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27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31篇
  20篇
综合类   59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58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41.
针对变分模态分解算法中分解层数和惩罚因子不易确定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变分模态分解(improved 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IVMD)算法,并将其应用于离心泵空化声发射信号特征提取.应用IVMD算法时,首先根据包络熵差异系数确定变分模态分解的分解层数;然后采用人工蜂群算法优化得出惩罚因子,并将其作为变分模态分解的最佳输入参数.利用IVMD算法对仿真信号进行分析,并与集合经验模态分解结果进行比较.以60%额定流量下采集到的离心泵进口处的声发射信号为例进行IVMD计算,分析携带原信号大量信息的信号分量的频域特征及其绝对能量随离心泵空化状态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IVMD算法能够择优确定分解层数和惩罚因子,实现非平稳信号的自适应分解.反映离心泵空化状态的声发射信号特征频率集中在50,100 kHz及其附近.随着离心泵空化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变化,这2个特征频率范围信号分量绝对能量值呈“基本保持不变-减小-增大”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2.
填闲作物腐解过程及其对后茬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渭北旱塬地区不同填闲作物(长武怀豆(S)、黑麦草(R)及两者1∶1混合(M))翻压和氮肥水平(0、60、120 kg N·hm-2)双因素处理下,填闲作物的腐解规律、碳氮释放动态及对后茬冬小麦产量的影响,并对腐解速率与Olsen模型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各填闲作物翻压后腐解规律及碳氮释放特征均表现为“前期快-中期慢-后期加快”,填闲作物腐解规律符合Olsen模型,在第276天各处理累积腐解率均达70%以上。在第0~35天,同一施氮处理下,累积腐解率和腐解速率均表现为S>M>R(P<0.05);第35天,S、M和R各处理干物质累积腐解率分别达到61.9%、55.5%和47.5%;在0~35 d,施氮对S、M的腐解影响不显著,对R影响显著,35 d后氮肥效应逐渐减弱;填闲作物的腐解同时伴随其碳、氮的快速释放,在第21天,S、M和R碳氮残留率分别达到40%、50%和60%左右。平均来看,S的碳氮释放速率显著高于R,与M无显著差异。与裸地对照相比,翻压填闲作物能够显著提高后茬冬小麦产量,其籽粒产量增加10%~35% (P<0.05),其中翻压长武怀豆低氮处理和混合翻压低氮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3.
为了探索适宜武陵山区烟叶生产的最佳栽培行株距配置,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烤烟不同行株距搭配对烟田微生态环境、烤烟光合特性及烟叶产值的影响。结果表明:(1)适宜的行株距配置能为烟株创造良好的烟田微生态环境;(2)行距0.12 m、株距0.40 m配置和行距0.12 m、株距0.60 m配置的叶片净光合速率最大,行距0.11 m、株距0.40 m配置和行距0.11 m、株距0.50 m配置的胞间CO2浓度较高,行距0.12 m、株距0.40 m配置的叶片蒸腾速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行距0.11 m、株距0.60 m配置的蒸汽压亏缺显著高于其他处理;(3)从产量和产值上看,行距0.12 m、株距0.40 m配置表现较优,且其上等烟比例和均价都较高。综合分析,武陵山区烟叶适宜的栽培行株距配置为行距0.12 m,株距0.40 m。  相似文献   
44.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中大多数采用PID控制,存在积分饱和现象,在方向盘频繁转动等情况会使积分饱和现象更加严重,影响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和轻便性,因此需要采用抗饱和特性的PID控制器来提升系统的稳定性和轻便性。在MATLAB中建立EPS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模糊助力控制曲线和anti-windup变结构自适应PID控制器模型,将建立的模型与carsim进行联合仿真,对比传统PID控制对于汽车操纵稳定性的影响;借助NXP的MBD工具箱进行自动代码生成,生成的基于anti-windup的变结构自适应控制器和传统PID控制器的程序进行实际台架实验。经carsim仿真和台架实验证明:基于anti-windup的变结构自适应的PID控制器有效降低了汽车侧向加速度和方向盘的转矩。系统具有了更小的侧向加速度,提高了系统操作稳定性;方向盘的转矩降低,提高了驾驶员的路感和系统转向轻便性。  相似文献   
45.
平山县对500头牛的调查,其中患牛皮蝇蛆病的占82%。病牛生长发育受阻,体躯瘦弱,皮张受损,经济损失很大。在1983和1984年,我们用倍硫磷治疗患牛皮蝇蛆病牛1425头,治愈率97.6%。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6.
W77E58是增强型MCS-51系列单片机,它与标准的MCS-51系列单片机指令和基本功能均兼容,并且在标准MCS-51系列单片机基础上扩充了很多新的功能。如:通过SFR(特殊功能寄存器)的设置完成一个单指令仅需要4个时钟周期,而标准MCS-51系列则需要12个时钟周期;W77E58的工作时钟频率最大可达40MHz,因此加快了指令运行速度;片内有32K可多次擦除的ROM和1KRAM,使用户在使用时不用扩展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这样可节省较多的I/O接口线;双数据指针的使用更方便了用户;增加的中断源使用户更方便利用中断系统,节约了很多的扩展芯片,运算速度和…  相似文献   
47.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粗饲料对生茸前期梅花鹿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瘤胃挥发性脂肪酸生成的影响。选取2锯龄、体况良好的成年梅花鹿公鹿16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2组梅花鹿饲喂相同的精饲料,所饲喂粗饲料分别为玉米秸青贮(Ⅰ组)和玉米秸黄贮(Ⅱ组)。饲养期为45 d。结果表明:1)玉米秸青贮和玉米秸黄贮作为粗饲料对生茸前期梅花鹿末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2)除Ⅱ组血清葡萄糖含量显著低于Ⅰ组(P<0.05)外,其余各项血清生化指标2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3)2组在瘤胃液中各项挥发性脂肪酸与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以及乙丙比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生茸前期梅花鹿以玉米秸黄贮和玉米秸青贮作为粗饲料在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瘤胃发酵类型方面并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8.
为了明确乳酸菌添加剂对低水分青贮过程中微生物组成及发酵品质的变化影响,探讨微生物与挥发性脂肪酸间存在的相互关系,采用气相色谱法与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青贮过程中(3、5、7、10、15、30、60 d)挥发性脂肪酸生成量及微生物组成进行测定,并分析两者之间的互作关系。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植物乳杆菌(5×10~6 cfu·g~(-1) FM)后可以显著降低低水分粳稻青贮的丙酸、正丁酸、异丁酸、正戊酸和异戊酸的生成量(P0.05),提高乙酸生成量(P0.05),并降低青贮中微生物多样性(P0.05),提高厚壁菌门的丰度,抑制变形菌门的丰度,提高乳杆菌属的丰度,降低其他菌属特别是肠杆菌属所占丰度。低水分粳稻青贮过程中,优势菌门分别为变形菌门、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放线菌门和蓝菌门,优势菌属分别为肠杆菌属、乳杆菌属、克雷伯氏杆菌属、沙雷氏菌属、乳球菌属、泛菌属、柠檬酸杆菌属、拉乌尔菌属、肠球菌属、沙门氏菌属和梭菌属。乳杆菌属与乙酸、戊酸分别呈正、负相关(P0.05),同时与肠杆菌属、柠檬酸杆菌属、芽孢杆菌属、日沟维肠杆菌属、乳球菌属、魏斯氏菌属等呈负相关(P0.05)。乳球菌属、厌氧杆菌属、肠球菌属和梭菌属均呈现出与丙酸、正丁酸、异丁酸正相关,戊酸与气球菌属、芽孢杆菌属、柠檬酸杆菌属、梭菌属、肠杆菌属等15属微生物均表现出正相关(P0.05)。肠杆菌属、芽孢杆菌属、柠檬酸杆菌属、勒克氏菌属、日沟维肠杆菌属等5属微生物与乙酸含量负相关(P0.05),魏斯氏菌属表现出与丙酸、异丁酸正相关(P0.05)。添加植物乳杆菌可以提高低水分粳稻青贮的发酵品质,抑制多种挥发性脂肪酸的生成,同时降低青贮过程中细菌组成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49.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添加啤酒花β酸替代抗生素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及肠道形态的影响。选择健康、体重一致的(25±1)d断奶仔猪600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头猪。试验日粮采用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抗生素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75 mg/kg金霉素,啤酒花β酸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0.2%和0.4%啤酒花β酸,试验共进行35 d。结果显示:日粮添加啤酒花β酸对断奶仔猪体重、日增重和料比的影响表现为显著的线性关系(P0.05)。与基础日粮组相比,抗生素组显著提高了断奶仔猪体重、日增重(P0.05),显著降低了料重比(P0.05),但与啤酒花β酸组无显著差异(P0.05)。日粮添加0.1%、0.2%或0.4%啤酒花β酸对断奶仔猪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表现为显著的线性效应(P0.05),其中添加0.4%啤酒花β酸较其他各组显著提高了1~21 d、22~35 d和1~35 d断奶仔猪粗脂肪表观消化率(P0.05)。日粮添加啤酒花β酸较基础日粮组显著提高了十二指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P0.05),较抗生素组显著提高了空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P0.05)。结果提示:在本试验条件下,日粮添加0.4%啤酒花β酸提高了断奶仔猪的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其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效果与抗生素一致。  相似文献   
50.
水貂是季节性繁殖动物,属哺乳纲(Mammalia)、食肉目(Carnivora)、鼬科(Mustelidae)、鼬属(Mustela Linnaeus)的小型珍贵毛皮动物.仔貂出生后生长迅速,营养需求高以及断奶前死亡率高是此时期的显著特征.本试验对2008年仔貂死亡率影响和相关因素进行全面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