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5篇
林业   23篇
综合类   6篇
农作物   10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异毛真胸蚜(Euthoracaphis heterotricha Ghosh and Raychaudhuri)是中国一新纪录种蚜虫,本试验测定异色瓢虫捕食异毛真胸蚜的功能反应,采用Holling Ⅱ型方程和Honing Ⅲ型功能反应模型对异色瓢虫1~4龄幼虫和雌雄成虫捕食异毛真胸蚜的作用进行拟合,由模型得出,其寻找效应均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加而降低,且在猎物密度相同的情况下,成虫的寻找效应大于幼虫,幼虫随虫龄的增加寻找效应增大。一头异色瓢虫雌、雄成虫及4龄、3龄幼虫对异毛真胸蚜的最佳寻找密度分别为16.64,16.35,14.84,13.02头。当异毛真胸蚜若虫密度N→∞时,每头异色瓢虫1~4龄幼虫及雄、雌成虫对异毛真胸蚜的理论最大日捕食量分别为19.49,25.77,35.09,50.51,74.63,78.13头,表明异色瓢虫对异毛真胸蚜捕食潜力很大,尤其是3,4龄幼虫及成虫对异毛真胸蚜具有较大的捕食潜能。  相似文献   
12.
13.
1 选育经过克新13号是用米拉(Mira)品种为基础材料,经过连续两代自交选育而成,原系谱号为S99(12)。1983年参加品种比较试验,编号为8328,在34份参试品系中表现优异,1985~1986年参加省区域试验均表现增产,但因未能同步进行原原种和原种繁殖,1987年未能参加省品种生产试验。克8328经过脱毒扩繁和各地试种表现高产、抗病、优质,深受农户欢迎,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现已取代克新1号、克新2号、克新3号,1999年3月经黑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定名为克新13号。2 产量表…  相似文献   
14.
福安市林地功能区划及保护利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地是国家重要的自然资源和战略资源,是森林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根据福安市自然地理特点、生态重要性及生态脆弱性、森林资源分布状况、森林分类要求、林地生产力空间分布、区域木材及林产品的供需状况,以及区域优势和发展潜力,将福安市林地划分三个地域上连片、主导功能相对一致的功能区,根据各功能区的基本情况,提出保护利用方向,旨在为科学保护与利用林地服务。  相似文献   
15.
补充营养材料对松褐天牛成虫存活期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0-2001年对马尾松不同龄级枝条及混合枝条饲养松褐天牛成虫的存活期及取食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龄级枝条对松褐天牛成虫存活期产生显著影响,混合枝条饲养平均存活期显著长于2年生枝条及3年生枝条饲养,而与当年生枝条饲养无显著差异。存活期的差异与取食密切相关,当年生枝条饲养具有最大的日均取食量,并极显著地大于2年生枝条饲养和3年生枝条饲养的相应值。混合枝条和单龄级枝条饲养日均取食量均无显著差异。混合枝条饲养处理当年生枝条被食面积占取食总面积的55%以上,3年生枝所占比例不足20%。研究显示松褐天牛自然状态下从不同级枝条中获取所需物质,以当年生枝条为主;无选择单龄枝饲养时通过增加取食来尽可能满足物质需要。  相似文献   
16.
竹蝉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竹蝉在浙江省为6a1代,若虫于地下吸食竹子鞭、根的汁液以卵在竹上枯枝中和各龄若虫在土下越冬,成虫发生在6月底,7月初到9月上中旬,刺吸竹、树树汁液为补充营养,有扑灯、鸣叫习性;7-8月在竹上已死2-3年的枯竹枝上产卵,每产卵孔中有卵12-21粒,卵于下年7月上旬孵化。若虫5龄,生活于土下5-40cm深的竹鞭两侧,每穴1虫,虫穴与地面有垂直的通气孔;若虫性好斗,两虫相遇,常争斗致伤或致死。天敌较多,重要的有竹蝉卵旋小蜂,38.3%-41.4%的产卵孔中发现有旋小蜂的幼蜂,1头幼蜂可食竹蝉卵2-4粒。竹蝉履甲取食若虫,挖掘500余头老熟若虫于室内饲养,若虫被食率28.71%-32.58%。蝉花菌也寄生若虫,经5a调查,寄生率为32.5%-37.8%。防治竹蝉可采取加强竹林管理、挂枝诱成虫产卵、灯诱成虫及人工捕捉等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一字竹笋象的寄主范围及其受害类群划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一字竹笋象在自由选择和无选择条件下,对不同种质寄主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该虫在竹种园内可危害6属50余个竹种,其中刚竹属占81%,在自由选择条件下对不同寄主具较明显的选择行为,聚类分析将寄主分为3个危害程度类群。但在无选择条件下室内饲养的害虫表现和野外单一栽培寄主的被害程度并无明显差异。据此,本文讨论了该虫的寄主范围、寄主选择偏好和影响害虫表现的寄主因子。  相似文献   
18.
松墨天牛引诱剂及引诱作用研究   总被引:49,自引:8,他引:4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连续2a的系统研究,筛选出对松墨天牛引诱活笥最强的M99-1引诱剂,其主要成分为单匝烯、乙醛、丙酮和有机溶剂。在松墨天牛成虫期,每个诱捕器可诱捕151.5头天牛成虫,平均降低下代卵量1204.4粒。该引诱剂对监测松墨天牛成虫种群密度及其携带松材线虫数量和防治天牛危害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对竹广肩小蜂和竹长尾小蜂的产卵习性,虫瘿生成能力,不同类型虫瘿的产生过程生长动态的研究表明,竹广肩小蜂产卵于竹株换叶后,新萌生小枝(芽)的基部节间内,刺激寄主使被产卵部位组织增大膨大形成虫瘿;竹长尾小蜂必须产卵于竹广肩小蜂已形成的虫瘿中。幼虫孵化后杀死竹广肩小蜂幼虫,占居虫瘿,继续取食虫瘿内壁组织完成其生活史。因此,竹长尾小蜂是寄食于竹广肩小蜂虫瘿内的,故该虫并竹子害虫,而是竹广肩小蜂的天敌昆虫。  相似文献   
20.
林长春 《中国马铃薯》1989,3(4):226-228
<正> 讷河县位于黑龙江省北部,北纬48℃以北,无霜期115天,活动积温2300℃左右,全年平均气温0.9℃左右,7、8月平均气温21~22℃,昼夜温差14~15℃。年降雨量400~500毫米,集中在7、8月份。土壤肥沃,适宜马铃薯栽培。全县每年栽种马铃薯20~30万亩,总产2~2.5亿公斤。近年来,单产不高(亩产900公斤左右),总产不稳,播种面积下降,其主要原因是病毒病危害。当地主栽品种克新1号,病毒病株率一般地块为30~50%,严重地块达70~80%。为了解决马铃薯病毒病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