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6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7篇
  9篇
综合类   34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27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为验证从莴笋根际分离筛选出的菌株GNB6、MGBC3、MGBD1及其混合菌剂对莴笋生长与品质的影响,进而确定不同菌株及混合菌剂的最佳用量,为研制莴笋专用促生菌剂提供依据,文章采用盆栽法,设置不同用量固氮菌A(2、4、6 mL·株-1)、溶磷菌B(2、4、6 mL·株-1)、分泌IAA菌C(2、4、6 mL·株-1)、混合微生物菌剂D(2、4、6 mL·株-1),及清水对照(CK)共计13个处理。结果表明:相同施肥条件下,添加适宜用量的单一和混合微生物菌剂能显著促进莴笋生长、提高莴笋的营养品质,并且可有效促进莴笋叶片花青素的积累,同时显著降低莴笋茎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其中,D3处理表现最好,较CK处理茎粗和单株鲜重分别增加24.71%和55.67%,茎和叶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增加83.49%和139.46%,茎和叶可溶性糖含量增加51.28%和29.19%,茎和叶VC含量增加88.89%和13.57%,茎中亚硝酸盐含量降低了1.47%,叶片花青素含量提高53.63%。通过主成分分析可知,各处理组综合得分由高到低为:D3>B1>C2>B2>D2>A2>D1>C3>A1>A3>B3>C1>CK。综合分析发现,每种菌剂促生效果最适宜用量分别是A2(4 mL·株-1)、B1(2 mL·株-1)、C2(4 mL·株-1)、D3(6 mL·株-1),其中混合微生物菌剂D3(6 mL·株-1)对促进莴笋生长和改善品质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2.
玉米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农作物,对我国食品业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玉米的产量和种植技术有必要的联系。文章针对玉米种植技术的创新和培育进行分析,并对种植玉米过程中容易出现的病虫害提出相应的防治策略,希望有效提升我国玉米种植技术水平,促进农业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63.
正兰州百合栽培历史悠久,以其营养价值高和品质好等特点而成为享誉世界的兰州特产,有"兰州百合甲天下"的美誉。目前,兰州市及周边市县百合种植面积达6 667 hm~2(10万亩),当地农户在种球繁育、商品百合栽培上积累了大量经验,生产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64.
以胡萝卜耐抽薹品种‘新秀三红’和易抽薹品种‘岐山透心红’的未抽薹和抽薹植株的肉质根为材料,研究了高原夏季胡萝卜肉质根内源激素变化及其与先期抽薹的关系。结果表明:苗期肉质根内源激素含量逐渐下降;叶片旺盛生长期GA3、GA4、IAA和IPA含量先升高后下降,ZR和DHZR含量持续下降后逐渐升高;肉质根迅速膨大期ZR和IAA含量逐渐升高,其它激素含量均渐下降。长日照条件下,易抽薹品种中未抽薹植株肉质根的内源GA3和ZR含量较低,GA4和IAA含量较高,与耐抽薹品种的差异均显著;易抽薹品种中先期抽薹植株肉质根的IAA和IPA含量较高,GA3和ABA含量较低,与其未抽薹植株肉质根的差异均显著。较低含量的GA3与较高含量的IAA促进胡萝卜的先期抽薹,较高的IAA/ZR、GA4/ZR比值可导致胡萝卜的先期抽薹。  相似文献   
65.
美洲斑潜蝇对高原夏菜寄主的选择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5点取样法调查了高原夏菜29个品种的美洲斑潜蝇的虫道数、被害叶率和虫情指数。结果表明:美洲斑潜蝇对高原夏菜不同品种的选择性存在显著差异,美洲斑潜蝇对高原夏菜寄主的选择性表现为软荚豌豆(荷兰豆、甜脆豆)强于大白菜和甘蓝;除少数品种外,美洲斑潜蝇对荷兰豆的选择性强于甜脆豆,对大白菜的选择性强于甘蓝;根据美洲斑潜蝇为害寄主叶片的虫道数、被害叶率和虫情指数,分别将高原夏菜品种划分为成虫最喜食品种、喜食品种和次喜食品种。  相似文献   
66.
调查了兰州高原夏菜病虫害种类,分析了防治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兰州高原夏菜病虫害无公害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67.
莫索湾灌区土壤剖面盐分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疆莫索湾灌区为研究区域,运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的分析方法,研究不同土层(0~20、20~40、40~60、60~80、80~100 cm)土壤盐分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并绘制了土壤剖面盐分含量分布图。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剖面盐分含量随着土层深度增加逐渐增大,具有一定的低聚特征,表层土壤平均含盐量最低,60~100 cm的土层含盐量最高;各土层土壤盐分均符合对数正态分布,但整个研究区土壤盐分含量最大值出现在表层,0~40 cm的土层盐分属于强变异性,40~100 cm的土层盐分是中等变异性;研究区各层土壤盐分均属于中等空间自相关,0~20、20~40 cm土层的块金系数分别为0.698和0.653,空间相关性低于底层;克里格插值分析表明,各土层含盐量均呈斑状、块状分布,研究区的土壤盐分南部高于北部,东部高于西部。  相似文献   
68.
为筛选出诱导西葫芦雄花的最佳时期和AgNO3浓度,于3个不同的生长时期,用3种不同浓度(300,400,500 mg/L)的AgNO3处理西葫芦幼苗。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时期用AgNO3可提高西葫芦第一雄花节位,增加2花芽/叶腋数,减少雌花数,且处理时间越早,第一雄花节位越高,雌花数越多;同一处理时期,随着AgNO3浓度的增加,雌花数减少,2花芽/叶腋数增加,子叶平展期和1叶1心期用400 mg/L AgNO3处理西葫芦幼苗,雄花数最多,花粉活力最高;仅1叶1心期和2叶1心期可诱导两性花产生,且随着处理时间的推迟和AgNO3浓度的增加,两性花越多,植株长势减弱。研究结果表明,子叶平展期用400 mg/L AgNO3处理西葫芦幼苗,诱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9.
以1、5年的滴灌不覆膜密植作物冬小麦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采集小尺度土壤剖面(0~10、10~20、20~30、30~40、40~60 cm)样品,结合连续性定位监测、描述性统计和地统计分析,探索新疆奇台县不同滴灌年限小尺度土壤盐分积累时空变异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各土层土壤盐分符合对数正态分布。滴灌1年土壤盐分含量平均值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底聚特征,滴灌5年呈抛物线特征。滴灌1年变异系数大部分为弱变异,滴灌5年部分为中等程度变异。半方差函数表明,滴灌1年土壤盐分含量符合球状模型和高斯模型,R~2≥0.76;滴灌5年土壤盐分含量符合高斯模型、球状模型和指数模型,R~2≥0.75。土壤盐分块金系数C_0/(C_0+C)为中等和强烈的空间自相关性,表明土壤盐分受结构性因素和随机性因素共同作用。研究结果可为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改良盐渍化土壤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70.
【目的】研究小麦不同滴灌年限土壤速效养分积累的变化规律,了解其空间分布特征。为科学管理滴灌小麦土壤调查和施肥技术体系提供理论和数据参考。【方法】以1、3、5、7 a滴灌小麦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滴灌年限小尺度土壤盐分空间的分布特征。采集土壤剖面(0~60 cm)样品,结合连续性定位监测、描述性统计和地统计分析,研究不同滴灌年限土壤速效养分时空变异规律。【结果】不同滴灌年限速效养分的最大值在0~20 cm土层,最小值在40~60 cm土层;不同土壤层的速效养分含量呈弱变异和中等变异。半方差函数表明,滴灌1、3、5、7 a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符合球状模型和高斯模型,呈明显空间自相关和中等空间相关性,块金系数在15.28%~65.15%。【结论】不同滴灌年限土壤速效养分随年限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其空间分布主要受人为因素和随机因素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