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56篇
  1篇
综合类   27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竹炭是一种优良的可再生生物质碳材料,具有独特的孔隙结构和吸附性能,常用于制备各种功能复合材料,而竹炭因其优异的远红外反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保暖织物和健康保健等领域。通过元素分析、FT-IR、BET和XRD等表征方法分析了热处理后竹炭的性能特征,并研究了竹炭远红外发射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对竹炭进行热处理后,随着温度的上升,竹炭红外发射率呈现先维持相对稳定阶段而后上升的趋势,然后保持在较高值的现象。对竹炭进行表征后发现:当热处理温度低于600℃时,竹炭固定碳等组分相对稳定,其红外发射率保持稳定且无显著变化;在温度600~800℃时,其红外发射率与温度则呈线性正相关;当温度超过800℃时,竹炭红外发射率保持在较高值;比表面积试验表明800℃热处理时比表面积达到最大值,竹炭远红外发射率与其比表面积呈正相关,而与其平均孔径则呈负相关;XRD结果表明竹炭的结晶度会影响其远红外发射率,但关联性较弱。由此可知,竹炭热处理可以提高其远红外发射率,热处理以800℃为宜,远红外发射率性达到0.95,且竹炭远红外发射率主要受其固定碳质量分数影响,此外还受比表面积和孔径的影响。  相似文献   
42.
采用砂光、涂白胶和涂导电漆等不同表面处理方式处理刨花板基材,综合考虑上粉量及涂膜性能,获得刨花板基材表面处理的较佳方法.试验表明,刨花板表面处理较佳方式是涂导电漆,其次是砂光处理,最后是涂白胶.涂导电漆处理的刨花板基材,粉末涂饰的固化条件为160 ℃下烘干10 min.固化后的粉末涂层性能为:涂膜附着力1级,硬度4H,具有较好的耐水性.  相似文献   
43.
竹炭电阻率与其理化性能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不同的炭化最高温度下烧制竹炭的灰分含量、挥发分含量、固定碳含量、密度、pH值的测定,并运用惠斯登电桥测其电阻值,探讨了竹炭电阻率与其理化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竹炭电阻率和竹炭理化性能之间存在相关性,竹炭电阻率随竹炭灰分含量、固定碳含量、密度和pH值的增加而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而随着竹炭挥发分含量的降低而降低。  相似文献   
44.
用LCA4型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青钱柳的光合速率(Pn)、胞间CO2浓度(Ci)、暗呼吸速率(Rd)、气孔阻力(rs)等的日进程,并结合其环境因子分析影响青钱柳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青钱柳光合速率日进程是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午休”现象。经分析“午休”的原因主要是非气孔因素,影响青钱柳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温度和大气CO2浓度。  相似文献   
45.
臭氧氧化技术进行了研究,发现进水水质变化会影响臭氧氧化的效果;投加硫酸铝混凝后再进行臭氧处理,效果最稳定,而且COD可以维持在100mg·L-1以下,比直接氧化和加PAC后再氧化的效果要好。  相似文献   
46.
黑刚刚  柯世省  张文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9488-9489,9492
[目的]研究不同光环境下夏蜡梅的光合作用响应,以确定其适宜的生境。[方法]在3种人工设置的光环境下,即高光强(HL)、中等高光强(ML)和低光强(LL)下,研究夏蜡梅的光合作用响应和光合日变化。[结果]夏蜡梅的光合能力与一些耐阴植物相当,其最大净光合速率在ML下最大,显著高于HL、LL下的;HL下夏蜡梅的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和暗呼吸速率最高,表观量子效率和日均净光合速率最低。[结论]ML环境对夏蜡梅植株的生长较为有利,这对夏蜡梅的管理与引种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7.
竹质活性炭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介绍了近年来竹质活性炭各种制备工艺及其应用研究进展,分析了各类活化工艺的特点,并对未来竹质活性炭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8.
温度对竹材烘焙过程中气固液三相产物组成及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烘焙预处理可有效降低生物质原料的含水率和O/C比、提高能量密度、可磨性和疏水性,进而减少热解油中水分和含氧化合物的含量,改善生物油的稳定性和品质。该文采用程序控温管式炉、热重-红外联用仪(TGA-FTIR)和快速热解-气质联用仪(PY-GC/MS)等开展生物质烘焙试验研究,研究烘焙温度(210、240、270和300℃)对毛竹烘焙过程中气、固、液三相产物的特性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烘焙固体产物:随烘焙温度升高,固体产物中固定碳和C元素含量显著增加,使得原料的热值从18.85 MJ/kg增加至23.12 MJ/kg,能量密度增加;O元素含量显著减少,使得O/C比值从0.74降低至0.42。(2)烘焙气体产物:烘焙气体成分主要为H_2O、CO_2、CO和CH_4组成,其中CO_2含量最高,其次为H_2O、CH_4和CO,所有气体产物含量随烘焙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加。(3)烘焙液体产物:烘焙液体产物主要由酸类、酮类、呋喃类、酚类以及醛类等有机物构成,其中酸类、酚类和呋喃类相对含量较高,最高可达20.34%、22.05%和31.42%,酮类、醛类含量相对较少,分别占10.43%与8.26%,随烘焙温度升高,酸类含量先增加后减少,呋喃类、酚类、酮类含量逐渐增加,醛类含量变化规律不显著。(4)基于对烘焙气、固、液体产物分析可知,竹材中的氧元素主要以H_2O、CO_2、CO和有机酸等形式脱除,烘焙预处理能有效提高竹材能量密度,去除水分与含氧化合物,提高烘焙固体产物的利用价值。研究结果可为竹材能源化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9.
以小径级竹材方竹Chimonobambusa quadrangularis为研究对象,采用程序控温管式炉、热重红外联用仪(TG-FTIR)和快速热解-气质联用仪(Py-GC/MS)等开展方竹烘焙与热解试验,探究烘焙温度(210,240,270和300℃)对热解(550℃)过程中气、固、液三态产物特性的影响,分析方竹烘焙后固体产物热解机制。结果表明:随烘焙温度升高,固体产物中碳元素及固定碳相对含量显著提高,氧元素及挥发分相对含量明显降低,氧碳比由0.72减小到0.53,热值由18.32 MJ·kg-1增加到21.65 MJ·kg-1,竹材能量密度显著提高。热解气体产物主要有二氧化碳(CO2)、水蒸气(H2O)、一氧化碳(CO)、甲烷(CH4)和氢气(H2),其中CO2产量最大;随烘焙程度加深,CO2,CO,H2O,CH4产量均减小,H2增加。热解液体产物主要有酸类、酚类、呋喃类、酮类和醛类等,其中酸类、酚类以及呋喃类相对含量较高,分别为12.69%,34.72%和29.80%,酮类及醛类相对含量较少,分别为9.32%和11.87%;随烘焙温度升高,酸类、醛类及呋喃类相对含量逐渐降低,酚类及酮类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50.
通过乙醚、二氯甲烷和乙酸乙酯3种有机溶剂对竹醋液抽提,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法)对抽提物的化学组分及其相对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3种有机溶剂抽提后的竹醋液组分种类及含量存在着差异,采用乙醚抽提得到27种化合物,二氯甲烷抽提得到44种化合物,乙酸乙酯抽提得到58种化合物,化合物类型主要包括有机酸类、酚类、酮类、醇类、酯类、醛类及少量其他物质。2)选用乙酸乙酯抽提可以得到更多种类的酸类、酚类、酮类和醛类物质;选用二氯甲烷抽提则能获得相对成分含量更高的酸类和酚类物质;而乙醚更适于抽提醇类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