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0篇
基础科学   18篇
  9篇
综合类   39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31.
赤泥对污染土壤中Cd,Pb和Zn形态及水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赤泥对污染土壤中Cd,Pb和Zn形态和水稻糙米中Cd,Pb和Zn含量以及水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赤泥可有效提高土壤pH,改变土壤中Cd,Pb和Zn的形态,显著降低土壤中交换态Cd,Pb和Zn含量以及水稻糙米中的Cd,Pb和Zn含量。当赤泥施用量为12.5 g kg-1土时,土壤中交换态Cd,Pb和Zn的含量分别比空白对照降低了40.81%、25.68%和38.48%;水稻糙米中Cd,Pb和Zn的含量分别比空白对照降低了70.45%、42.46%和29.19%。与空白对照相比,赤泥施用量为5.0 g kg-1土时,水稻株高、穗长及每盆粒重均显著提高。但当赤泥施用量超过10.0 g kg-1土时水稻生长会受到抑制。在赤泥农业应用时应考虑其施用量及潜在的环境风险,以免影响作物生长。  相似文献   
32.
MCF-7细胞是caspase 3功能缺失的乳腺癌细胞,本研究结果发现土槿皮乙酸(PAB)可激活caspase 3 的上游蛋白caspase 8 和caspase 9来诱导细胞凋亡,同时PAB通过P53蛋白诱导人乳腺癌细胞MCF-7凋亡。本试验结果为进一步阐明PAB抗乳腺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3.
植物生长延缓剂浸种对地涌金莲的矮化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植物生长延缓剂PP333、S3307、CCC浸种处理24 h后地涌金莲种子萌发、矮化效应及光合特性的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0~40 mg.L-1PP333、2~8 mg.L-1S3307浸种处理的种子萌发率降低,幼苗生物量减少,植株矮化,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光合作用增强。40 mg.L-1PP333处理矮化效果最明显,与对照相比降低了51.8%;CCC浸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种子萌发率,但提高了幼苗生物量,使光合作用增强;5000~7000 mg.L-1CCC浸种处理可使种子萌发率及植株高度显著降低,7000~10000 mg.L-1CCC浸种处理矮化效果不明显,但显著提高了叶片叶绿素含量。比较而言,PP333和S3307浸种处理对地涌金莲的矮化效果要好于CCC,而达到相同调控水平所需S3307的量要远低于PP333。从矮化效果、光合特性变化及经济角度综合考虑,S3307是地涌金莲浸种矮化较适宜的植物生长延缓剂。  相似文献   
34.
不同苞片色地涌金莲杂交亲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花粉育性检测、不同授粉处理结实调查,以及4种人工授粉组合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情况的荧光显微观察等方面,对不同花(苞片)色地涌金莲杂交亲和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地涌金莲花粉活力可高达95%,萌发率最高时可达23%.套袋不授粉处理下,结实率为0.开放授粉处理下,黄花植株结实率为93%,红花植株为90%.4种人工授粉组合,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正常,结实率为95%~97%,单果种子数19~35粒,与开放授粉相当.由此推断红、黄花植株间杂交亲和.  相似文献   
35.
胡秋霞  田杰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7):7494-7495
针对红富士苹果生长过程中营养变化的特点,根据叶片养分、土壤养分以及枝干形态变化与苹果营养之间的关系,建立了Web环境下的苹果营养诊断专家系统。该系统以Net为开发平台,Asp.net为程序设计语言,以Access数据库为系统的数据存储方式,是一个集数据库技术、智能化推理、网络化浏览于一体的基于Web的营养诊断专家系统平台。  相似文献   
36.
肖娟  罗琳  吴根义  田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2023-12024
[目的]研究甘薯煮食过程形成污染物的量和各污染物浓度。[方法]模拟生活中人们煮甘薯的过程并收集该过程中产生的6种潜在污染样品,分别测定这些样品的COD、BOD5、TN、TP、NH3-N的含量,得出各项指标确定甘薯食用过程的产污系数。[结果]生甘薯的COD、BOD5、TN、TP含量稍大于煮甘薯,而NH3-H含量则小于煮甘薯。[结论]该研究为制定食品加工过程产污系数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7.
茯砖茶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怀生  田杰 《福建茶叶》2008,30(1):9-10
本文综述了茯砖茶加工及降脂保健功效的研究  相似文献   
38.
基于改进型C—V模型的植物病斑图像分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植物病斑图像背景复杂且分割难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水平集和加权颜色信息的C-V模型。借助水平集方法对病斑图像的R、G、B分量图像颜色信息取加权值,以差分图像能量作为能量函数最终值,以适应不同的病害种类。试验结果表明,经过R、G、B加权的黄瓜红粉病病斑图像使用4R-G图像模型、苹果锈病病斑图像使用3R-G-B图像模型自动分割的效果较好,比传统C-V模型分割性能好,抗噪性好,可扩展性好。  相似文献   
39.
赤泥能促进土壤中镉形态转化(离子交换态向残渣态转化),但赤泥碱性很强,对土壤的功能有一定的破坏,为此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赤泥粉和改性赤泥颗粒对酸性潮泥田土壤镉形态分布及水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同比例(5%W/W)赤泥颗粒的pH值较赤泥粉下降2.4个单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改性后赤泥颗粒中OH-有缓释的趋势;同比例(5%W/W)赤泥颗粒对镉污染土壤的形态分布影响在修复前期比赤泥粉小,在修复后期与赤泥粉基本相同甚至稍大,但两者对水稻生长影响不同:添加赤泥颗粒导致水稻增产18.3%,添加赤泥粉导致水稻减产33.3%;赤泥粉和赤泥颗粒均能抑制水稻对土壤中镉的吸收,添加量越高,抑制效果越明显;添加合适的赤泥颗粒能促进水稻的生长,反之抑制水稻的生长,通过试验,初步确定水稻生长状况最好的赤泥颗粒添加量为3%(W/W),此时离子交换态最大降幅为32.1%,残渣态最大增幅为13.7%,水稻增产37.35%,糙米镉含量减少43.8%,低于国家食品卫生标准限值(Cd≤0.2mg·kg-1)。  相似文献   
40.
赤泥施用量对镉污染稻田水稻生长和镉形态转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赤泥施用量对水稻产量、土壤中镉生物有效性及其形态和糙米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赤泥施用量能提高水稻有效穗数和促进水稻生长,实现水稻增产,与不施赤泥处理相比,0.75%(W/W)赤泥处理(RM-3处理)的水稻株高、有效穗数和产量分别提高了5.02%、1.12%和6.93%。随着赤泥施用量的增加,土壤pH值增加,土壤交换态Cd含量逐渐减少,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残渣态Cd含量逐渐增加,但对有机结合态Cd含量的影响不明显,相比不施赤泥处理,1.25%(W/W)赤泥处理(RM-5处理)的土壤交换态Cd含量下降了31.6%(P<0.01),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残渣态Cd含量分别增加了16.3%、22.5%和8.7%(P<0.01)。水稻糙米中Cd的含量随赤泥施用量的增加而降低,当赤泥施用量达到或高于0.5%(W/W)时,糙米Cd含量达到国家粮食卫生标准,综合考虑水稻产量、土壤修复效应和糙米品质,本试验Cd污染程度的稻田土壤上赤泥的适宜施用量为0.75%(W/W)。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