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2篇
林业   3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20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中国帕米尔高原禾本科植物区系特点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整理鉴定中国帕米尔高原禾本科植物标本的基础上,对该区禾本科植物区系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禾本科植物资源丰富,有32属132种,分别占新疆禾本科属、种数的45.1%和35.1%;寡种属、单种属相对较多。该区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多样,汇集了6个分布类型和2个变型,其中温带性质明显的有25属,占总属数的80.6%,热带成分占一定比例,为18.8%,在属级水平上有东亚、中亚和地中海区系成分的渗入。与邻区植物相比,喀喇昆仑—昆仑山与中国帕米尔相似系数最高。  相似文献   
42.
中国帕米尔高原位于新疆西南部,主要包括塔什库尔干县和阿克陶县的大部分地区及乌恰县南部的部分地区.经采集、鉴定,目前帕米尔高原约有种子植物963种(包括变种),归59科303属;其中裸子植物3科3属12种,被子植物56科300属951种.该区种子植物具有如下特征:中小科属数量丰富,属分化强烈,属种比值偏高;区系成分以北温带成分为主的温带成分占主导地位,热带成分极其微弱;生活型以地面芽植物占优势,含有相当比例的一二年生和高住芽植物;生态类型以旱生中生植物为主,兼有寒冷生及水生和湿生植物.  相似文献   
43.
研究表明中国帕米尔高原及喀喇昆仑山地区莎草科植物有5属54种,其中地区新记录种6种,含多种属2属,占总属数的40.0%和总种数的81.48%,寡种属3属,其特有现象不明显,植物生活型都为地面芽.其区系成分可划分为2个分布区类型,以世界广布成分为主,有3属,占总属数的60.0%,所含种数达66.67%,另一类型为北温带分布型.与邻近地区相比,该地区莎草科与青藏高原共有属数、种相似系数最高,分别达5属和17.55%,这充分说明与青藏高原地区联系最为紧密.  相似文献   
44.
芨芨草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芨芨草间遗传多样性。[方法]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标记分别对芨芨草进行7个居群间和2个居群内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芨芨草在居群间遗传上的聚类与地理位置直接相关,居群内的遗传分化与生境相关。[结论]PAPD技术可用芨芨草遗传多样性研究。  相似文献   
45.
新疆苍耳属3种外来入侵新植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对新疆外来入侵苍耳(Xanthium L.)的调查研究,为其科学防除、有效监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野外考察和近6年积累的标本资料,总结主要形态鉴别特征,分析目前外来入侵苍耳的分布现状、传播扩散特点.[结果]目前在北疆地区发现新疆苍耳属有意大利苍耳(X.italicum)、刺苍耳(X.spinosum)、蒙古苍耳(X.mongolicum)等3种外来入侵植物;其株形、雌总苞(果实)在形态上有明显差异,易于识别.[结论]意大利苍耳在博乐地区比较普遍,在阿勒泰、吉木乃、石河子、昌吉、乌鲁木齐的部分地域也有一定分布面积;刺苍耳主要分布于伊犁地区各县,其次在石河子、昌吉的部分地域也有分布;蒙古苍耳仅在个别地方有零星分布,不成规模.  相似文献   
46.
滴灌种植药用甘草对盐碱地土壤微生物及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滴灌种植胀果甘草和乌拉尔甘草对盐碱地土壤微生物及盐分的影响.[方法]设置4种种植处理(无处理对照组,深耕(40 ~60 cm)+沙子(3~5 cm),深耕+沙子+胀果甘草,深耕+沙子+乌拉尔甘草),每一处理4mx4m,3个随机重复,共占地192 m2,对滴灌一年后的各处理土壤进行测定.[结果]种植乌拉尔甘草处理土壤电导率亦显著下降(P<0.05);乌拉尔甘草种植土壤微生物在不同土层种植前后差异显著(P<0.05).[结论]土壤盐分的降低可能是因为庞大根系的生长改善了土壤的结构和渗透性能,从而明显降低了土壤积返盐的速度.随着土壤盐分的降低,土壤微生物的数量也显著改变.总之,种植盐生植物既改变了土壤的盐分,又改变了土壤的微生物群落组成,从而对土壤肥力、理化性质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47.
新疆菊科3种新的外来植物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通过对新疆北部地区杂草的野外调查研究,在准确鉴定的基础上,发现菊科(Asteraceae) 新的外来植物3种及新记录属1属,分别为一年蓬[WTBX]Erigeron annuus[WTBZ] (L.) Pers.、大狼把草[WTBX]Bidens frondosa[WTBZ] L.和粗毛牛膝菊[WTBX]Galinsoga quadriradiata[WTBZ] Ruiz et Pav.。其中,牛膝菊属[WTBX]Galinsoga[WTBZ] Ruiz et Pav.为新疆菊科新记录属。在此基础上,详细描述了它们的形态特征,并初步分析了它们在我国的地理分布。  相似文献   
48.
结合标本和实地考察,对喀喇昆仑山菊科菜蓟族植物进行了形态分类学研究。结果表明:该区菜蓟族植物共有3属17种,其中中国喀喇昆仑山新记录种1种(卵圆叶风毛菊Saussurea ovataBenth.),西藏新记录种1种〔丝路蓟Cirsium arvense(L.)Scop.〕;该区菜蓟族植物分别占中国菜蓟族属、种总数的7.3%和3.9%,占该区菊科植物属、种总数的12.0%和18.7%;多种属风毛菊属Saussurea含13种,占总种数的76.5%,构成该区菜蓟族植物的主要成分;该区与中国帕米尔高原属、种相似性系数分别为42.9%和42.3%,表明两地区联系紧密。本区菜蓟族有青藏高原特有种2种,青藏高原、喜马拉雅、昆仑山、帕米尔仅分布11种,两者占76.5%,比例较高,表明该区菜蓟族植物高原分布的区域性特征明显;生活型以地面芽植物为主,高达88.2%,一年生植物和地上芽植物各占5.9%。  相似文献   
49.
中国帕米尔高原菊科植物区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菊科是中国帕米尔高原第一大科,共有36属139种及1亚种5变种,植物生活型以地面芽植物为主,高达85.6%;中国帕米尔高原菊科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多样,有8个分布类型和6个变型,温带性质明显,以北温带为主,缺乏热带分布型和中国特有分布型;与其它植物区系相比,西帕米尔与中国帕米尔的相似系数最高;该区菊科植物特有现象不明显.  相似文献   
50.
文化元素融入旅游景区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本文基于对文化旅游的理解和对文化元素融入旅游景区的实践研究,探讨如何将文化元素融入旅游景区的模式和路径,以更好地发挥文化元素的旅游价值,推动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促进文化旅游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