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6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7篇
  9篇
综合类   34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27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81.
82.
汽车主动安全的作用是避免一次事故的发生以及防止二次事故的出现。车辆稳定性控制(VSC系统)用来帮助避免事故发生和部分地自动参与避免事故的发生。VSC(vehiclestabilitycontrol)系统的作用是可灵巧地帮助普通驾驶员进行限制汽车侧滑的驾驶操作,除ABS(防抱死制动系统)和TRC(驱  相似文献   
83.
全液压的转向系统,在一般情况下是比较安全可靠的。但在使用中,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当汽车处于“老旧”状态时,就易出现故障。下面仅就此问题进行分析,以供有关人员参考。 一、跑偏 汽车在行驶中自动偏向一边,特别是在平直道路上更为明显,产生原因如下: 1.转向器中控制阀与阀套之间的定位弹簧弹性降低或折断  相似文献   
84.
车轮制动防抱死系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70年代,车轮制动防抱死系统曾是一些昂贵轿车的额外选装件。在当时提供的某些车轮制动防抱死系统只是后轮防抱死系统。到了20世纪80年代,消费者和汽车制造商的安全意识加强了,与此同时,电子器件的价格逐渐下降,这些因素促使车轮制动防抱死系统越来越流行。进入20世纪90年代,甚至在很多中低档的汽车上,车轮制动防抱死系统也成了标准设备。1车轮制动防抱死系统急刹车或在雨(雪)路面等较滑路面上刹车时,根据各车轮滑动量适当地调节各车轮的制动油压,防止车轮抱死的装置就是车轮制动防抱死系统(Anti-lockBrakeSystem,简称ABS)。在行车…  相似文献   
85.
小麦分子育种研究进展IV.小麦相关分子标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随着小麦相关近缘种以及不同基因组测序的完成,运用各类分子技术对小麦相关功能基因进行定位、克隆和应用,对于改良小麦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分子标记技术能够对目标基因进行快速准确的定位、遗传图谱的构建以及鉴定外源染色体片段等。对分子标记技术在小麦研究中所取得的进展进行综述,并提出新的展望,为进一步进行相关基因的深入研究和分子育种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6.
【目的】研究化肥配施有机肥的条件下,分析有机无机配施对玉米生长与营养状况,为玉米减施增效提供技术支撑。【方法】设5个处理,3次重复,CK:不施肥;PK:施用磷钾肥,不施氮肥;NPK:施用氮磷钾肥;NPKZn:施用氮磷钾肥和锌肥;NPKM:施用氮磷钾肥和有机肥。【结果】与常规施肥相比,化肥配施有机肥提高了玉米产量,平均增产6.5%,N素吸收量增加4.5%,籽粒Zn浓度增加3.25 mg/kg。【结论】化肥配施有机肥可以显著提高玉米产量、N素吸收量和籽粒Zn浓度,是化肥减施增效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7.
1株酵母菌产GABA发酵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专利菌株近平滑假丝酵母(Candida parapsilosis) GPT-5-11为供试菌株(专利号:201010182948.5),通过液态发酵试验优化其培养条件,研究γ-氨基丁酸合成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成分( g /L) 为:葡萄糖24.5,酵母膏6.2,大豆蛋白胨6.2,吐温80 2ml,乙醇4ml,MgSO4?7H2O 0.2,MnSO4?4H2O 0.045,L-MSG12.5,含0.5%谷氨酸。培养基中添加L-MSG浓度为12g/L,pH值为6.5,37℃发酵48 h。在最优条件下,γ-氨基丁酸产量最高可达2.58g/L。  相似文献   
88.
不同有益菌固态发酵对普洱茶香气成分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提取有益菌固态发酵普洱茶的香气成分,经气质联用分析鉴定,探讨了授权专利有益菌种(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 Pers.ex Fr.、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 van Tieghem、少根根霉Rhizopus arrhizus Fischer、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固态发酵对普洱茶香气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色木霉固态发酵共分离鉴定出13种化合物,占总检测量的53.66%,其中萜烯醇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含量最高,占33.5%;黑曲霉固态发酵共分离鉴定出18种化合物,占总检测量的74.77%;少根根霉固态发酵共分离鉴定出19种化合物,占总检测量的54.19%;酿酒酵母固态发酵共分离鉴定出19种化合物,占总检测量的59.15%。黑曲霉、少根根霉固态发酵的普洱茶甲氧基苯及其衍生物含量最高,分别占31.24%、24.04%;酿酒酵母固态发酵的普洱茶萜烯醇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与甲氧基苯及其衍生物含量都比较高,分别达21.89%、24.07%。感官审评表明,绿色木霉发酵的普洱茶滋味醇厚回甘,香气陈香透花-木香;黑曲霉发酵的普洱茶滋味醇厚,陈香透花果香;少根根霉发酵的普洱茶滋味醇厚甘滑,陈香浓;酿酒酵母发酵的普洱茶滋味醇和甘滑,香气陈香较显。  相似文献   
89.
于2018—2020年在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开展连续3 a的定点试验,监测微生物菌肥替代部分化肥对花椰菜产量、品质及土壤环境的影响。试验共设3个处理:A,全量化肥(当地常用化肥施用量,100%化肥);B,菌肥(60 kg·hm-2)+当地常用化肥施用量的60%;C,菌肥(120 kg·hm-2)+当地常用化肥施用量的40%。结果表明:在2018年和2020年,B处理的产量分别达到了32.41、33.61 t·hm-2,较同年的A处理分别显著(P<0.05)高出7.7%和2.1%;但在2019年,A处理的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与A处理相比,B、C处理在2019年的VC含量分别显著提高了72.2%和94.3%;B处理的花椰菜花球在2020年的硝酸盐含量显著降低了7.0%。经过3 a试验,与A处理相比,B、C处理的土壤蔗糖酶活性和有效磷含量显著升高;C处理的土壤速效钾含量显著下降,而全磷含量显著升高。较全量化肥而言,施用微生物菌肥不仅增加了有益微生物,如浮霉菌门(Planctomycetota)、放线...  相似文献   
90.
为阐明尖孢镰孢菌侵染黄瓜抗感材料后根系游离氨基酸的差异,对黄瓜抗感材料进行接种,以接种灭菌水为对照,分析接种后8、12、16、20 d 根系游离氨基酸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接种病原菌后,抗病材料游离氨基酸总量呈下降趋势,感病材料游离氨基酸总量呈上升趋势。抗感材料接种病原菌处理的游离氨基酸总量均较对照增加,接种后8、12、16、20 d,抗病材料分别较对照增加9.37%、38.81%、33.09%、25.72%,感病材料分别较对照增加19.89%、49.49%、101.11%、208.96%,游离氨基酸总量受病原菌的影响表现为感病材料大于抗病材料。接种病原菌后,β- 丙氨酸、鸟氨酸、亮氨酸、天冬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尿素、精氨酸和γ- 氨基丁酸在抗感材料中的变化规律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