、中绥5号和28-77号),进行了木材化学成分的分析。结果表明:水分、灰分和苯醇抽出物的含量较低,8种杨树的平均值分别为9.69%,0.68%和1.74%。纤维素和综纤维素的含量较高,平均值分别为48.76%和77.19%。木质素和戊聚糖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1.54%和21.72%。按制浆造纸原料要求的标准来比较,这些杨木纤维素和综纤维素的含量高,抽出物和木质素的含量低,当属优质原料。采自北方的4种比南方的4种更好。  相似文献   
39.
木本植物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子生物学是近40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边缘科学,最初的发展主要以微生物为研究对象,木本植物进展相对缓慢.随着研究的深入,以树木为受体的分子生物学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树木转基因、基因表达调控、基因图谱、寻找数量性状位点、基因组变异和进化等方面的研究相继开展起来.  相似文献   
40.
中怀2号杨,雌株,属美洲黑杨种内杂种.以50号杨为母本,帝国杨为父本,通过人工控制授粉获得,经田间试验和区域试验选育而成.具有抗光肩星天牛、速生性和抗寒性等特性,是优良的杨树工业用材新品种,适合在我国华北、西北、东北南部等地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