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77篇
  1篇
综合类   5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本研究首先选用NaOH对大豆蛋白进行降解处理,研究了降解处理条件对降解产物黏度和甲醛反应能力的影响。在NaOH降解大豆蛋白基础之上,再选用甲醛、乙二醛、戊二醛稳定降解的大豆蛋白液,并制备刨花板,同时对刨花板相关性能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大豆蛋白最佳降解工艺为加碱量9%,处理温度90℃,处理时间3 h。(2)甲醛、乙二醛、戊二醛都能显著提高豆胶的储存稳定性,甲醛稳定蛋白液效率高,固化反应活化能低,刨花板内结合强度最高,考虑到甲醛稳定剂的毒性,应尽量减少使用;乙二醛稳定蛋白液效率高,固化反应活化能高,刨花板内结合强度最低,所以不适合做蛋白质降解液的稳定剂;戊二醛稳定蛋白液效率不高,固化反应活化能低,刨花板内结合强度基本达标,适合做蛋白质降解液的稳定剂,刨花板的性能可以通过改进后期的稳定工艺或优选交联剂加以改性。  相似文献   
82.
酸性环境下脲醛树脂结构形成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杜官本 《西南林学院学报》1999,19(2):126-130,138
使用13 CNMR研究酸性环境下脲醛树脂结构形成特征,结果表明:酸性条件下所合成的脲醛树脂与传统脲醛树脂结构差异显著.在强酸条件下,由于亚甲基化速度高于羟甲基化速度,尿素的加入以形成亚甲基桥键为主,或者说形成的羟甲基迅速转化为亚甲基桥键.强酸条件下合成的脲醛树脂结构中存在Uron 环,其分子链交联点较多.在弱酸条件下,由于亚甲基化速度和羟甲基化速度基本相近,产物结构特征介于强酸与传统合成工艺之间.  相似文献   
83.
综述了国内木材功能性改良的研究进展,包括功能性改良的目的、意义、方法与技术,并着重介绍了等离子体在木材功能性改良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84.
90年代以来,我国中密度纤维板发展迅猛,极大地压缩了刨花板市场空间,开发新产品,拓展新市场成为刨花板企业的当务之急,在这种背景下,昆明新飞林人造板有限公司(原云南省昆明木材厂)与西南林学院木质科学与装饰工程学院开始合作开发研制系列高性能刨花板。防潮型刨花板及胶粘剂的开发研制即为该合作的首期项目。在昆明市科学技术局的支持下,研发工作1998年开始启动,1999年昆明市科学技术局立项,2000年年初开始工业化生产试验,2000年7月全面实现工业化生产与销售。项目已于2001年5月完成鉴定,专家鉴定“…  相似文献   
85.
不同合成工艺路线下MUF共缩聚树脂结构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反应原料化学反应活性的不同,设置了三聚氰胺-尿素-甲醛(MUF)共缩聚树脂的不同合成工艺路线.借助现代仪器分析手段,对不同工艺条件下树脂的结构组成及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树脂中的结构基团类型不会因工艺路线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但不同基团所占比例有较大差异.利用工艺路线一和路线三合成的树脂中,亚甲基键(—CH2—)含量较高.而在工艺路线二合成的树脂中,羟甲基(-CH2OH)含量远高于其他工艺,表明树脂的缩聚程度也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86.
中密度纤维板板坯表面增湿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密度纤维板板坯表面增湿处理旨在缩短热压周期,减少预固化层厚度,提高产品质量。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热压工艺条件下,单面增湿量在60 ̄100g/m^2时,预固化层在最度降低的30%,板材物理力学性能显著提高,其中静曲强度增加约30%,弹性模量增加约25%,内结合强度增加约10%。在结果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7.
杜官本 《西南林学院学报》1999,19(2):126-130,138
使用^13CNMR研究酸性环境下脉醛树脂结构形成特征,结果表明:酸性条件下所合成的脲醛树脂与传统脉醛树脂结构差异显著。在强酸条件下,由于亚甲基化速度高于羟甲基化速度,尿素的加入以形成亚甲基桥键为主,或者说形成的羟甲基迅速转化为亚甲基桥键。强酸条件下合成的脲醛树脂结构中存在Uron不,其分子链交联点较多,在弱酸条件下,由于亚甲基化速度和羟甲基化速度基本相近,产物结构特征介于强酸与传统合成工艺之间。  相似文献   
88.
云南省中密度纤维板工业现状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 云南中密度纤维板工业发展迅速, 但同时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在对云南中密度纤维板工业现状分析的基础上, 从人才、管理、产业开发应用领域以及利用研究等方面提出了云南中密度纤维板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9.
引入高分子量、高支化度以及端基为尿素的高支化聚脲(HBPU)用于低摩尔比脲醛树脂(UF)改性,利用HBPU与游离甲醛的反应以及与UF组分的共缩聚反应实现树脂耐水性能的提升和人造板甲醛释放量的降低,有效平衡胶合性能和甲醛释放量之间的矛盾。在无溶剂、无催化剂条件下,通过尿素(U)与三(2-氨基乙基)胺(TAEA)的脱氨缩合反应,一步合成了具有尿素端基的HBPU,并对HBPU的分子量分布和结构进行了表征。使用HBPU水溶液,采用UF合成反应后期加入和共混2种方法对UF进行改性,通过胶合板性能测试以及甲醛释放量测定,考察了HBPU添加量和添加方式的影响。凝胶渗透色谱和碳-13核磁共振分析表明,通过本研究的合成方法可以获得具有高分子量、高支化度、尿素为端基且水溶性良好的HBPU,并且随着U与TAEA摩尔比的提高,更多尿素封端产物形成。电喷雾电离质谱对改性树脂的分析结果表明,HBPU不仅与UF中的一部分游离甲醛发生羟甲基化反应,同时与UF组分反应生成了部分共缩聚产物。胶合板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共混以及反应后期加入HBPU两种方式得到的改性树脂耐水性能均显著提升。同时,使用添加5%HBPU改性树脂制备的胶合板甲醛释放量较未改性树脂制备胶合板降低41%。HBPU改性同步实现胶合性能的提升和甲醛释放量降低的主要原因在于HBPU在提高树脂支化程度的同时,还起到捕捉游离甲醛的作用。解决UF胶合性能和人造板甲醛释放量之间矛盾的关键在于提升树脂的支化程度,同时降低树脂中游离甲醛的含量,而引入高分子量、高支化度、具有类似尿素反应活性的聚合物是同步实现胶合性能提升和甲醛释放量降低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0.
胶合是目前人造板生产的核心技术和难点,胶粘剂是胶合过程成败的关键因素。本文结合国内外人造板胶粘剂的发展现状,指出云南省人造板胶粘剂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