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6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01篇
林业   93篇
农学   50篇
基础科学   82篇
  108篇
综合类   468篇
农作物   50篇
水产渔业   58篇
畜牧兽医   220篇
园艺   75篇
植物保护   34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0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2篇
  1964年   3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采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 (GIS)技术 ,研究黄河三角洲地区 1976 - 0 6~ 1998- 0 5淤积与侵蚀面积的动态变化 ,通过对不同时相遥感图像的解译提取其水陆界线 ,在 GIS支持下对黄河三角洲地区的水陆边界进行比较 ,确定侵蚀区与淤积区 ,并计算其面积。结果发现 ,黄河三角洲地区 1976 - 0 6~ 1981- 0 9年净增面积最大 ,平均每年增加 2 90 8.2 75 hm2 ,1989- 11~ 1992 - 0 9年净增面积最少 ,仅为 5 13.5 98hm2。总的来看 ,黄河三角洲的淤积速度呈现为递减的趋势 ,主要的淤积区为黄河入海口处 ,侵蚀区为河口北部和东部沿海地区。  相似文献   
102.
本文比较了来自不同有机物组合的三种堆肥(马粪和垫草,貂场废弃物,城市生活垃圾和污泥)和纸浆厂固体废弃物对提高番茄生长的影响.番茄、水芹、小红萝卜种植在有机养分贫瘠的土盆中,发芽后评价四个处理的植物毒性.结果表明:马粪和垫草,貂场废弃物能刺激番茄苗根部和地上部的生长,城市生活垃圾堆肥和纸浆厂固体废弃物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城市生活垃圾堆肥和无修复的土壤同样抑制种子萌发,纸浆厂固体废弃物处理使水芹和小红萝卜苗畸形发育,这些处理的有毒成分和养分失调都可能造成生长抑制的影响,不经过腐熟的纸浆厂固体废弃物施用到农业土壤有可能对蔬菜类植物造成有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3.
寒地水稻实地氮肥管理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2,自引:5,他引:32  
 为解决东北寒地水稻施肥中存在的问题,引进了国际水稻研究所的实地养分管理技术。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寒地水稻叶片的叶绿素值(SPAD值)在穗分化期、抽穗期与叶片含氮量及叶色卡值(LCC值)之间都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 初步确定寒地水稻的SPAD阈值为38~40,LCC阈值为3.5。与农民习惯施肥(FFP)相比,实地氮肥管理(SSNM)氮肥用量减少25%,千粒重增加0.75 g,氮肥利用率显著提高。研究表明,在产量不降低甚至有所增加的前提下,SSNM可以降低氮肥用量,具有在广大寒地稻区推广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4.
以辽宁省香菇冷棚半熟料袋栽生产为模式,按照香菇生产的产地环境、栽培原料、栽培技术、采收标准与病虫害防治等制订了《香菇冷棚半熟料袋栽技术规程》。以期为香菇生产者提供标准化生产的科学依据,从而提高产品的产量、质量及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05.
GIS支持下山东省土地自然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地理信息系统 (GIS)的支持下 ,结合 Visual Foxpro5 .0及农业实用多元分析程序包 (APMP)对山东省土地自然质量进行了评价。以 GIS叠加分析模型 ,通过图形与其属性库的对应统一 ,利用 APMP程序包 ,以回归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定量模型 ,实现评价单元的划分、参评因素的筛选及权重的确定 ,基本实现了土地评价的自动化流程 ,适时满足土地信息数字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6.
该文旨在通过对土地整理与农村建设目标、内容及相互关系的分析,借鉴国外通过土地整理促进农村发展的经验,根据中国的实际,提出通过土地整理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对策。研究发现,土地整理日趋成为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农村建设则成为土地整理的重要任务和目标。中国应从树立以新农村建设为目标的土地整理理念,完善政策导向、公众参与两个机制,构建法律、规划和科技支撑三个体系等方面推进土地整理与农村建设的结合,提高土地整理服务农村建设的能力,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07.
山东省青州市耕地地力等级评价研究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王瑞燕  赵庚星  李涛 《土壤》2004,36(1):76-80
本文介绍了农业部有关耕地地力等级评价在山东省青州市的试点研究结果。整个评价是建立在全面野外调查和室内化验分析以获取大量耕地地力相关信息的基础上,以GIS和SPSS等技术并结合有关数学模型为依托,对耕地地力进行的自动化和定量化评价。对耕地地力等级的分布特点、利用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也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对青州市耕地高效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8.
黄河口耕地遥感动态监测及其生态环境安全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多时相陆地卫星TM数据,以分类后比较法和历史土地利用专题图支持下的目视检测方法进行黄河口耕地变化动态监测。建立了基于TM数字图像的耕地变化及其相关自然和人为因素变化的指标,对与耕地变化相关的自然环境要素变化及人为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1987∽1998年,垦利县耕地增减变化较大,面积减少了5321.8hm^2,平均每年减少483.8hm^2。耕地的变化反映出该区土壤盐渍化的加重和水源的匮乏,以及人为不良活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该区生态环境安全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9.
垦利县冬小麦面积的卫星遥感与分布动态监测技术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应用陆地卫星TM资料和遥感图像处理ENVI3.2软件,以监督分类波谱角法、人机交互等方法提取冬小麦面积及分布信息。采用图像复合分类监测、比值(差值)图像监测、分类结果叠加监测和信息复合人机交互目视提取等方法研究了垦利县1987~1998年冬小麦播种面积及其空间分布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垦利县冬小麦播种面积呈不断增加的趋势,11年间共增加了11 264.5 hm2,其中从1992~1996年增加幅度较大。麦田面积的增加主要在垦利县中部和靠近黄河口的两侧地区,其减少则主要分布于西南和东北两个原小麦集中分布区。研究结果为该县冬小麦生产的管理及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0.
番茄种子经高压静电场处理后,其发芽率、株高、茎粗、叶片数及抗病性等生物学指标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场强为125 k V·m-1、处理时间为20 min的条件下处理番茄种子的效果最佳,其处理的种子发芽率比对照增加82.2%、茎粗增加20.0%、株高增加41.1%、复叶数增加15.2%、小叶数增加13.6%。场强为375k V·m-1、处理时间为10 min及场强为375 k V·m-1、处理时间为40 min条件下,番茄植株对叶霉病的抗病性得到了大幅提高,其病情指数均比对照降低了96.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