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3篇
林业   9篇
农学   4篇
  8篇
综合类   19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1.
选用月季盆栽试验,以等养分水溶肥料、5-氨基乙酰丙酸盐溶液和含5-氨基乙酰丙酸等养分水溶肥料为试验材料,用清水做对照,研究了三者对月季生长、开花及植株体内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含5-氨基乙酰丙酸等养分水溶肥料更有利于月季花、茎、叶的生长,有利于促进月季开花率的增加和花色的改善;5-氨基乙酰丙酸有利于单位叶面积叶绿素含量的增加,叶绿素总量增加6.6%,而等养分水溶肥料使单位叶绿素含量降低;等养分水溶肥料较含5-氨基乙酰丙酸等养分水溶肥料更有利于月季植株体内N、P、K浓度的增加;3种试验处理均能不同程度地增加月季单株体内N、P、K的含量,特别是含5-氨基乙酰丙酸等养分水溶肥料处理的增产效果最显著,对单株月季体内NPK总含量的增加值达43.5%。  相似文献   
12.
13.
北京西山油松栓皮栎混交林的土壤水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林地土壤物理性质、土壤含水量的动态变化与土壤水分有效性的关系。研究表明:林地土壤密度为1.20~1.45Mg·m^-3,总孔隙度为45%~58%,非毛管孔隙度为6%~10%,通气性略差。应用压力膜仪测定和拟合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符合Gardner提出的经验方程θv=AS^-B。林地土层厚80cm,土壤总持水量为418.77mm,土壤的田间持水量为348.53mm,土壤在凋萎湿度时的持水量为34.01mm。土壤有效水范围为土壤的田间持水量与土壤的凋萎湿度持水量之差,为314.52mm。土壤贮水量变化在60~180mm,远远低于土壤的田间持水量。从4月下旬到6月上旬土壤的平均容积含水量为最小,土壤平均容积含水量接近10%,为土壤的旱季;土壤在7月至9月上旬为最高含水量时期,土壤平均容积含水量为15%~20%。其他时段的土壤平均容积含水量在10%~15%。  相似文献   
14.
干旱胁迫下CoCl2对紫花苜蓿幼苗生长影响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浓度的CoCl2溶液浸种,研究在干旱胁迫下促进紫花苜蓿幼苗生长的最佳浓度。试验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CoCl2处理的紫花苜蓿幼苗,以0.00025~0.1mmol/L处理的幼苗在株高、分枝数、根系长度、叶面积、地上部分鲜重、地下部分鲜重、地上部分干重、地下部分干重都有所增加,浓度为0.005mmol/L时各指标基本表现为最优。研究表明,较低浓度的CoCl2具有保护幼苗的作用,较高浓度时则表现为一定的伤害作用。紫花苜蓿株高(y)与叶面积(x1)、分枝数(x2)、地下部分鲜重(x3)、地上部分干重(x4)、根系长度(x5)、地上部分鲜重(x6)、地下部分干重(x7)之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为:y=2.9153-0.4377x1 0.1227x2-4.9510x3-3.0736x4 226.4584x5 350.9114x6 342.4854x7。  相似文献   
15.
北京戒台寺古油松生长衰退与土壤条件关系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该文对潭柘寺风景区戒台寺的部分古油松的土壤条件进行了研究. 研究发现古松周围土壤各层都缺乏有机质、全氮和速效磷;不缺乏速效钾、有效铁、有效铜、有效锌. 土壤的总孔隙度适中,但毛管孔隙度太高,而非毛管孔隙度太低,多为1.1%~6.4%,小于10%的最低限. 土壤的表层水分含量偏高达25%,超出其适宜范围15%~17%,易造成古树烂根;土壤的渗水性能较低,不利于排水. 土壤各层均为碱性,不利于古树生长;土壤表层钠离子含量大于100 mg/kg,对古树根系生长有毒害作用;土壤的还原性物质总量在表层0~34 cm以下较高,大于1.5%,不利于古树根系通气. 建议科学监测古树生长环境以及调查研究土壤理化性质、土壤水分变化、机械损伤程度和环境污染物的积累等诸因素,并控制在允许的指标内.   相似文献   
16.
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缓释花卉肥与速效花卉肥在平均苗高为10 cm的盆栽鸡冠花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各施肥处理与对照CK相比,在株高、冠幅和生物量上均有明显提高;缓释肥料与速效肥料相比,缓释肥料更能促进鸡冠花根、花、生物量总重的增加以及花重比的提高。其中,花鲜重在肥料全量水平和2/3量水平上分别提高61.95%和71.57%,花重占其生物量总重的比例分别提高29.67%和76.51%;可以看出,在相同施氮量水平下,2/3量缓释肥处理(T2)优势最明显。施用专用缓释肥料对于提高鸡冠花的品质和观赏质量有明显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分析研究了位于鲁西平原冠县苗圃毛白杨6.0ha造林地的速效养分分布, 为毛白杨造林试验地布设、养分精准管理、确定合理采样数提供依据。试验将土壤在水平方向大约按50m×50m分为24块样地,每块样地分为0~20㎝,20~40㎝,40~60㎝三层取样,进行三维空间采样和室内分析。结果表明速效养分含量属于较低水平,且随土层加深逐渐降低。土壤速效磷含量是1.32~1.89mg?kg-1,总体均值为1.51±0.09mg?kg-1,三个层次含量分别为1.66±0.15mg?kg-1、1.44±0.07mg?kg-1、1.44±0.06mg?kg-1。速效钾含量是23~78mg?kg-1,总体均值46.95±8.33mg?kg-1, 三个层次的含量分别为63.29±9.69mg?kg-1、43.38±8.35mg?kg-1、34.17±6.96mg?kg-1。三个层次速效磷变异系数分别为9%、5%、4%,属于弱变异水平,速效钾变异系数分别为15%、19%、20%,属于中等变异水平,变异水平和取样精度直接影响合理采样数。土壤速效磷含量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变化不大,土壤速效钾含量自西向东先增后减,自北向南升降交替、变化复杂。  相似文献   
18.
施肥对毛白杨杂种无性系幼苗生长和光合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采用正交设计L9(34)布置氮、磷、钾3因素3水平的肥料试验,研究氮、磷、钾配施对毛白杨杂种无性系苗木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的施肥处理对相同系号的苗木影响不同,而不同系号的苗木对相同施肥处理响应也不一致,因此不仅要找出最佳的氮、磷、钾施肥量及其比例,而且要针对不同的无性系制定不同的施肥配方;2)毛白杨杂种无性系的生长和生理特征对于不同施肥配方的响应不完全一致,毛白杨杂种无性系S86号的最佳施肥配方为N(3g)+P2O5(2.25g)+K2O(0g),46号的最佳配比为N(5g)+P2O5(4.5g)+K2O(1g);3)毛白杨杂种无性系S86和46号处理间净光合速率×总叶面积(PTL)较净光合速率(Pn)差异更显著,并且与生长的相关性要高于净光合速率与生长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在0.80以上;4)不同的氮、磷、钾配施处理对毛白杨杂种无性系苗木各项生长指标和生理指标有显著影响,以氮肥影响最大,磷和钾肥影响较小。该研究对毛白杨杂种无性系的合理施肥具有理论和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HCO3^-是否为比利时杜鹃叶片失绿黄化的因素和其对比利时杜鹃叶片生理特征和活性铁、锰含量的影响,将比利时杜鹃盆栽苗分HCO3^-处理和对照两组,采用对比法设计在温室培养,对新鲜叶片中部分生理特征和活性铁、锰进行了测定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短时间内HCO3^-处理和对照之间外观没有明显差异。HCO3^-处理的活性铁的平均含量低于对照新叶为19.3mg/kg。老叶为19.9mg/kg。HCO3^-处理的叶绿素的平均含量也低于对照新叶为0.45mg/g。老叶为1.15mg/g。而HCO3^-处理的活性锰含量和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活性则高于对照。HCO3^-处理和对照中新叶活性铁、活性锰和叶绿素含量低于老叶。新叶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高于老叶。可见,HCO3^-是的导致比利时杜鹃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而失绿黄化的主要因素。活性铁可以作为比利时杜鹃花失绿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20.
森林土壤学课程研究性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21世纪高等教育对创新人才的要求的现状,基于研究性教学理念,阐述了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森林土壤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应坚持"巩固基础、突出现代应用、反映前沿热点、多学科交叉综合"的原则,合理设置教学内容,使其不断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中,着眼点在于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采用问题式教学,鼓励学生上讲台讲解。对学生成绩的评定应注重学生参与学习的能力,不仅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更重要的是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