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5篇
林业   19篇
农学   3篇
  14篇
综合类   63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8 毫秒
11.
高速公路人工植物群落与土壤一直以来都是研究的重点,但多集中于边坡恢复初期,对于恢复过程中二者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方法较为单一。该研究以沪陕高速信(信阳)—南(南阳)段为研究路段,选取8种具有代表性的群落,使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分析植物群落多样性与土壤耦合关系。结果显示阴坡群落的总体耦合效果比阳坡略好,8种植物群落中,有2个群落的耦合效果为"优",分别是阴坡紫穗槐+高羊茅群落和阳坡紫穗槐+蛇莓群落。含水量、全钾、土壤密度、全氮、pH值、全磷和有效钾对植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较大,可以根据以上指标有针对性的对土壤进行改良。同时,通过对耦合效果好的群落结构分析,建议推广不同生活型的豆科植物并搭配多年生草本的植物配置模式。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茶文化在景观营造中的应用,不仅可以壮大景观的设计的外在形象,丰富园林的内在涵养,同时也将中国传统茶文化发扬与传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园林景观的设计要求体现出人文情怀的元素。中国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传统文化之一,随着历史的发展,内容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因此,将中国茶文化应用到景观设计中,是对景观园林设计的一种创新,不仅丰富景观设计的创新理念,而且还体现出我国茶文化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13.
城市绿地对雨水的流失有显著的缓解作用,城市绿地的合理规划与建设对雨水资源的有效利用有巨大的影响。以郑州市为研究对象,基于2011年8月份TM影像,分析不同高程区间内郑州市区绿地面积、绿地斑块数量与汇水面面积的相关关系,同时结合气象观测资料,道路、公园、防护绿地分布资料等,对城市绿地对雨水资源有效利用提出合理的途径。结果表明:绿地面积、绿地斑块个数与汇水面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因此,建议郑州市在增加绿地面积的基础上提高绿地斑块数量,在城市绿地设计多目标中实现雨水资源利用多目标,最终达到改善郑州水环境和减轻城市内涝灾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边坡是高速公路生态最脆弱的部分,其防护和绿化是公路生态建设的重点。本文针对填沙路基边坡,对不同植物群落生态防护效应进行了探讨,同时分析了不同植物群落覆盖度、地上生物量、灌木生长速率的生长动态变化,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郑州市城市公园空间布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公园是最能体现城市绿地各项功能的绿地类型,其数量、面积、空间布局等直接影响到城市环境和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城市的发展。本文以郑州市公园绿地为例,从政府、地段、人口及经济发展等方面对公园的空间布局进行了分析,发现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公园更新、兼顾公平性、效益性、可达性和发展附属绿地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王凯  田国行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319-14320,14359
以河南省铜山风景区为研究范围,以RS和GIS为技术手段,利用景区Spot5卫星遥感数据,建立景观数据库。对铜山风景区景观空间格局指数进行数量分析,揭示了研究区景观格局的现状特征,从而确定了研究区的景观格局优化主导思想:维持景区的现有结构,在有效保护和维持景区基本结构的前提下,对破碎度较高的人工景观类型适当调整。最后在该基础上提出景区宏观土地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绿地空间设计多注重通用性,忽略了女性使用特征,缺乏对女性使用者的关怀。从女性主义出发,分析女性与男性在社会地位、家庭分工、体能与认知、审美方面的差异,列举目前女性在使用绿地空间时的不便,阐明女性对绿地空间的不同感受和不同需求。基于女性主义对绿地空间的设计方法进行探讨,强调设计时应注重景观的精致性、空间尺度的亲切感、设施的女性化、植物配置的多样性、整体安全感的创造。  相似文献   
18.
探究城市不同地表覆被下的径流过程,定量分析径流变化规律,以期实现未来城市建设对雨水径流的控制。以漯河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对象,基于2016年3月的航拍影像提取城市土地覆被信息,结合ArcGIS软件与SWMM模型构建暴雨径流模型,模拟并量化研究径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径流总量与峰值随着重现期与不透水面积比的增大而增加;相邻重现期间内径流峰值增加量随不透水面积比的增大而增加,但径流总量的增加量随不透水面积比的增大而减少;计算消纳模拟中产生径流需要的绿地面积,可得新增绿地面积随现状的不透水面积比增加而增大。依据径流变化规律,在以后的城市建设中应减少城市不透水面积、提升绿地的质量并合理安排城市空间布局来缓解城市雨水径流。  相似文献   
19.
“木奇”覆盖对城市绿地土壤主要理化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河南农业大学校园绿地土壤为例,选取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pH值、温度、保水能力、渗透性为指标,通过野外试验和控制试验,探讨"木奇"(Mulch)对城市绿地土壤的影响。结果表明,"木奇"可有效提高土壤碱解氮、速效钾以及有机质含量,与裸土相比分别平均增加了41.74%、53.22%、22.20%;覆盖处理对改善土壤pH值及调节土壤温度、保持土壤恒温起到积极作用,且铺设9 cm"木奇"的处理对改善土壤pH值和夏季对土壤降温、冬季保温的综合效果最好;"木奇"能有效增强土壤保水能力并延缓地表径流的发生,其覆盖下的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渗透系数与裸土相比分别提升了23.60%和61.97%。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河南省郑州市主城区城市发展与河网演变间的相互作用进行分析,为合理调节城市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郑州市主城区为研究对象,基于1994,2002,2009和2019年遥感影像数据,计算河网特征指数并建立耦合协调模型,定量分析河网演变及其与城市发展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 城市发展与河网演变间的相互影响表现在城市发展对河网的破坏与促进作用和河网对城市发展的支撑与约束作用。城市发展导致河网密度降低,走向单一,结构简化,但河网是城市形态的骨架并提供物质基础,当河网承受能力趋于阈值时会反向约束城市发展,进而引起对河网的修复。郑州市主城区城市发展与河网耦合协调度变化可分为波动、磨合和稳发展3个阶段:初期城市的高强度发展使两者协调度迅速下降;中期开始注重河网的修护,人工水系的建设巩固了河网结构,期间受地形影响,城区主体避开西南丘陵地区向东部平原地区扩展;后期水系的治理与修复成效显著,协调度提升到初级协调等级并有逐步提升趋势。[结论] 人工水利措施的干预可缓解城市发展对河网的影响,但河网的修复成效落后于城市发展进程,仍需加强对河网的修复与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