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2篇
林业   35篇
农学   4篇
  5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41.
采取以线路调查为主,踏查与详查、人工采集与灯诱相结合的方法,对祁连山自然保护区青海云杉林中不同林层的昆虫分别进行了采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祁连山区青海云杉林中植食性昆虫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结构,根据林分的垂直结构和昆虫寄生、取食树木组织部位可划分为6个群落,其种类由多到少依次为灌木和草本层昆虫群落(928种),土壤与根部昆虫群落(约780种),嫩梢与针叶昆虫群落(117种),树干韧皮部与木质部昆虫群落(66种)、枝梢与嫩皮昆虫群落(38种)、花与种实昆虫群落(14种).危害程度由重到轻依次为嫩梢与针叶昆虫群落、树干韧皮部与木质部昆虫群落、花与种实昆虫群落、枝梢与嫩皮昆虫群落、灌木和草本层昆虫群落、土壤与根部昆虫群落.在青海云杉寄生或取食的昆虫多数种类为单食性或寡食性,少数种类为多食性,取食或寄生于林下灌木层和草本层的昆虫大多数为多食性,少数种类为寡食性,较少为单食性.多数种类的取食部位较为固定,但也有许多种类可以在几个部位取食.  相似文献   
42.
一、生态旅游发展现状自20世纪90年代起,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始开发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20年来,已建立国家级森林公园1处,省级森林公园4处,县级森林公园2处,生态旅游开发景区、景点100多处,形成了年接待游客100万人(次)的能力,年产值达5000万余元,实现利润500万余元。二、开展生态旅游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大气受到污染。大气污染主要来自旅游设施和交通工具。如取暖和烹饪燃煤排入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悬浮微粒等,汽车尾气排出的一氧化氮、碳氢化合物等。保护区各景区每年燃烧煤炭约500吨,排放烟尘25吨、二氧化硫6.4吨、二氧化  相似文献   
43.
全面调查了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山杨林的病虫害。查明山杨病害16种,病原19种,查到保护区病原新记录4种,甘肃省病原新记录3种;其中,真菌病原17种,节肢动物四足螨2种。查明取食山杨的昆虫有397种,其中,采到国内新记录2种、省内新记录32种、区内新记录94种。提出了山杨林病虫害的控制策略、措施。  相似文献   
44.
选用重庆市售8种缓释肥,以常规施肥(一底三追)为对照,采用田间试验,研究缓释肥对玉米农艺性状、产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玉米一次性施用缓释肥,产量差异明显,增产幅度在-7.7%~11.03%,增产最明显的是沃夫特缓释肥,比常规施肥增产11%以上,与对照产量相近的还有百事达、史丹利、万植缓释肥,这4种缓释肥料适宜重庆市的玉米轻简化生产.  相似文献   
45.
播期与密度对重庆山区玉米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明玉米新品种‘渝单30’在重庆地区的最适播期及最佳种植密度,通过大田裂区试验设计,研究播期与种植密度对玉米田间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重庆地区,播期延后,生育期天数缩短、百粒重及产量降低,株高、穗位高随播期的延后而增加,穗部性状变化不显著。密度增加,株高、穗位高也随之增加,穗长、穗粗、茎粗、行数、行粒数等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少,百粒重、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大,但到一定阀值后,密度增加,产量和百粒重则减少。3种播期下产量表现为A1>A2>A3,4种密度下产量表现为B3>B4>B2>B1,播期密度互作下产量表现为A1B3>A1B4>A2B3>A2B4>A3B3>A3B4> A2B2>A1B1>A2B1>A3B1。因此适当提前播种和增加种植密度可增加玉米单位面积产量,确定了A1B3是重庆地区的最佳种植配置。  相似文献   
46.
通过对祁连山保护区东端灌木林可燃物含水率与气象因子关系分析,采用统计回归法,建立了灌木林可燃物含水率与气象要素关系模型,以灌木林死体可燃物引燃含水率为基准,结合燃烧实验,确定了祁连山保护区东端灌木林森林火险等级对应的气象因子,结果表明:森林可燃物含水率模型模拟效果较好,引入森林可燃物含水率气象预测模型可提高森林火险气象指数模型的应用效果,为祁连山保护区东端灌木林火灾预测预防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7.
分析了祁连山保护区西端气象因子与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林死体可燃物含水率的关系,结果表明:祁连山保护区西端青海云杉林死体可燃物含水率与降水量、温度、相对湿度、连续干旱天数、风速和蒸发量6个气象因子显著相关,显著性水平为0.05。以青海云杉林死体可燃物含水率为应变量,降水量、温度、相对湿度、连续干旱天数、风速和蒸发量为自变量,建立了拟合模型。经检测,模型估算值与实测结果误差较小,可为祁连山保护区西端青海云杉林火灾预测预防提供较为准确的数据。  相似文献   
48.
通过对祁连山保护区西端祁连圆柏(Sabina Przewalskii)林可燃物含水率与气象因子关系分析,采用统计回归法,建立了祁连圆柏林可燃物含水率与气象要素关系模型,以祁连圆柏林死体可燃物引燃含水率为基准,结合燃烧实验,确定了祁连山保护区西端祁连圆柏林森林火险等级对应的气象因子,结果表明:森林可燃物含水率模型模拟效果较好,引入森林可燃物含水率气象预测模型可提高森林火险气象指数模型的应用效果,为祁连山保护区西端祁连圆柏林火灾预测预防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9.
针对重庆地区玉米生产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益低,亟需玉米的全程机械化生产,本研究选用市面上常用的18个玉米品种,在密植情况下,以人工实种、实收为对照,通过宜机性状调查(重播率,漏播率,灌浆速度,脱水速度,籽粒含水量,倒伏率,抗性,穗位整齐度,苞叶情况等),筛选适宜重庆丘陵山地耐密机械化生产品种。结果表明抗倒性与机收产量呈正相关,籽粒灌浆停止增长在吐丝后35~42 d之间,籽粒灌浆高峰期在前35 d左右,品种鲜重停止增长越早,籽粒脱水时间越早、成熟籽粒含水量越低。按照抗病性强、抗倒好、籽粒灌浆脱水快、含水量低、实收产量与机收产量均高的综合指标来看,渝单30、中单808、渝单8号可作为目前重庆丘陵春玉米宜机品种推荐。  相似文献   
50.
为正确评价病虫害对祁连林区青海云杉造成的为害和损失,阐述了祁连林区青海云杉林主要的病虫害及为害面积,分析了病虫害对祁连林区青海云杉林为害关系,科学计算了祁连林区青海云杉林病虫害为害损失,以期为科学防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