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96篇
  免费   173篇
  国内免费   387篇
林业   812篇
农学   414篇
基础科学   571篇
  428篇
综合类   3281篇
农作物   296篇
水产渔业   199篇
畜牧兽医   2090篇
园艺   478篇
植物保护   287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191篇
  2022年   210篇
  2021年   143篇
  2020年   199篇
  2019年   300篇
  2018年   297篇
  2017年   167篇
  2016年   194篇
  2015年   212篇
  2014年   440篇
  2013年   338篇
  2012年   415篇
  2011年   418篇
  2010年   517篇
  2009年   535篇
  2008年   597篇
  2007年   501篇
  2006年   406篇
  2005年   298篇
  2004年   253篇
  2003年   243篇
  2002年   197篇
  2001年   194篇
  2000年   180篇
  1999年   172篇
  1998年   141篇
  1997年   136篇
  1996年   130篇
  1995年   94篇
  1994年   104篇
  1993年   96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63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32篇
  1984年   31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4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991.
麻栎扦插材料和工艺不仅影响自身的成活率,更对内源激素等内含物的含量具有深刻影响。以麻栎扦插成活率和内含物含量为研究方向,对麻栎插穗材料和处理方法进行试验研究,结果显示:麻栎扦插过程中的部位效益明显,中下部插条的成活率明显高于其它部位;并且在插穗材料选择中,硬枝扦插和嫩枝扦插的效果具有明显差异。此外,麻栎内源激素等内含物含量与扦插的成活率具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992.
【目的】基于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粗制线粒体DNA高通量测序数据,对叶绿体基因组进行组装。【方法】应用Illumina Hiseq 2500平台进行线粒体DNA测序。利用软件Velvet对过滤后的clean reads进行拼接和叶绿体基因组的组装。采用在线注释软件DOGMA(http://dogma.ccbb.utexas.edu/)对叶绿体基因组完整序列进行基因预测和基因功能分析。【结果】成功组装出C48-2和C黄早四2个不育系及48-2和黄早四2个保持系的叶绿体基因组,大小分别为140 473 bp(C48-2)、140 478 bp(C黄早四)、140 458 bp(48-2)、140 448 bp(黄早四),均包含84种编码基因,30种tRNA基因,4种r RNA基因。新组装的4个叶绿体基因组,在基因组大小及所包含的基因种类及数量方面都与叶绿体参考基因组具有较高的相似性,说明粗制线粒体的高通量测序数据可以用来组装叶绿体基因组。叶绿体基因组高度保守,但也存在SNP及InDel,基于不育系与保持系叶绿体DNA(cpDNA)的SNP位点设计特异引物,可用来鉴定区分CMS-C不育胞质与正常胞质。【结论】利用粗制线粒体DNA的高通量测序数据可以完成叶绿体基因组的组装,玉米CMS-C不育系与保持系的叶绿体基因组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但也存在一些多态性位点,基于多态性位点成功开发出可区分CMS-C不育胞质与正常胞质的特异标记。  相似文献   
993.
2个油茶品种及6个近缘种的光合特性日变化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筛选油茶近缘种高光效种质资源,从而为培育油茶新品种提供优质材料,以2个普通油茶品种(‘湘林1’与‘湘林97’)和6个近缘种(博白大果油茶、越南油茶、浙江红山茶、溆浦大红山茶、攸县油茶、滇山茶)为试验材料,对其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水分利用效率等光合参数进行了测定和分析。观测结果表明:滇山茶、攸县油茶、越南油茶、博白大果油茶和‘湘林1’与‘湘林97’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均呈“单峰”曲线的变化趋势,其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亦均呈“单峰”曲线的变化趋势,而其胞间CO2浓度却呈“V”型曲线的变化趋势;浙江红山茶和溆浦大红山茶的净光合速率均呈“双峰”曲线的变化趋势,其气孔导度呈“平稳”型曲线的变化趋势,胞间CO2浓度呈“W”型曲线的变化趋势,蒸腾速率呈“单峰”曲线的变化趋势,说明其均存在光合“午休现象”。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水分利用效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气孔导度与水分利用效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从5个光合参数中提取了特征根>1的主成分2个,其累计贡献率为83.545%;主成分1(F1)中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效率的累计正向贡献率最多,主成分(F2)中蒸腾速率的累计正向贡献率最多;根据综合评价结果可知,2个普通油茶品种及6个近缘种的光合效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油茶‘湘林1’>滇山茶>油茶‘湘林97’>攸县油茶>博白大果油茶>越南油茶>溆浦大红山茶>浙江红山茶。  相似文献   
994.
本文从生产现状、市场与贸易、加工与消费、技术研发等角度对2023年中国奶业发展进行了分析,同时指出中国与奶业发达国家产业素质的差距点,为中国奶业发展提出技术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95.
不同灌溉方式对水稻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充分发挥水稻的产量潜力和实现水分高效利用,以超级杂交水稻“两优培九”和“红莲优6号”为材料,比较了间歇灌溉(B)、半旱栽培(C)、干旱栽培(D)和淹水灌溉(A)方式下的水稻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随着田间灌水量的减少,水稻生育期延迟,生育期最长的干旱处理与淹水处理的全生育期天数相差长达13.5d。间歇灌溉水稻的最高分蘖期比淹水灌溉推迟5~7d。与淹水灌溉相比,间歇灌溉的叶片光合速率高,叶面积指数大,叶片蒸腾速率较低,提高了水分利用率;半干旱栽培的水稻叶片蒸腾速率比净光合速率下降快,水分利用率相对较高;干旱栽培的叶片净光合速率降低,水分利用率低,后期叶片出现早衰。间歇灌溉与淹水灌溉的水稻株高、叶面积指数、气孔导度差异不显著,但与半旱和干旱栽培差异显著。综上所述,间隙灌溉比其他3种灌溉方式能更好地改善水稻生物学特性,在生产上有较好的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6.
稻鸭、稻鱼复合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展茗  曹凑贵  汪金平  代光照 《土壤学报》2008,45(6):1179-1183
21世纪以来,由于其良好的生态环境效应、及市场对绿色安全稻米的需求,稻田种养复合生态系统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模式多种多样,在我国南方地区主要以稻田养鸭、养鱼、养虾为主。同时对稻田种养复合生态系统的机理及其效应也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相关研究表明:稻鸭共生可利用鸭子的活动、觅食产生中耕除虫的效果[1,2],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稻鸭共生有利于稻田通风透光,改善水稻群体结构;提高土壤肥力[3~5];还能减少稻田中的产甲烷菌数量,减少甲烷排放[6~9]等方面作用。然而对于稻田养鸭、养鱼后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多样性方面的研究还很少,甘德欣等[10]研究表明稻田养鸭后能增加土壤微生物的数量,但对土壤微生物  相似文献   
997.
为了了解加热温度对红枣汁中维生素C含量变化的影响,降低红枣汁在加工过程中维生素C的损失,该文以红枣澄清汁为材料,采用可逆的一级反应模型研究了不同加热温度下还原型维生素C(AA)的降解规律并推导出氧化型维生素C(DHAA)含量变化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Arrhenius方程计算得到AA和DHAA的降解反应活化能.结果表明,在303,313,323,333,343 K温度条件下,可逆的一级反应模型适用于表达红枣汁中AA的降解规律,非线性回归决定系数γ2均大于0.98.DHAA的数学模型也能较好地预测DHAA在红枣汁中的含量变化规律.在不同的加热温度下,AA与DHAA均能发生降解反应,但DHAA的降解速率较AA低,DHAA的降解主要发生在AA的降解反应达到平衡之后.AA热降解反应活化能较低,表明红枣汁中的AA对热处理较敏感.该研究为优化红枣汁的加工工艺、提高红枣汁的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8.
补偿模糊神经网络水果形状分级器分级误差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神经网络对水果进行分级时精度有待提高的问题,分析了补偿模糊神经网络椪柑形状分级器的分级误差。将椪柑图像前4个傅里叶描述子按期望输出模糊变量值大小排列成单调递增、单调递减、钟形分布和锯齿形分布4种训练样本,分别训练同一补偿模糊神经网络水果形状分级器,用递减排序后的同一测试样本检验分级器性能,试验表明,单调递减顺序训练样本所训练的分级器分级误差最小为1.875%,钟形分布、单调递增顺序和锯齿形分布训练样本所训练的分级器分级误差依次增大,分别为15%、63.125%、75%。分析分级误差与样本间顺序的对应关系,建立分级误差模型,结果表明,同顺序的测试样本与训练样本间相关系数大,分级误差小;不同顺序的测试样本与训练样本间相关系数小,分级误差大。因此,测试样本与训练样本按水果同一品质特征同序排列,提高样本间的相关程度,将大幅度降低神经网络类分级器分级误差,提高正确识别率。  相似文献   
999.
我国于1990年开始开发绿色食品,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商标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国外类似的食品称为健康食品、自然食品、无公害食品、有机食品、生态食品等,这些食品都是针对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相似文献   
1000.
探究牡丹江烟区复烤片烟在河南仓储自然醇化过程中的质量变化,为河南烟草工业公司合理利用牡丹江片烟原料提供理论依据。将龙江911品种复烤片烟贮存于河南新郑醇化库进行自然醇化,研究醇化片烟外观、感官质量及主要化学成分变化,分析主要化学成分与感官质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片烟外观质量在醇化24个月时达到最佳,感官质量在醇化27个月时达到最佳。随着醇化时间的延长,片烟的总氮、总植物碱、总糖、还原糖含量,以及多酚类和游离氨基酸类总含量均呈下降趋势,有机酸类总含量呈上升趋势。与醇化9个月时相比,醇化30个月时片烟的总氮和总植物碱含量分别降低15.23%和1.49%,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分别降低3.48%和7.02%,多酚类和游离氨基酸类总含量分别降低9.41%和10.30%,有机酸类总含量增加15.70%。相关分析表明,香气质和杂气均与总氮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有机酸类总含量呈显著正相关;香气量与总氮、还原糖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感官质量总分与总氮、总糖、还原糖含量和多酚类总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有机酸类总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总之,牡丹江片烟在河南新郑醇化库自然醇化27个月时,感官评吸质量和内在化学成分协调性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