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2篇
农学   4篇
  11篇
综合类   23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浅析大豆连作障碍与生化互作的关系闫飞杨振明(中国人民解放军农牧大学·长春,130062)大豆大面积重迎茬种植,导致了大豆连作障碍,对大豆连作障碍机制的探讨已进行了多年,主要原因一般认为有以下三点:①病虫害的危害;②营养失调;③来自植物体及土壤中的有毒...  相似文献   
12.
不同有机酸对大豆生长的化感效应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试验采用发芽试验、水培试验及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经GC-MS检测出的大豆根系分泌物和根茬腐解液中的几种有机酸对大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育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3-硝基邻苯二甲酸、邻甲氧基苯甲酸、3,4-二氯苯甲酸、肉桂酸等四种有机酸均抑制了大豆种子的萌发,表现在萌发率、胚根长和 胚根干重与对照相比均有所降低,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而且有机酸浓度不同,抑制程度也有所差别;3-硝基邻苯二甲酸、邻甲氧基苯甲酸、3,4-二氯苯甲酸、肉桂酸、邻苯二甲酸等五种有机酸不同程度地抑制了水培大豆幼苗的生长发育,表现在株高、干物质重、相对生长速率等均低于对照,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且随着有机酸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13.
由于大豆连作造成根系分泌有机酸类物质的残留和积累,使土壤根际pH值下降,引起根系范围土壤中生化它感现象产生,导致反映土壤有机肥力核心指标的土壤腐殖质总量、胡敏酸(HA)、HA/FA(富里酸)比值随连作延长而呈现下降趋势。其中活性胡敏酸含量、胡敏酸在波长为465nm和665nm的消光度比值(E4/E6)在连作第二年变化明显,此时是大豆连作实施有机培肥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14.
应用"肥料量级"试验结果建立吉林省适宜春玉米生产体系的磷肥施肥技术指标体系.以相对产量75%,90%和95%为标准,=将吉林省土壤有效磷划分为低、中、高和极高4级;并用一元二次加平台模型对不同土壤养分分级范围内施肥量与产量关系进行模拟,计算最佳磷肥用量.结果表明:当吉林省土壤有效磷含量处于低等级(Olsen-P<5 mg/kg)时,磷肥(P2O5)用量应为83 kg/hm2;中等(Olsen-P 5~21 mg/kg)时.磷肥用量为60 kg/hm2;高等级(Olsen-P 21~34 mg/kg)时,磷肥用量为45 kg/hm2;当土壤有效磷高于34mg/kg时,短期内无需磷肥施用.  相似文献   
15.
土壤不同粒级中C、N、P、K的分配及N的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40,自引:2,他引:38  
本试验首先把7种采自不同省份的耕作土壤进行物理分级,然后测定了土壤C、N、P、K在不同粒级中的分布,同时还进行不同粒有中N的有效笥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粒级中C、N含量和分布均随土壤颗粒的加粗而逐渐下降,血C/N比则与此相反。在〈2μm粒级中N的有效性最高,随着土壤颗粒粒和戏的加粗有效性逐渐降低,在酸性土壤中P主要分布在较细的粒级中,而在石灰性土壤中则粗有效性逐渐降低。在酸性土壤中P主要分布在较细  相似文献   
16.
电超滤法及其在评价土壤供钾状况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回顾了供电超滤法的发展历程,简要介绍了该方法的原理,测定方法及典型的EUF-K曲线。并对十多的来EUF-K值在评价土壤供钾状况中的应用做了综述,同时对该方法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亦作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7.
促根剂的田间小区试验和大面积推广示范试验结果表明:促根剂显著促进了重迎茬大豆苗期和花荚期植株地上部和根系的生长发育,其株高、根长、地上部和根系鲜重及根瘤重都较对照增加,特别是对根系生长的影响尤为显著,增加幅度在10%以上;促根剂提高了大豆叶片的光合作用,使干物质积累增加,表现在大豆叶面积比对照增大;在不同茬口的土壤上,促根剂的效果表现不尽一致,总体趋势为重1>迎茬>重2>正茬;促根剂显著增加了大豆植株的总粒数,使重迎茬大豆产量比对照提高,增产幅度在10%以上。  相似文献   
18.
丙二酸和邻苯二甲酸对大豆生长发育的化感效应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液培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丙二酸和邻苯二甲酸对大豆种子萌发和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对照相比 ,丙二酸和邻苯二甲酸显著地抑制了大豆种子的萌发 ,而且随着浓度的增加 ,抑制作用加强 ;丙二酸和邻苯二甲酸抑制了大豆的生长 ,降低了大豆的根系活力 ,使株高、干物质重和根系活跃吸收面积下降 ;丙二酸和邻苯二甲酸增加了大豆叶片相对电导率 ,使生物膜结构遭到破坏 ,从而使大豆植株抵抗逆境胁迫的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19.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铝的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酸性土壤中的活性A1是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的主要因子之一,土壤Al的测定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土壤Al所需的样品量少、灵敏度高、离子干扰小,目前在国内外应用较为广泛.由于其测试条件多是应用单因素轮换法来确定,存在实验量大且未考虑交互作用的影响等缺点.采用双因素重复实验及正交实验可显著降低确定最佳测试条件的工作量,且实验条件代表性强,对于准确快捷测定土壤Al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双因素(波长和灯电流)重复试验对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土壤Al的波长和灯电流进行了优化选择,确定最佳波长为309.3 nm,最佳灯电流为14 mA;应用L<,25>(5<'6>)正交试验法对控温程序及基体改进剂、基体酸度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出最佳的灰化温度为1 400℃、灰化时间为10 s,原子化温度为2 300℃、原子化时间为5 s,最佳基体改进剂为0.1%NH4H2PO4、最佳基体酸度为0.2%硝酸.优化后的方法检出限为1.14μg·L-1,加标回收率达到93.6%~104.1%,相对偏差均小于8%.  相似文献   
20.
阎飞  韩丽梅  杨振明 《大豆科学》2000,19(3):269-274
本文着重地探讨了大豆连作障碍中有关化感作用研究应注意的若干问题。具体内容如下:(1)化感物质的提取源、提取剂及其收集方法的选取;(2)生物检测的参数、受体植物及其生长的环境基质的选用;(3)数据统计分析的选定等。以便为研究大豆连作障碍机理提供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