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1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58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110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研究父源印记基因在牛早期胚胎中的表达模式。【方法】利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Gnas、Grb10和Xist这3个父源性印记基因在牛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和孤雌激活(Parthenogenetic Activation,PA)胚胎各发育阶段的表达情况。【结果】对于IVF和PA两种来源的牛胚胎,Gnas在胚胎各发育阶段的表达没有明显差异;Grb10在2细胞阶段的PA胚胎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在IVF胚胎的,但从4细胞阶段到囊胚阶段,Grb10在两种来源的牛胚胎中表达没有明显差异;从2细胞阶段到8细胞阶段,Xist在两种来源的牛胚胎中表达没有明显差异,但从16细胞期开始,Xist在PA胚胎中的表达明显高于IVF胚胎的表达量。【结论】对于牛IVF胚胎和PA胚胎,Gnas、Grb10和Xist从2细胞期到囊胚期都可以检测到表达,但表达模式不同。这3个父源性印记基因在牛胚胎发育过程中可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2.
绒山羊是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育而形成的具有多种用途的经济型食草家畜.以内蒙古白绒山羊种羊场为代表的种羊场,经数十年的系统选育现已积累了十分丰富的育种资料[1].虽然经过育种工作者多年的努力,绒山羊育种进展较以前有了相对的提高,但在数据管理和数据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依旧突出.面对庞大的育种信息数据继续使用人工统计的方法已经不适应现代先进、便捷的计算机应用,然而本系统在数据的统计分析和系谱信息查询中,封装了数理统计软件包,以此提高了数据处理工作的效率,弥补了数据应用的不足.  相似文献   
93.
杂种优势在动植物育种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对杂种优势分子遗传机理的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随着生物信息学的不断发展,对其基因表达数量和表达模式的研究也就越来越多,因为父母本的不同,杂交子代的基因在数量和功能上都存在明显差异;杂交子代融合基因的表达会发生父母本的偏向性,继而影响其表型;杂交子代中因为父母本印记的差异,导致其性状和功能有所不同。总结了杂交子代中差异基因、融合基因和印记基因的表达情况,为深入理解杂种优势的分子遗传机理提供新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94.
选择在转化生长因子(TGF-β)信号转导中起关键作用的转化生长因子受体Ⅱ(TGF-βRⅡ)为切入点来研究TGF-β信号通路在绒毛周期性生长中的作用.试验通过提取内蒙古绒山羊皮肤总RNA并采用RT-PCR技术对内蒙古绒山羊不同时期皮肤中TGF-βRⅡ基因表达进行测定.结果表明,TGF-βRⅡ在1月份(退行期)、3月份(休止期)、5月份(兴盛前期)和9月份(兴盛期)均有表达.由此推测TGF-βRⅡ可能通过与TGF-β结合对绒山羊绒毛的周期循环起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95.
试验从内蒙古白绒山羊皮肤组织中提取mRNA,经RT-PCR扩增RORα、RORβ、RORγ片段,比较研究ROR基因在内蒙古白绒山羊不同时期1月(退行期)、3月(休止期)、5月(兴盛前期)、9月(兴盛期)份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RORα、RORβ、RORγ在1、5、9月绒山羊皮肤中表达,在3月份当绒毛生长处于休止期时,该基因的3个亚型均未见表达,且不同的亚型在绒毛生长的不同时期表达规律类同。因此,推测ROR家族的不同亚型均与绒毛的周期性生长有关。  相似文献   
96.
除去精浆对内蒙古白绒山羊精液冷冻保存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阿尔巴斯白绒山羊精液,用三种不同离心方法洗涤除去精浆后,对精液进行冷冻处理,结果表明750rpm/min一次或两次离心除精浆,精子冷冻解冻后的活率,质膜完整率,线粒体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750rpm/min一次离心处理后顶体完整率显著高于750rpm/min两次离心处理。1500rpm/min一次离心处理后,精子冷冻解冻后的的活率,顶替完整率,线粒体活性显著(P<0.05)低于其它各组,解冻后活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这是由于离心速度的偏高会对精子形成一定的机械损伤。  相似文献   
97.
试验通过对内蒙古绒山羊采用持续埋植两年褪黑激素和提取皮肤总RNA后,进行Real-time PCR扩增,并研究了褪黑激素(melatonin,MT)对绒相关基因SOX21在皮肤中表达的影响。以GAPDH基因为看家基因对荧光定量获得的相对定量的数据进行校正,数据经2-△△Ct法分析,结果发现:①SOX21基因在不同个体中的表达趋势是相对稳定的,不受个体差异的影响。②褪黑激素对一年中SOX21基因在内蒙古白绒山羊皮肤中表达的影响除3、4、5月份外其他月份均有显著的影响。③持续埋植两年稳定了褪黑激素对SOX21基因在绒山羊皮肤中表达的影响,降低了绒山羊对褪黑激素的应激反应。④SOX21基因在毛囊休止期表达明显下调,可能与脱绒相关。  相似文献   
98.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比较分析了肉碱棕榈酰转移酶(carnitine palmitoyl transferase,CPT)基因在绵羊和山羊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研究结果表明,CPT1A mRNA在绵羊肝脏、脾脏中表达明显高于CPT1B、CPT2,CPT1B mRNA在绵羊腹外斜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CPT1A、CPT2。CPT1A mRNA在山羊脾脏中表达明显高于CPT1B、CPT2 mRNA在山羊脾脏中的表达,CPT1B mRNA在山羊后腿股二头肌、腹外斜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CPT1A、CPT2 mRNA在山羊后腿股二头肌中的表达。CPT1A mRNA在绵羊肝脏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山羊中CPT1A mRNA的表达(P<0.05)。CPT1A、CPT1B、CPT2基因在绵羊心脏、脾脏、腰大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在山羊中的表达(P<0.05),CPT1A、CPT1B、CPT2基因在山羊后腿股二头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在绵羊中的表达(P<0.05)。CPT1A、CPT1B、CPT2基因在绵羊、山羊各组织中的表达存在差异,可能与各基因表达模式、肌肉组织纤维类型、脂肪沉积含量不同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99.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生物学技术已经发展到后基因组时代,生命科学研究的重点也从结构基因组研究转移到后基因组时代——功能基因组的研究。蛋白质组学研究是功能基因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与之相关的技术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且在多个领域都得到了相应的发展。综述了蛋白质组学相关技术的发展及其在肉质中应用的概况。  相似文献   
100.
内蒙古阿尔巴斯绒山羊毛囊结构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内蒙古阿尔巴斯绒山羊为材料,通过石蜡包埋技术制作皮肤组织切片,利用Sacpic染色法分析内蒙古阿尔巴斯绒山羊3月、5月和10月的毛囊结构,得到了3个时期较为清晰和具有明显时期特征的形态学图片,为阐明绒山羊绒毛生长发育提供了组织学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