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9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7篇
  3篇
综合类   127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136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2012年10月31日,314省道边来了一批身穿迷彩服,头戴"国家电网"安全帽的电力施工队伍。在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的时候,安徽省当涂供电公司博望供电所打响了线路杆线迁移最后攻坚战。双休日不休息为配合马鞍山市博望区重大工程项目314省道扩建和高新科技园建设,省道杆线移位工程进入最后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高温严重威胁粮食安全,发掘耐热基因资源是培育耐高温新品种和消除高温危害最直接的绿色生态途径,也是阐明耐热生理生化和分子遗传机理的基础。【方法】 构建苗期耐热性鉴定评价方法,以热敏感品种周南稻和强耐热品种赣早籼58号杂交衍生的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s,RIL)群体为研究材料,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亲本和RIL群体进行全基因组测序;依据171个家系的基因型数据,利用滑动窗口法将SNP信息转换成Bin基因型,预测染色体上的重组断点,构建RIL群体高密度BinMap遗传图谱,结合耐热表型数据,运用QTL IciMapping软件完备复合区间ICIM的作图方法,进行高温胁迫下幼苗存活率和耐热等级QTL分析。【结果】 构建了一张包含3 321个Bin标记高密度遗传图谱,各染色体Bin标记数为159—400个,标记间平均物理距离为106 kb;利用逐步高温胁迫方式鉴定亲本和RIL家系幼苗耐热表型,高温胁迫下,幼苗存活率和耐热等级存在极显著负相关性,且幼苗存活率与籼型基因频率存在显著正相关性,籼型基因频率越高,耐热性越好,RIL群体表型性状呈现双峰连续分布,苗期耐热性可能受少数几个主效QTL调控;共检测到12个苗期耐热性相关的QTL,其中,调控幼苗存活率和耐热等级的QTL分别有8和4个,幼苗存活率和耐热等级相关QTL存在遗传重叠现象,形成调控耐热性的主效QTL簇qHTS2qHTS7qHTS8,三者在调控苗期高温抗逆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中,qHTS7为新发现主效QTL,对增强苗期耐热性具有较强的功效。【结论】 构建了一张包含3 321个Bin标记的高密度分子遗传图谱,解析了耐热品种赣早籼58号苗期耐热基因,鉴定出3个苗期耐热调控关键QTL簇,发掘了一个新主效QTL簇qHTS7,基于高密度遗传图谱高效获取目标区段及候选基因,筛选出8个苗期耐热性调控的关键目标基因。  相似文献   
103.
经过筛选处方和优化工艺,采用湿颗粒法研制了新型绞股蓝无糖口含片,并对其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绞股蓝浸膏粉、甜味剂、清凉剂的用量及润湿剂的浓度等因素对口含片的质量有较大影响。当以70%乙醇作润湿剂,15%绞股蓝浸膏粉、77%甘露醇、4%阿斯巴甜为材料,再添加上述混合料总量的0.1%薄荷脑和3%硬脂酸镁,60℃的干燥温度,可制得口感好、有绞股蓝特有风味、表面光滑美观、色泽一致、硬度好、崩解性良好、具有保健功能的新型绞股蓝无糖口含片。  相似文献   
104.
中药陆英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邹盛勤  陈武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3):3092-3094
从本草考证、化学成分、生药鉴别和药理作用等方面综述了中药陆英的现代研究概况,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文献依据。  相似文献   
105.
猪嗜中性粒细胞cAMP磷酸二酯酶的提取与活性检测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提取动物体的cAMP磷酸二酯酶(PDE),并检测其活性,为兽医临床研究PDE活性的生理病理变化和中西药物对PDE活性调节作用建立实验方法。方法:猪血经过葡聚糖沉降,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特殊分离液洗涤和红细胞溶胀后,获得嗜中性白细胞。嗜中性白细胞破碎后释放PDE,通过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 HPLC)法测定反应体系中cAMP的含量,根据底物(cAMP)的减少量,确定嗜中性白细胞中PDE活性。结果:经显微镜计数嗜中性粒细胞纯度达95%;酶量在10~40μl间对cAMP的分解率为9 90%~31 39%,与PDE活性之间存在直线相关关系(r=0 99)。结论:猪嗜中性粒细胞中含有高纯度、高活性的cAMP PDE;高效液相色谱法可以准确测定PDE反应前后cAMP含量的变化;两种方法结合可以作为兽医临床研究机体PDE活性变化和中西药物对PDE活性调节作用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6.
水稻恢复系航天育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航天育种途径对中稻恢复系明恢63、838、752等进行改良,选育出航98、SP90010、SP134、SP143等强优恢复系,并与不育系配组育成了SP优Ⅰ98、丰优航98、中九优10、G4优10等高产、优质、抗性强的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107.
猪中性粒细胞磷酸二酯酶基因表达及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对猪中性粒细胞磷酸二酯酶(PDE)基因表达、活性及特异性抑制剂实验检测,研究其存在的主要PDE亚型及在体外的活性,为探讨PDE在中性粒细胞的分布、活性变化及对cAMP、cGMP调节与中性粒细胞功能关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PDE基因在猪中性粒细胞的表达,以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环核苷酸在PDE反应前后的含量变化,计算PDE活性。【结果】在检测的18个PDE亚型中,PDE1B、2A、3A、3B、4A、4B、4C、4D、5A、7A、7B、8A、8B、9A、11A 共15个PDE mRNA在猪中性粒细胞表达,特异性抑制剂实验表明PDE4、PDE5分别为水解cAMP、cGMP的主要PDE亚型;cAMP/cGMP-PDE在10~40 μl范围内,与其活性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29/0.9992)。【结论】猪中性粒细胞至少存在15个PDE亚型,其中PDE4、PDE5为主要存在的2个亚型,PDE样品量在一定范围内与其活性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可作为筛选PDE型中性粒细胞功能调节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8.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症病原谱分析及防控原则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症(Porcine respiratory disease complex,PRDC)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而引起,发病率高,给集约化生猪养殖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通过对美国、丹麦、中国近几年的PRDC病原调查进行总结,发现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猪的PRDC病原谱存在差异。其中圆环病毒2型、蓝耳病病毒、猪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是我国PRDC的主要病原,通过对5种主要病原致病机理的概括分析,绘制了PRDC发病机理图,并针对PRDC的防控提出了6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9.
2011 ~2012年,依照大熊猫的特殊习性和能力设计训练项目,采取食物鼓励的正强化训练方法,配以口令和手势等指令持续对广州动物园保育的2只圈养大熊猫进行医疗管理训练,相继完成了站、坐、趴、卧等基础动作训练,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串笼、体尺体重测量、体温测量、肌肉注射、腕部采血、口腔及牙齿检查等训练项目.大熊猫的医疗管理训练的实施,减少了日常管理中动物对环境改变和人类干扰的应激反应,增加了人与动物的安全;以往需要麻醉动物才能进行的肌肉注射、采血、口腔及牙齿检查、体温测量等操作,现在可以引导动物在放松状态下主动完成,避免了麻醉对动物造成的伤害.圈养野生动物医疗行为训练不同驯兽表演,是提高动物福利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0.
针对新疆新港作业公司采出水软化器外排含盐废水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波动大、测不准及异常高的问题,首先对软化器外排含盐废水进行了水质分析,并对现场生产部门提供的COD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外排含盐废水Cl~-浓度高达128904.46mg/L,属典型的高氯废水,初步确定生产现场COD浓度测定值异常的主要原因是外排含盐废水中Cl~-干扰引起。然后开展了Cl~-对废水COD准确测定的干扰及减轻干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常规重铬酸盐法测定高氯废水COD时,因为Cl~-的干扰会产生很大误差;采用硫酸汞掩蔽法(HgSO_4与Cl~-质量比=10∶1)与低浓度重铬酸钾法(重铬酸钾浓度为0.025mol/L,硫酸亚铁铵浓度为0.01mol/L)结合测定模拟含盐废水COD,测定结果满足国家标准对COD测定误差的要求,采用该法测出软化器外排含盐废水COD浓度为386.1mg/L,测定了模拟含盐废水及软化器外排含盐废水的TOC,表明COD测定结果具有一定准确性和可靠性。采用硫酸汞掩蔽法与低浓度重铬酸钾法仍属于国家标准GB11914-89(重铬酸盐法)的范围,只是其延伸,建议该油田及油田所在地环保部门采用这种方法监测外排含盐废水CO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