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9篇
林业   22篇
  34篇
综合类   58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1.
以黑龙江省鸡西矿区5种类型的人工植被恢复矸石废弃地为研究样地,通过对不同植被恢复模式林下植被的调查,分析不同植被恢复模式林下植被群落生长状况、物种构成、结构组成等的变化特征,研究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植被演替过程的作用规律,为矸石废弃地植被恢复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一定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82.
基于GIS的森林分类经营区划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以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为例,以森林资源调查资料为数据源,结合帽儿山实验林场的地形地势与自身特点,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按照森林的功能类型,将研究区域的森林划分为商品经济林和生态公益林2个经营区,在此基础上又划分了4个一级林种和16个二级林种,实现森林分类经营区划的自动化,可视化及图形化。  相似文献   
83.
基于RS和GIS的毛乌素沙地荒漠化程度定量估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选取内蒙古自治区毛乌素沙地东北部伊金霍洛旗为研究区域,以少量野外定位调查数据与其对应的RS和GIS信息为基础, 利用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以像元为单位的植被盖度和生物量的定量估测模型.通过对数学模型的分析,得到影响植被盖度和生物量的主要指标(因子).在对荒漠化程度量化分级后,建立以植被盖度和生物量2个重要指标为影响因子的荒漠化程度定量估测模型,实现区域性荒漠化程度的定量估测.  相似文献   
84.
在土地荒漠化过程中,植被群落的变化是与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密切相关的。本文以鄂尔多斯高原梁地退化草场为研究对象,采用地统计学的分析方法对本氏针茅群落和牛心朴子群落中小尺度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尽管在退化过程中没有灌木的侵入,但在两种典型群落中均存在着肥力岛的分布,其形成及发展的机制并非灌木侵入,而是由于植被覆盖的破坏导致土壤侵蚀加剧的结果,因此灌木的侵入并不能作为鄂尔多斯高原梁地草场退化的评价指标。同时也证明了多变量指标克里格法在土地养分状况的综合评价中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5.
黑龙江省林区森林资源结构的调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论述了黑龙江省森工林区当前所出现的“两危”是由于历经半个世纪的过量采伐。使森林一系列内在结构失调所致。提出治危兴林,进行森林分类经营和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主要任务,就是调整森林资源结构;提出了土地复结构、林种结构,森林经营周期结构,森林起源结构和对策等。  相似文献   
86.
基于多时相遥感数据的地表覆被分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多时相的NOAA—AVHRR 8km分辨率的遥感影像,以决策树分类器为基础,辅以数字化地形数据(DTM)、历史资料和野外实地调查资料等辅助分类数据,综合运用非监督分类和基于知识挖掘的信息提取技术,对中国东北地区20世纪80年代的地表覆被类型进行了分类,将研究区域最终划定为11种土地覆被类型,揭示了当时研究区域的土地覆被空间分异特征。  相似文献   
87.
通过基于微粒群算法的投影寻踪模型评价方法,对水稻调亏灌溉管理模式提出不同生育期调亏对水稻生育特性及产量影响的综合评价,确定水稻调亏灌溉最优管理方案:返青期土壤水分控制下、上限为相对饱和含水率的70%~100%;分蘖初期为90%~100%;分蘖中期含水率90%,田面水层10 mm;分蘖末期为60%~100%;拔节孕穗期为90%~100%;抽穗开花期为0~20 mm,为节水高产型灌水方法和调亏灌溉制度的制定提供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88.
大兴安岭北部兴安落叶松树干液流规律及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利用Granier 热扩散植物液流技术(TDP),于2012 年5—9 月连续对大兴安岭北部兴安落叶松蒸腾进行测定, 结合同步观测的环境因子,分析兴安落叶松树干液流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 兴安落叶松蒸腾速率具有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晴天和阴天均为单峰曲线,雨天为双峰曲线,且晴天和阴天的蒸腾速率高于雨天。夜间液流通量占整日液流通量的百分比为晴天(5.91%) 雨天(4.88%) 阴天(2.57%),在高温无雨情况下,液 流通量呈现随高温无雨日数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的趋势。2) 6—8 月兴安落叶松蒸腾量占观测期总耗水量的80%, 液流速率日峰值较高,其中7 月最高达23.6 cm3 / (cm2·h),5 月次之,9 月最低为2.03 cm3 / (cm2·h)。3) 边材液流速率与环境因子存在良好的相关性,多元回归模型决定系数为0郾79;影响兴安落叶松树干液流的主要影响因子为蒸汽压亏缺和光合有效辐射。4) 生长季内兴安落叶松林蒸腾耗水量为566郾49 t/ hm2 ,即56郾65 mm,占同期降雨量 的12%。   相似文献   
89.
原始红松林穿透雨和树干茎流养分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对小兴安岭原始红松林穿透雨和树干茎流中的K,Ca,Mg,Mn,Fe共5种养分元素进行了测定,结合水量分配比例,计算了各元素在森林中的净输入量。结果表明:⑴原始红松林穿透雨和树干茎流中,除Fe元素外,所有浓度值均有树干茎流>穿透雨>大气降雨;从各元素平均浓度来看,Ca元素最高,Fe元素最低,其排序为:Ca>K>Mg>Mn>Fe。⑵大气降雨年平均浓度中,K元素变动系数最大,为1.514,Ca元素最小,为0.827;原始红松林穿透雨、树干茎流年平均浓度中变动系数最大的元素分别为Mn,Mg(或Fe);变动系数最小的元素分别为Ca,Mn;各元素年平均浓度的变异系数均为大气降雨>穿透雨>树干茎流。⑶原始红松林各元素净输入量排序为:K>Ca>Mg>Mn>Fe,且Fe元素的净输入量为负值。  相似文献   
90.
不同类型工矿废弃地基质肥力与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其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黑龙江省东部鸡西、鹤岗矿区处于自然状态的5种不同类型工矿废弃地基质的理化性质、重金属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分析、评价基质综合肥力和重金属污染特征,探讨植被恢复过程必要的人工辅助措施.结果表明:各废弃地基质质地以沙土类为主;有机质、全N、全P、速效N、速效P等养分严重缺乏,速效K含量较丰富,与对照地差异极显著(P<0.01).5种类型工矿废弃地肥力高低排序为;平排矸石场石墨尾矿坝水泥采矿场粉煤灰堆场立排矸石山.有机质、全氮含量和自然含水率是影响工矿废弃地肥力状况的主要因素.水泥采矿场、石墨尾矿坝、粉煤灰堆场是黑龙江东部工矿废弃地主要的污染类型.Hg是造成黑龙江东部工矿废弃地污染的主要重金属元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