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78篇
  免费   182篇
  国内免费   321篇
林业   681篇
农学   383篇
基础科学   564篇
  338篇
综合类   3189篇
农作物   397篇
水产渔业   462篇
畜牧兽医   1659篇
园艺   521篇
植物保护   187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49篇
  2022年   156篇
  2021年   142篇
  2020年   157篇
  2019年   245篇
  2018年   257篇
  2017年   163篇
  2016年   195篇
  2015年   205篇
  2014年   418篇
  2013年   391篇
  2012年   452篇
  2011年   439篇
  2010年   537篇
  2009年   475篇
  2008年   451篇
  2007年   369篇
  2006年   335篇
  2005年   271篇
  2004年   284篇
  2003年   239篇
  2002年   235篇
  2001年   227篇
  2000年   165篇
  1999年   138篇
  1998年   127篇
  1997年   118篇
  1996年   103篇
  1995年   84篇
  1994年   105篇
  1993年   98篇
  1992年   88篇
  1991年   65篇
  1990年   69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56篇
  1987年   48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25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8篇
  1963年   6篇
  1959年   5篇
  1957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991.
沈明华  莫重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3,(7):2973-2973,3095
[目的]为黄花棘豆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标准方法对青贮前后黄花棘豆的常规营养成分及主要矿物质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3个青贮组黄花棘豆粗蛋白含量均低于青贮前,而其灰分、粗纤维、粗脂肪、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水分含量均高于青贮前。"棘防E号"青贮组Fe、Zn、Ca、Mn和Mg含量均高于青贮前,也高于直接青贮组和酶制剂青贮组,其中酶制剂青贮组Cu含量最高,均达到我国牛饲养标准和美国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NRC)奶牛、绵羊饲养标准要求的安全剂量。[结论]黄花棘豆中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接近上等苜蓿干草,是1种潜在的优质牧草。  相似文献   
992.
SSR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SSR标记广泛分布于基因组中,呈孟德尔遗传,多态性丰富,信息量大,已被作为一种理想的分子标记之一而广泛应用。文中重点介绍了SSR标记的开发和SSR技术试验体系的研究进展,旨在为SSR分子标记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993.
不同年限毛竹林土壤固氮菌群落结构和丰度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和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q PCR)方法研究了不同年限毛竹林土壤固氮菌群落结构和丰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土壤p H、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和铵态氮含量在马尾松林改造成毛竹林5 a后明显提高,而后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土壤固氮菌多样性和nif H基因丰度也呈现相似的趋势。条带测序分析表明,毛竹林土壤固氮菌均为不可培养的固氮菌,与慢生根瘤菌(Bradyrhizobium sp.)具有较高的相似度。冗余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栽培年限毛竹林地土壤固氮菌群落组成发生了明显变化,长期栽培毛竹林引起的土壤养分变化对土壤固氮菌多样性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94.
双膜西瓜-玉米栽培模式是赵县北王里镇沟岸村采取的一种新的种植模式。仅该村常年种植面积2000余亩,近年来,为解决西瓜重茬问题,采取到外乡承包土地的办法,因此,这种模式已辐射到其他乡村及周边县。  相似文献   
995.
零耦合度(κ=0)且运动解耦的三平移一转动(3T1R)并联操作手机构,不仅其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简单且能得到解析解,实时控制也较容易。根据基于方位特征(POC)方程的并联机构拓扑设计理论和冗余支链消除奇异位置原理,设计了一种含冗余支链的3T1R并联操作手机构,对其进行拓扑结构分析,主要包括POC集、自由度、运动解耦性以及耦合度分析,表明其耦合度为零且具有部分运动解耦性;根据提出的基于序单开链法的运动学建模原理,方便地求解出机构的位置正解解析解;基于导出的位置逆解公式,分析了机构的工作空间、转动能力及其奇异性条件;推导出机构动平台的速度、加速度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996.
秸秆碳对不同施肥水平低肥力土壤碳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不同施肥水平下秸秆碳对低肥力土壤溶解性有机碳(DOC)、微生物量碳(MBC)和颗粒有机碳(POC)含量的影响,采用碳化硅管原位法,向不同施肥水平(0、120、240 kg·hm-2,以纯氮计)的低肥力土壤添加13C标记小麦秸秆,定期取土样测定不同有机碳组分的含量及其δ13C值,并计算秸秆碳在各有机碳库中的转化及贡献比例。研究结果显示,秸秆添加后7 d是快速转化阶段,此后秸秆碳转化渐缓,以向POC转化为主。相较于DOC,秸秆碳更倾向转化为MBC和POC,秸秆添加60 d后的转化比例分别为0.12%~0.38%、4.01%~6.25%和4.74%~9.54%。秸秆添加后,土壤DOC、MBC和POC含量均显著增加,来自于秸秆碳的贡献分别为0.29%~15.01%、13.20%~32.85%和33.62%~59.69%。相较于0、240 kg·hm-2的施氮处理,施氮量为120 kg·hm-2时,秸秆添加能同时大幅提高试验土壤的活性和缓效性有机碳库含量。由此表明,秸秆还田条件下,适量施加氮肥更有利于低肥力土壤的培肥与固碳。  相似文献   
997.
构建具有EGFP标签的抑癌基因p53表达载体,并验证其对肺癌细胞A549的影响。以质粒pcDNA3.1-p53为模板,设计引物并进行PCR扩增获得目的基因p53,将获得的目的基因克隆至载体pcDNA3.1-EGFP上,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目的条带,双酶切以及测序验证。将克隆好的载体,利用脂质体法转染A549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同时用MTT法测不同时间段细胞OD值。结果表明,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目的基因扩增成功。双酶切及DNA测序结果均证实,成功构建了载体pcDNA3.1-EGFP-p53。转染A549细胞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绿色荧光。MTT法测定结果表明,目的基因转染的A549细胞组所测得的OD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因此,具有EGFP标签的抑癌基因p53表达载体pcDNA3.1-EGFP-p53构建成功,转染A549细胞后,对A549细胞具有一定抑制作用。为后续继续研究p53-MDM2生物发光能量共振转移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8.
达拉特旗盐碱地改良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基本情况1.1盐碱地总体概况达拉特旗总土地面积约为8241.07 km2,全旗现有耕地面积225.3万亩,其中盐碱化耕地面积约56.7万亩,占全旗耕地总面积的25.2%,盐碱化耕地中,轻度盐碱化的耕地33.47万亩,主要种植玉米、向日葵、水稻、糜子、马铃薯等农作物;中度盐碱化的耕地12.39万亩,主要种植玉米、向日葵、水稻;重度盐碱化的耕地10.84万亩,少量种植向日葵。未利用盐碱地4.8万亩。全旗管辖9个苏木、镇,盐碱地主要分布在沿河  相似文献   
999.
以水稻秸秆为代表,研究了4种腐熟剂对秸秆腐解性能的影响。基于施用腐熟剂后的秸秆腐解率和碳氮比,选择其中1种腐解性能较好的腐熟剂,采用Box-Behnken设计对其秸秆腐解条件进行优化,主要考查腐熟剂用量、温度、含水量和外加氮源(浓缩沼液)量等4个因素。结果表明,腐解温度、含水量和腐熟剂用量对腐解率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最佳腐解条件是温度29.6 ℃,含水量90%,腐熟剂和浓缩沼液氮添加量分别为秸秆质量的2.0%和0.17%。数学模型分析预测得知,在该条件下腐熟剂添加后25 d水稻秸秆腐解率可达63.25%,与验证试验结果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000.
为全面了解河南省花生产区土壤养分丰缺状况,在花生典型种植区(豫南正阳县、豫西南方城县、豫东民权县及豫北清丰县)采集了122个土壤样品,比较并评价了各花生产区的土壤pH值及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效硫、有效铁、有效锌含量的状况。结果表明,河南省花生产区有机质含量平均值为15.61 g/kg,92.62%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处于缺乏水平;全氮、速效钾、有效硫含量平均值分别为1.01 g/kg、120.48 mg/kg、35.60 mg/kg,分别有45.08%、36.07%、50.00%的土壤处于全氮、速效钾、有效硫含量缺乏水平;速效磷、有效铁、有效锌含量平均值分别为37.92、90.58、1.16 mg/kg,分别有7.38%、1.64%、0.82%的土壤处于速效磷、有效铁、有效锌含量缺乏水平。从不同产区来看,豫南、豫西南产区土壤分别呈酸性、弱酸性,豫北、豫东产区土壤呈碱性;各产区有机质、全氮含量均偏低,豫南、豫东、豫西南产区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均高于豫北;各产区土壤速效磷、有效铁含量主要处于中等及丰富水平,具体表现为豫南、豫西南产区土壤速效磷、有效铁含量高于豫东、豫北产区;各产区土壤速效钾含量主要处于中等及缺乏水平,以豫东产区最高,豫北产区最低;豫南产区土壤有效硫含量较高,其他3个产区偏低;土壤有效锌含量大小顺序为豫东产区豫西南产区豫北产区豫南产区。因此,今后河南省花生产区应注重增施有机肥和钾肥,严格控制磷肥施用,同时要根据区域进行针对性施肥,豫南产区注意补施锌肥,豫东、豫北、豫西南产区注意补施硫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