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9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7篇
  3篇
综合类   128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136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21.
鹿科动物奇异变形杆菌病的诊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7年 7月至 2 0 0 0年 1月 ,广东某地养殖场饲养有梅花鹿、黄鹿、黄占鹿、白黄占鹿、爪哇鹿、黑鹿、糜鹿共 5 6头 ,多次发生奇异变形杆菌感染 ,累计发病 2 5头次 ,死亡 4头。发病率 44.6% ,病死率1 6.0 % ,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1 临床表现发病初期病鹿精神、食欲、呼吸无异常 ,仅在粪球表面附着少量黏液。随后表现为持续性下痢 ,粪便呈浆糊状 ,严重时呈水样腹泻 ,常混有带有气泡的黏液 ,腥臭难闻 ,肛门失禁 ,后肢、肛围、尾部皮毛附有稀粪。体温升高至 40 .5~ 41 .6℃ ,用一般抗菌药物如青霉素、黄连素、磺胺甲基异 口恶唑等治疗无效。…  相似文献   
22.
如何获得更多具有活力的可操作的桑椹胚、囊胚一直是胚胎体外培养的研究热点。近二十年来,虽经采用改进培养液成分、改善培养条件、建立体细胞与胚胎共培养体系和添加生长因子、细胞因子等手段,胚胎质量有所提高,但体外受精卵的囊胚发育率仍远低于体内受精,与体内受精囊胚相比,体外受精囊胚的细胞总数和内细胞团细胞数量明显减少,胚胎移植妊娠率和产仔率较低,这些问题均严重影响了胚胎工厂化生产和胚胎产业化的发展,以及育种工作的进程。因此,探索开辟胚胎体外培养生长发育的新途径,提高其发育率和移植妊娠率显得尤为必要。目前,国内外有关中草药有效成分对体外胚胎发育作用的研究甚少。本研究以ICR小鼠2-细胞胚胎为试验材料,将中药有效成分黄芩苷(Baicalin,Bai)、川芎嗪(Ligustrazine,Lig)和小檗碱(Berberine,BR)添加于mCZB基础液中,并以添加双抗的mCZB基础液为试验对照组,比较其对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体外培养120 h的胚胎孵化率,Bai组(80.6%)、Lig组(78.3%)及BR组(75.9%)极显著高于对照组(51.8%)(P<0.01)。孵化胚胎细胞计数,BR组、Lig组和Bai组(分别为87.2±8.6、83.9±7.7和81.9±6.2),与对照组(77.4±5.6)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3种中药有效成分均能显著促进小鼠早期胚胎的体外发育及胚胎细胞增殖。为进一步探讨Bai、Lig、BR对胚胎体外培养发育的效果和验证其胚胎质量,将不同组别培养至桑椹、囊胚期的胚胎进行两种程序常规冷冻,解冻后继续培养,观察其冷冻效果,并将各组解冻后发育至囊胚期胚胎移植。结果表明:冷冻解冻桑椹胚体外培养8~14 h囊胚发育率,程序一中Bai组(65.8%)和Lig组(81.1%)分别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地高于对照组(48.6%)和BR组(46.7%);程序二中Bai组(80.6%)、Lig组(78.3%)极显著高于对照组(55.2%)和BR组(47.6%)(P<0.01)。冷冻解冻囊胚体外培养6~8 h囊胚发育率,程序一中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程序二中,中药有效成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种冷冻程序效果差异不显著(P>0.05)。移植妊娠率和产仔率,Bai组(56.3%,63.3%)、Lig组(52.6%,67.3%)和BR组(55.0%,60.5%)均高于对照组(46.2%,52.8%)。说明3种中药有效成分对于提高小鼠2-细胞胚胎体外发育质量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并有利于提高冷冻解冻后移植胚胎的发育潜力。  相似文献   
23.
水体锌污染危害严重。对三维电极处理Zn2+浓度为95·0mg/L模拟废水进行了试验研究,并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了三维电极处理模拟含锌废水的最佳运行条件。结果表明,电解时间、主电极间距、粒子电极活性碳与处理水量的比例及电解电流等对三维电极处理废水的效率有显著影响,在最佳条件下,三维电极对模拟废水Zn2+去除率达到95·7%,可使废水中Zn2+浓度降低到4·1mg/L,满足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88Ⅱ级要求。  相似文献   
24.
侧孢芽孢杆菌2-Q-9外泌抑菌物质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侧孢芽孢杆菌(Bacillus laterosporus)菌株2-Q-9分泌的抑菌物质能强烈抑制青枯病菌的3个生理小种的正常生长.为了进一步在生产上利用该抑菌物质,就该抑菌物质的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抑菌物质经高温处理后性质稳定;在碱性条件下比酸性条件下稳定;对胰蛋白酶和蛋白酶K不敏感,对胃蛋白酶部分敏感;该抑菌物质可能为蛋白或多肽类物质.  相似文献   
25.
采用组织贴块法培养分离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以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环核苷酸(cAMP)在酶反应前后磷酸二酯酶(PDE)的变化计算PDE活性,并分析药物对其影响,为研究PMVEC特异性PDE抑制剂和清热药作用机理积累资料。结果显示:分离培养经CD31鉴定的PMVEC,其酶量在5~20μL范围内与PDE活性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29);17味入肺经清热药均对肺组织cAMP-PDE酶活性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黄芩、黄药子、青蒿抑制率较高,对肺组织酶分别为:75.37%,72%,61.26%,对PMVEC分别为:66.1%,63.54%,59.39%,结果提示以cAMP-PDE活性为指标,有望筛选出其特异性PDE抑制剂,并揭示入肺经清热药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6.
以研究双季铵盐型表面活性剂BQAS吸附特性为目的,从溶液表面张力随浓度的变化、饱和吸附量等方面研究了双季铵盐BQAS的气液界面吸附特性;用双季铵盐BQAS和砂岩体系,在液固比一定时,从时间、浓度对静态吸附量的影响方面研究了双季铵盐BQAS的液固界面吸附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双季铵盐BQAS能显著降低溶液表面张力,在溶液表面的饱和吸附量为1·58×10-6mol·m-2;在液固比为50∶1时,双季铵盐BQAS在砂岩表面(40~80目)的吸附最低平衡时间为90min,饱和吸附量为2·13×10-5mol·g-1,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  相似文献   
27.
绿色阻垢剂聚天冬氨酸的合成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马来酸酐和氨水为原料,采用热缩聚反应制备了绿色阻垢剂聚天冬氨酸(PASP)。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聚合物中间体聚琥珀酰亚胺(PSI)及聚天冬氨酸(PASP)的最佳合成工艺条件,并用红外光谱对聚合物中间体和水解产物聚天冬氨酸(PASP)进行了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28.
双季稻隔层定距无盘抛植技术是在隔层肥泥旱育秧的基础上,将定距播种、无盘抛秧剂等技术优化组装而成的一种育秧新技术。它对培育水稻高产或超高产壮秧,解决“三熟”制早稻和双季晚稻迟熟品种抛栽、高产稳产、降低生产成本、优化农田生态环境等具有极重要的意义。其育秧技术要点主要是隔层和定距播种,水田半旱育秧用编织布做隔层,早育秧用煤灰做隔层,再在隔层上铺肥泥;定距播种要分厢定量播种或使用定距播种器。采用该技术的主要效益是省种、省肥、省药、省水、省盘,比塑盘育秧抛栽增产稻谷35kg/667m^2,增值30~35元/667m^2。  相似文献   
29.
比较大鼠心肌膜、肺、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静息膜电位,为内皮细胞电生理特性研究提供数据。用植块法培养大鼠心肌膜、肺、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采用膜片钳放大器全细胞记录模式,分别测定3种细胞的静息膜电位。结果表明:心肌膜微血管内皮细胞的静息膜电位为(-24±4)mV;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的静息膜电位为(-27±6)mV;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静息膜电位为(-18±4)mV。3种不同组织来源的微血管内皮细胞在静息膜电位上存在异质性。  相似文献   
30.
枇杷叶中乌索酸的制备及HPLC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醇提凝析法”制备枇杷叶中的乌索酸,并建立HPLC测定分析乌索酸含量的方法。色谱柱为Symmerry Shield RP18,流动相为甲醇-水(88:12),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10nm.柱温25℃。乌索酸在4.4—22.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2),平均回收率为99.32%(RSD为0.70%)。结果表明,HPLC法测定乌索酸含量准确、可靠,可用于乌索酸含量测定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