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2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39篇
农学   43篇
基础科学   45篇
  27篇
综合类   239篇
农作物   29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107篇
园艺   41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61.
综述了近10多年国内外学者对黑老虎的栽培技术及其潜在混伪品的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的研究进展,为黑老虎的规范化种植与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62.
对7个榨菜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通过测试这些品种的农艺性状和产量,筛选出甬榨6号为适合宁波栽培的高产榨菜新品种。  相似文献   
563.
本文介绍了科技信息检索期刊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树立新思想和新观念、转变机制,积极争取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的支持,提高期刊的质量,加速实现期刊编辑现代化,使科技信息检索期刊在市场经济中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564.
【目的】探究冻融干湿循环条件下,土壤粒径及盐分对土壤粗颗粒风化速率的影响。【方法】以土壤粗颗粒(灰绿板岩)为研究对象,设置粒径(10、20、30mm)、盐分浓度(3、6、10g/L及蒸馏水作对照)两因素,开展冻融干湿循环随机试验,分析不同循环次数下土壤粗颗粒风化速率的变化规律。【结果】(1)在水盐溶液处理下土壤粗颗粒风化速率均比单纯水处理大,10g/L盐分处理下的土壤粗颗粒风化速率大于其他处理。在20~60次冻融干湿循环之间,10 mm土壤粗颗粒的风化速率随盐分浓度的增加而增大。(2)土壤粗颗粒风化速率随粒径的增大呈减小趋势,且10 mm的土壤粗颗粒风化速率大约是30 mm的2倍。(3)土壤粗颗粒风化速率随冻融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大而增大,A1B4(10 mm 10 g/L)组合下的土壤粗颗粒风化速率最大。【结论】在冻融干湿循环影响下,小粒径的土壤粗颗粒风化速率大于大粒径,且水盐作用对土壤粗颗粒风化速率的影响大于单纯水作用。  相似文献   
565.
应用RAPD技术研究不同种山羊草叶绿体DNA的遗传变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洁  赵进东 《作物学报》1998,24(5):520-528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研究了山羊草属cpDNA的遗传变异性。用改良的“高盐低pH法”提取了15种山羊草材料和一种二粒小麦的叶绿体DNA,并建立了重复性较好的RAPD标准分析条件。在此标准条件下,检测了16个材料叶绿体DNA的多态性。经10个引物扩增,在得到的64个片段中,有6个片段是16个材料共有的,多态性达90%。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关系较近的有小亚山羊草和欧山羊草,粘果山羊草和  相似文献   
566.
将生物技术与微电子技术相结合,研制出了检测克伦特罗的免疫生物传感器样机。在研制抗体膜(感受器)过程中,应用了尿素和SSC处理法对抗体膜进行复活再利用,结果上述2种方法处理的抗体膜的响应电流值与初次利用的抗体膜的响应值差异不显著(P〉0.05),对化学信号的感受性和传导性未发生显著性改变。由此可知,抗体膜用上述2种方法复活后,性能良好,完全可重复再利用。  相似文献   
567.
虹彩病毒是造成斑石鲷(Oplegnathus punctatus)工厂化养殖中大规模死亡的主要病原,其感染力极强,感染后的斑石鲷死亡率高,严重影响了斑石鲷养殖产业发展。转化生长因子TGF-β1是一种重要的免疫调节因子,在病毒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为研究TGF-β1在斑石鲷被虹彩病毒感染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运用RACE和实时荧光定量qRT-PCR技术对TGF-β1进行了基因克隆,并对其进行在不同组织、不同时间点相对表达量的差异分析。结果显示,斑石鲷TGF-β1基因c DNA序列全长为3157 bp,5’非编码区长712 bp,3’非编码区长1278 bp,开放性阅读框长1167 bp,编码388个氨基酸,基因组包含6个外显子和5个内含子。同源分析发现,TGF-β1和鱼类相似度较高,与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的同源性最高,为76.67%。TGF-β1在斑石鲷健康组织(肝脏、脾脏、肾脏、头肾、心脏、鳃、胃、肠和皮肤)中均有表达,在头肾、肠、肝脏和皮肤组织中表达量较高,而在脾脏和肾脏组织表达量较低。为进一步研究TGF-β1在病毒感染过程中相对表达量的变化,对健康斑石鲷注射虹彩病毒进行刺激,随后比较了TGF-β1在脾脏、肝脏、肾脏、头肾4个不同组织、不同时间点的相对表达量的差异,在头肾、脾脏和肝脏中,病毒刺激后TGF-β1的表达量均出现升高,但在脾脏和肝脏中,峰值出现在刺激后第4天,而在头肾中峰值出现在感染后的第10天。在肾脏中,病毒刺激后的TGF-β1的表达呈现下降趋势,0 d表达量最高,4、7 d依次降低,7 d降至最低,10 d有所恢复。以上研究表明,TGF-β1可能响应了虹彩病毒对机体的刺激,可能在对病毒免疫应答中发挥作用。而病毒感染后不同组织中TGF-β1相对表达量的差异,则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68.
王洁 《湖北农业科学》2022,61(2):199-202,214
通过分析双轨治理整合乡村振兴集体行动的实现路径及现实意义,以临沂市兰山区Z村为例,探究乡村振兴背景下第一书记嵌入农村的双轨治理过程.第一书记和村两委作为基层治理主体通过互惠性的资源依赖、资源主导下的权力顶端、运动式自治动员3条整体性路径嵌入"村和户"基层治理客体之中,使行政动员下的资源整合在乡村振兴场域发生作用,使得Z...  相似文献   
569.
在鸭群饲养过程中,由于环境条件控制不当,促使舍内温度较低或冷风直接吹到鸭身上,导致鸭群受凉发生应激反应,呼吸道血管收缩,喉头和气管抗病能力下降,给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入侵提供大好机会,不仅能够引起眼睑肿胀、流眼泪等感冒症状,甚至会导致鸭群继发感染各种呼吸道疾病,严重危害鸭群的身体健康,降低养殖效益.在此将一例鸭群发生呼吸...  相似文献   
570.
酸性土壤广泛存在于我国柑橘主产区,往往伴随土壤结构差、肥力低、供肥弱等障碍,是限制我国柑橘产区减肥增效、增产提质和绿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与传统土壤调理剂相比,施用有机来源的土壤调理剂有望协同实现土壤降酸培肥,促进树体养分吸收,增加柑橘产量和提高果实品质,但不同调理剂的效果可能存在差异。因此,通过连续两年的田间试验,评估了有机肥(T1)、生物炭(T2)、贝壳粉(T3)、复合调理剂(有机肥+生物炭+贝壳粉,T4)共4种有机来源土壤调理剂对酸性柑橘园土壤理化性质、营养春梢养分含量、果实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用土壤调理剂(对照,CK)相比,连续两年施用酸性土壤调理剂处理(T1~T4)的土壤pH平均增加0.44个单位,土壤酸度显著降低;同时,T1~T4处理的土壤紧实度显著降低,而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和交换性镁含量显著增加。施用调理剂处理提高了叶片SPAD值和叶片氮、磷、钾含量,其中施用复合调理剂处理最为显著。与CK相比,施用土壤改良剂处理(T1~T4)两年平均增产幅度为8.8%~16.7%,施用复合调理剂处理的经济效益最佳。与CK相比,施用土壤改良剂(T1~T4)果实固形物增加了0.85~2.45个单位,同时显著增加了单果重、固酸比和糖酸比,果实综合品质显著提升。综合而言,复合调理剂处理在土壤酸化改良、地力提升,促进柑橘树体养分吸收,增产提质增效等方面的效果最为突出,可为我国酸性土壤柑橘园改良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