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60篇
综合类   4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分析了目前森林资源各类数据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从森林经理科学数据整合范畴、森林经理科学数据分类与编码、森林经理科学元数据存储与采集等方面进行研究。研建了森林经理科学数据分类体系和编码方法;设计了相应的数据库、元数据字典和代码库;采用VBA技术开发了元数据采集工具。以热带林业实验中心森林经理科学数据管理应用为案例,初步实现了森林经理科学数据整合方法的探索性研究。应用结果表明:通过科学数据整合能有效地改进数据的质量,使分散在各部分的数据便于规范管理、便于开展多目标、多学科和多行业应用,为以后进一步数据挖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基于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的森林景观分类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以吉林省汪清林业局金沟岭林场为例 ,提出一种基于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的景观要素分类方法。选取优势树种 (组 )、海拔、坡度、坡向和太阳辐射强度作为分类因子 ,在GIS技术支持下 ,按分类因子分割林场森林景观空间为 975 7个空间基本单元 ,建立起量化的、与植被和环境因子相关的森林景观空间基本单元数据库 ,在此基础上采用聚类分析方法把所有基本单元聚合为不同相似水平上的景观要素类型 ,结合生态特征和经营需要对聚类结果进行分析并最终确定了 7种景观要素类型 ,生成了景观要素类型斑块图。斑块特征和空间格局分析结果表明 :该林区森林景观中以小斑块要素比例最大 ,中、小斑块数占总斑块数的 90 %。针阔混交林具有最大的面积、平均斑块面积、斑块周长、最大生境面积和内部生境指数 ,是该地区受人为干扰相对较小、仍需要进行保护的景观要素类型。在森林经营中 ,应注意保护大型斑块的景观要素类型  相似文献   
13.
抚育间伐对落叶松云冷杉混交林的影响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以15块人工落叶松纯林演化后形成的落叶松云冷杉混交林为对象,间伐后12年观测结果,研究间伐对林分和树木生长、树种组成、物种多样性及土壤等因子的影响。间伐强度分为2级:中度(平均为20%)和强度(平均为30%)。结果表明:间伐促进了保留木生长的显著增加,但不同间伐强度间无显著差异。林分及单木的直径、断面积和蓄积生长率均表现相同的趋势即随间伐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但间伐没有显著地增加12年间的总收获量。伐后对照样地表现为较高的枯损,枯死木主要是落叶松和阔叶树。林分进界株数严重不足,进界的主要树种是云冷杉、阔叶树和红松,以耐荫树种为主。从枯损和进界看,如果能对红松和阔叶树进行保护,这种林分很可能逐渐演化为阔叶红松林。建议对红松和阔叶树进行保护,使林分向阔叶红松林方向发展。各林分的树种组成在12年间基本没有发生变化,即间伐没有显著地改变林分的树种组成,目前的树种组成即落叶松、其他针叶树(云杉、冷杉和红松)和阔叶树组成比约为6∶3∶1可能是相对稳定的群落。20%和30%的间伐强度没有显著地改变林分的物种多样性、灌草生物量和土壤物理性质,间伐样地的物种多样性略有提高;间伐样地的土壤物理性质有所改善,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都大于对照;林下灌草生物量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4.
崇州林场柳杉人工林空间结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崇州林场的植被主要是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人工纯林。为了定量地描述林分的空间结构,调查共设置6个50 m×50 m固定标准样地,对样地中的林木进行每木检尺并绘出它们的坐标位置。研究运用了角尺度参数来量化林木分布的均匀性(即空间分布格局);大小比数来测度树木间的优势度分化,也为种群在林分中的相对地位提供了有益的信息。而混交度则通过参照树周围最近的几株相邻木与其不同种个体所占的比例,来表征林分的物种多样性。借此以单木为基础的结构参数所描述的林分空间混交度、林木大小(胸径)分化程度以及群聚程度,使得定量比较那些具有复杂结构的林分也变得简单易行。这无疑有助于林地的可持续经营和生态管护。  相似文献   
15.
马尾松人工林森林经营模式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不同经营模式(轮伐期经营、近自然经营、无经营)下中龄马尾松人工林样地2期调查数据,利用One-way ANOVA分析森林经营对林分以及单木生长量的影响;比较分析不同森林经营模式对森林结构及树种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近自然经营相对于轮伐期经营主要是对林分上层木和下层木生长促进效果明显,对中层木生长影响与轮伐期经营效果差异不明显,轮伐期经营与无经营相比较,能有效促进中层林生长,但对上层木及下层木的促进效果不明显;近自然经营能够有效增加林分单位面积蓄积生长量,而轮伐期经营则不然;2种经营模式均能有效增加林分树种多样性与均匀度,但近自然经营明显优于轮伐期经营(两者树种多样性指数差异显著);总的来说,近自然经营优于轮伐期经营,后者虽然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林分结构,但并没有根本上改善林木生长状况。最后,根据不同经营模式下当前的林分结构提出相应的后续经营建议。  相似文献   
16.
北京地区不同起源栓皮栎早期生长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 Blume)是我国分布最广的乔木树种和最重要的造林树种之一~([1]),栓皮栎林有显著地经济和生态效益~([2]).栓皮材质坚实耐用,纹理优美,强度较大、耐冲击,是船舶、家具、建筑、车辆、枕木、地板等用途的优良材源~([3]);同时栓皮铄根系发达,能够吸收多种有害的重金属元素,在保持山区水土、净化空气等方面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4]);另外,栓皮栎林为多种野生动物提供食物来源和栖息地~([5]).  相似文献   
17.
云南省大理市双廊社区是一个历史久远且景观迷人的小城。随着新兴的旅游产业的发展,对双廊得天独厚的景观开发利用进展在加速,有必要从景观层面上调查研究其景观格局特征并作为保护性发展规划的基础而使之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以此为目标,以双廊社区为对象,应用系统的景观分类方法对整个地区的景观进行识别和分类,以区作为双廊社区的景观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规划提供基本理性认识和基础科学数据,为今后的景观分析、景现开发刺用和保护规划做好前期准备。  相似文献   
18.
基于价值评价法的人工林下更新苗木优化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价值评价法的基础上对林下更新苗木所具有的综合价值设计方案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认为,在以生态公益林定位的森林经营中,人工林下更新幼苗的综合价值依次是栓皮栎、构树、黄栌、华北五角枫等,所以在林下层苗木的经营选择中应该按照这些树种的综合价值来进行苗木的选择和操作.除此之外,通过该实例给基层森林经营作业提供一个"物美价廉"的统筹经营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六盘山地区气候因子对树木年轮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因子对树木生长的影响,以六盘山地区4个主要树种(落叶松、白桦、椴树、辽东栎)为研究对象,在树干解析的基础上,依据年轮指数,采用相关函数和响应面函数分析了树木生长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六盘山地区不同树木的生长趋势存在差异,对环境因子的敏感度较高;树木生长受制于生长期的2个气候因子--温度和降水.其中降水和树木生长呈正相关,随着降水量的增加,树木生长量也随之增加;一定程度的高温会促进树木生长,但高温少雨会抑制树木生长.在温度适宜树木生长的条件下,温度和降水这2个气候因子,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是通过对土壤含水量的制约,从而影响树木的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20.
多功能目标下的近自然森林经营作业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海南省热带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的实例,介绍在森林生态系统多功能可持续经营目标指导下的近自然森林作业法设计的理论基础和实现技术。作业级是一个自然性质、动态特征和经营目标基本一致的经营空间类型,而立地条件和功能类型是用于界定和划分作业级的技术指标。森林发展类型是在作业级层次上应用的长期稳定的目标森林设计模式;林分抚育作业方法是在发展类型目标导向下规定本经理期内对当前林分执行具体抚育、采伐或补植(造林)等具体作业技术的模式方法;垂直结构导向的经营周期计划给出了从森林发生发展到最终利用全过程的经营规划,这些技术要素的有机组合构成多功能目标的森林作业法的基本内容。期望通过这个在"作业级"层面的近自然森林作业法实例介绍,为多功能经营目标下的新型森林作业法研究提供启发和案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