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21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26篇
  13篇
综合类   158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22篇
畜牧兽医   39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2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91.
292.
293.
适逢《内陆水产》及其前身《湖南水产》发行100期之际。在这值得庆贺的时刻,回顾过去,我们高兴地看到,这个科技园地经过了廿年的风风雨雨,办刊规模扩大、力量增多,规格提高,刊物从内部到公开,发行数量由不及200份增加到年达2万份,并为我省水产业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全省水产品产量由办刊初期的六、七万吨增加到目前的60万吨,  相似文献   
294.
蘑菇害虫中最难辨认的要算甲虫类,种属繁多,代表的科有30多,许多科至今国内尚无人研究。甲虫类除一部分成虫也食害菌类外,主要幼虫期为害,而幼虫分类的资料更少,往往只有得到其成虫后才有可能进行鉴定。在菌类上栖息的甲虫不一定都是害虫,有的是捕食害虫的有益甲虫,在调查野生菌类时应加注意。  相似文献   
295.
蔗扁蛾在我国的发生情况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蔗扁蛾在我国的发生情况程桂芳杨集昆(北京东城区园林局100007)(中国农业大学)蔗扁蛾Opogonasachari(Bojer)是一种严重危害观赏植物巴西木(Dracaenafragrans)的检疫性新害虫。据国外有关资料记载,其寄主可达50种以上...  相似文献   
296.
北京发现的检疫性新害虫——蔗扁蛾初报   总被引:29,自引:6,他引:29  
程桂芳  杨集昆 《植物检疫》1997,11(2):95-101
北京市最近发现严重危害观赏植物巴西木的新害虫,经鉴定为国外传入的一种多食性小蛾类--Opogonasacchari(Bojer),为香蕉、甘蔗、玉米马铃薯等重要虫害,在亚洲尚属初次报道。简介其危害习性,寄主范围及分布区域等,旨在引起注意,采取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297.
为探讨陕西省石泉县土壤硒含量水平、分布特征及环境效应,采集表层土壤样品和农副产品样品,检测硒含量,运用ArcGIS10.5软件绘制石泉县土壤硒含量分布图,分析土壤硒含量的分布特征及环境效应。结果表明:(1)石泉县土壤硒含量在0.009~6.63 mg/kg之间,均值0.53 mg/kg,变异系数1.64,变化幅度大,高于全国和陕西省土壤硒含量平均值,低于湖北恩施和陕西紫阳土壤硒含量均值,足硒和富硒土壤样本占51.32%。(2)石泉县土壤硒含量分布主要以足硒和富硒为主,面积占88.07%,硒缺乏和潜在硒不足土壤主要分布于北部和东部边缘,占11.91%,硒中毒土壤面积很小0.32 km2,占0.02%,成斑块状分布于后柳镇北部。(3)石泉县每人每日硒的摄入量为62μg,高于我国卫生行业标准中成年人每日对硒的平均需要量(50μg)和推荐摄入量(60μg),低于最高摄入量(400μg),摄入硒来源主要为饮用水和粮食,分别占48.39%、32.26%,水果、肉蛋摄入量较少。土壤中丰富的硒来源为居民提供了充足的硒摄入量。  相似文献   
298.
由甘肃省渭源县衣机推广站周振华等人研制。该机的研制成功,意味着广大药衣即将告别原始的中药材挖掘方式,代之以现代化的新型生产工具。该产品经试用,挖掘中药材50多d,挖出270多hm^2,为衣户节约挖药投资72万多元,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299.
5种农药防治甘蔗螟虫田间药效评价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为研究不同杀虫剂对甘蔗螟虫的防治效果及使用技术,筛选有效防治甘蔗螟虫的理想杀虫剂,采用5种杀虫剂防治甘蔗螟虫进行田间药效试验,评价分析各种农药对甘蔗螟害株和螟害节的防治效果以及对甘蔗糖分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论新植蔗还是宿根蔗,与空白对照相比,各药剂处理对甘蔗螟虫均有不同程度的防治效果,甘蔗糖分和产量均有所增加;其中5%异丙特丁硫磷颗粒剂75 kg/hm2对螟虫的防治效果最好,螟害株防治效果和螟害节防治效果分别为76.59%和87.83%,处理后甘蔗糖分和实测产量也均为最高,分别达15.72%和101382.15 kg/hm2,较对照增加0.64%和7832.40 kg/hm2;3.6%杀虫双颗粒剂90 kg/hm2次之,螟害株防治效果、螟害节防治效果、甘蔗糖分和产量分别为72.34%、84.26%、15.66%和100234.35 kg/hm2,甘蔗糖分和产量分别较对照增加0.58%和6684.60 kg/hm2。因此,在甘蔗大培土期,使用5%异丙特丁硫磷颗粒剂75 kg/hm2或3.6%杀虫双颗粒剂90 kg/hm2可有效防治甘蔗螟虫,增产增糖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00.
依据我国的实际情况,通过对牧草市场需求,牧草干燥的方法和牧草优质化处理工艺流程对牧草品质的影响,以及牧草优质化处理设备的研究,来阐述目前牧草优质化处理应向优质、节能和高效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