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30篇
林业   68篇
综合类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引言松材线虫引起的松萎蔫病是日本松林的最大威胁。自本世纪初,在九州地区首次发生以来,全日本的乡土树木赤松Pinus densiflora和黑松P.thunbergii Parl中,已传播有这种毁灭性的流行病。松苗接种线虫的组织病理学研究证实发病初期出现的薄壁细胞死亡及其数目的稳定增加  相似文献   
22.
松墨天牛幼虫生息坑道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松墨天牛幼虫在松树内钻筑的生息坑道对其生存和繁殖具重要意义。研究显示:松墨天牛幼虫坑道数量分布与不同松树高度、胸径、株内高度、树干皮层厚度有着密切关系。幼虫坑道数量比率随不同松树高度、胸径的增加而增高,与株内不同高度区域的材积大小无关。平均树高4~6m和8~9m的马尾松,幼虫坑道分布率以树高2~3m和3~4m处为最高。马尾松和黄山松寄主上,幼虫坑道分布率分别以1.1~2.mm和3.1~4.0mm厚的皮层为最大。为阻止同类幼虫侵入坑道,幼虫以啮木发出警示声,平均每次持续2min35s。  相似文献   
23.
在浙江省淳安县姥山马尾松种子园,观察了雌球花和2年生球果松实小卷蛾在松冠上不同方位及垂直分布的规律;并在卵、初孵幼虫期开展4种化学杀虫剂的防治试验,其中以2.5%敌杀死乳油1500~2000倍液喷洒树冠,防治松实小卷蛾效果较好,可达87.2%~84.3%。  相似文献   
24.
本文报道了为害日本甜柿DiospyroskakiL.F.的害虫种类达54种,隶属于7目25科45属及其危害的不同部位和器官;研究了苹梢鹰夜蛾HypocalasubsafuraGuenee和柿梢鹰夜蛾H,mooreiButler、铅灰齿爪鳃金龟HolotrichiaplulnbeaHope、曲胫米缘蝽MictistenebrosaFabricius和斜纹夜蛾ProdenialituraFabericius.5种主要害虫的生物学特性。通过防治试验,提出了人工捕杀、灯光诱杀、化学防治及天敌的保护利用等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25.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是我国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松树,是组成亚热带地区大面积森林的主要针叶树种,也是淮河以南酸性土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1-2]。马尾松花粉有良好的医疗和保健价值。汉代《神农本草经》记载松花粉气味甘温无毒,主治心腹寒热邪气,利小便,消淤血,久服轻身益  相似文献   
26.
为了弄清蛀干类害虫引诱剂林间诱捕马尾松蛀干类昆虫的效果,于2006—2008年每年的4—11月蛀干类昆虫活动期,在浙江省仙居县官路镇大北地溪林场应用蛀干类害虫引诱剂诱捕马尾松蛀干类昆虫。结果表明:蛀干类害虫引诱剂具有较广的诱虫谱,可以诱捕到危害马尾松枝叶和树干的昆虫16科42种,包括3种具携带松材线虫能力的昆虫,即松墨天牛、短角幽天牛和马尾松角胫象;天敌资源昆虫2科2种。天牛科、小蠹科和象甲科是马尾松蛀干害虫的优势群体,天牛科种类最多,达12种;诱捕到的优势种是立毛角胫象、松梢小蠹、短角幽天牛。蛀干类害虫引诱剂可以持续监测林间松墨天牛、短角幽天牛、马尾松角胫象、立毛角胫象和松瘤象等松树主要蛀干害虫成虫的发生时间、发生量和发生规律,连续使用还能显著降低林间蛀干类害虫的虫口密度,为监测、预报和控制松树主要蛀干害虫提供直接、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27.
微红梢斑螟的发生和防治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赵锦年  黄辉 《林业科学》1992,28(2):131-137
微红梢斑螟是危害松类的嫩梢、球果、芽和干的重要害虫。该虫在浙江省一年发生2至3代,以初龄幼虫在冬芽、枯梢或以中老龄幼虫在害梢中越冬。4月下旬至6月下旬,7月中旬至9月中旬和9月下旬至10月中旬分别是越冬代,第1、2代成虫出现期。在马尾松、湿地松和火炬松种子园中的观察,了解了幼虫钻蛀芽、梢、果和干的不同习性,以及该虫发生与绒茧蜂、长体茧蜂等天敌的关系。通过研究,提出了灯诱杀虫、早春喷梢、打孔注射和保护天敌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8.
补充营养材料对松褐天牛成虫存活期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0-2001年对马尾松不同龄级枝条及混合枝条饲养松褐天牛成虫的存活期及取食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龄级枝条对松褐天牛成虫存活期产生显著影响,混合枝条饲养平均存活期显著长于2年生枝条及3年生枝条饲养,而与当年生枝条饲养无显著差异。存活期的差异与取食密切相关,当年生枝条饲养具有最大的日均取食量,并极显著地大于2年生枝条饲养和3年生枝条饲养的相应值。混合枝条和单龄级枝条饲养日均取食量均无显著差异。混合枝条饲养处理当年生枝条被食面积占取食总面积的55%以上,3年生枝所占比例不足20%。研究显示松褐天牛自然状态下从不同级枝条中获取所需物质,以当年生枝条为主;无选择单龄枝饲养时通过增加取食来尽可能满足物质需要。  相似文献   
29.
马尾松种子园社鼠取食危害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鼠啃食马尾松种子园的球果和嫩梢,造成种子严重减产,本文报导了该鼠的发生环境,鼠穴分布,取食危害习性,每年9月中旬至11月底是主要危害期,种子园平均株害率达5.2%,树冠上第3轮生枝危害率最高,达29.0%,文中对种子园中社鼠的发生原因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0.
湿地松Pinus elliottii Engelm适应性强,生长快,材质好,松脂产量高,是重要的造林树种。浙江省自1975年至今栽植面积已逾4700ha。余杭、安吉、淳安、临安、天台、富阳和衢州等县市均已建立母树林和种子园。1978年建立的浙江省余杭县长乐林场湿地松种子园现已结实,但球果却连年遭受球果害虫的钻蛀,重则颗粒无收,轻则由于果轴和果鳞被蛀成纵横坑道,影响种子的质量和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