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5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篇
  3篇
综合类   3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12.
结合海河流域及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规划任务,对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及遥感技术在小流域土地资源清查及水土保持规划中的应用作了研究。研究成果表明,采用这种方法可以显著提高调查及规划工作的质量与效率。与目前通用的方法相比,提高调查速度约20倍,降低费用约1/2。应用信息库检索、统计土地资源信息及编制最优方案的速度,比通用方法提高约400倍。  相似文献   
13.
在日本,北起北海道的扎幌,南至北九洲长琦以北,全国43个都道府县都有栗树栽培。总面积为40,000公顷,年产量为75,000吨。日本栗栽培按自然特点大体可分为关东平原产区,关西山地产区,北海道寒地栽培区。关东及北海道的栗树为集约化栽培,先在苗圃内育苗,然后按规划的距离定植。关西山地产区,利用山地的野生栗树(芝栗)就地嫁接成园。日本栗产量较高,一般亩产200—300斤,高产园亩产600—700斤,进入结果期较早,定植后2—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深刻地指出:“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深刻理解与时俱进的科学内涵,对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重大的实践意义。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近年来,由于农业机械快速发展,对农机监理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目前,农机监理系统旧的思想观念、管理方式、“黑车非驾”、“三乱一越”是开展监理工作致命的弱点。一是部分监理部门在年度检审验工作中继续延用一看、二摸的传统工作方法。导致了相当一部分农业…  相似文献   
15.
<正> 山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驻在晋西三川河流域的离石县,是一个地方性水保科研机构,以应用技术研究为主,也适当开展一些应用基础理论的研究。其任务是在承担全省水土保持重点研究课题的同时,着重研究黄土丘陵沟壑区的水土流失规律、防治措施及治理效益。由于我们驻在三川河流域,三川河又是黄土高原水  相似文献   
16.
<正> 板栗在我省栽培历史悠久,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燕山山区的迁西、迁安、遵化、兴隆、宽城、青龙、抚宁等县,以及太行山区的邢台县。目前燕山山区是我国最大的栗产区,产量占全国的1/3,年出口量占80%以上,所产板栗具有色泽美观、果形玲珑、涩皮易剥离、风味隽美等特点,是独特的糖炒栗子原料。含糖量平均在20.04%,且富含蛋白质、脂肪、氨基酸,并含有铁、钙、磷、钾等矿物质元素,胡萝卜素、抗坏血酸等。每公斤可产生939.84千卡热量。“燕山板栗”历来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久已饮誉海内外。建国以来,栗树生产得到迅速发展,科研工作在为生产服务的前提下获得累累成果,从而为促进生产发展推动科学技术的普及起到了重要作用,兹将四十余年来我省板栗生产发展与科研成果加以简要总结,以资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 板栗是我国特产的一种优良干果树种,年产量为1.3亿斤左右,每年出口的板栗换外汇可达3,000多万美元。但因多年来缺乏科学管理,特别是整形修剪尚无完整的技术经验,产量很不稳定,平均株产仅5—6斤。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从1977年以来对放任生长栗树树形的改造和修剪方法进行了探讨。实践证明,放任生长的栗树一经修剪是有很大增产潜力的。如邢台县前南峪大队的2,317株放任生长的结  相似文献   
18.
<正> 山地发展板栗,以往所实行的单一种植,对土地、光能、水、温、气等自然资源的利用率较低,生产和生态效益也差,随着生态结构的改变,这种栽培形式已不能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为此,昌黎果树所于1971年在燕山板栗产区,迁西县杨家峪基点村的小流域赵家沟,进行了改革栽培制度的研究,即实行乔、灌、粮三结合的高、中、矮立体  相似文献   
19.
板栗生产上常常是以嫁接作为改劣换优实现良种化的一种实用技术和途径。在以塑料布作为包扎材料的今天,其嫁接成活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受嫁接时温度差异的限制。不同树种所需的嫁接最适温度各不相  相似文献   
20.
在山地栗园中实行板栗、紫穗槐与农作物的立体化间作栽培,改善了栗园小气候及土壤营养条件;既促进了板栗的生长结实,又增加了间作物的收入,使单产效益相当于同等条件下板栗单作的2.55倍或粮食单作的4.96倍,产投比达到5.04∶1。该模式现已在当地推广22.73万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