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20篇
基础科学   12篇
  9篇
综合类   31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12种中药的体外抑菌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中药对标准菌及临床分离菌的抗菌活性,为中药应用于临床,以及消除细菌耐药性的研究提供基础。采用管碟法,进行了12味中药对3种标准菌及30株临床分离菌的抑菌作用观察。结果显示,12味中药中的8味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乌梅、五倍子和黄连抑菌活性最强,木耳、穿心莲、白头翁、苦参无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52.
四川地区鸡源沙门菌耐药性检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正>沙门菌能引起人和动物的多种不同临床表现的沙门菌病,是主要的人兽共患病原菌,具有重要的医学、兽医学和公共卫生学意义。由于其血清型复杂,在动物生产上主要使用抗菌药物控制该病  相似文献   
53.
禽源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临床样品中分离鉴定得到18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监测其对24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表明,18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24种抗菌药物均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对常用的青霉素类、磺胺类药物及甲氧苄啶严重耐药,耐药率高达81%以上;其中检测出MRSA42株,检出率为22.95%。94.00%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呈现多重耐药,耐药谱型主要分布在3~8耐之间,以7耐菌株所占比例最大(15.30%),共有119种耐药谱型。  相似文献   
54.
基于HJ-1A高光谱影像的土壤盐碱化遥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使用HSI影像研究大面积土壤盐渍化状况的可行性。方法是:使用HSI影像作为数据源,将大气校正以后的地表反射率进行多种数学变换,然后与采样土壤含盐量的化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建立土壤含盐量的反演模型,最后将采样点土壤含盐量的反演值与实测值进行比较,评价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表明:HSI影像经过大气校正后可以消除水汽对反射率的影响,有利于土壤含盐量的反演;影像中的反射率经过一阶微分(R')、倒数的一阶微分(1/R)'等数学变换后可以显著提高与土壤含盐量的相关系数,判定系数R2达到0.547和0.556;利用回归分析方法所建立的反演模型能够较好的反演松辽平原盐碱土的含盐量。  相似文献   
55.
基于根点替代的猕猴桃果园行间导航线生成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棚架式猕猴桃果园树干分立、树干与树冠分离的生理特点,提出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框底边中点替代果树根点的导航特征目标检测方法。使用LabelImg标注预处理图像中的树干信息,生成猕猴桃树干数据集,基于Faster R-CNN构建目标检测模型,实现对猕猴桃果园行间有效范围的树干识别,利用根点替代方法确定树干根点的定位基点坐标,基于三次样条插值法提取树行线,根据最小二乘法拟合生成导航线。试验结果表明,生成的目标检测模型在地膜、杂草和土壤等果园行间环境下,树干正确识别率分别为90.6%、90.1%、89.4%;树干像素高度大于300像素、200~300像素、100~200像素的正确识别率分别为94.6%、89.9%、85.6%,表明选择树干作为果园行间视觉导航标识,有效利用了深度学习的稳定性,提高了导航目标识别的准确率;根点替代简化了导航定位基点生成算法,获取的果树定位基点与实际树干根点的平均横向像素误差占比为1.3%,平均纵向像素误差占比为2.2%,平均实际距离误差为0.102 m,导航定位基点精度较高;生成的导航线平均横向像素偏差为5.1像素,实际平均横向偏差为0.052 m,获取的果园行间导航路径满足行间导航要求。  相似文献   
56.
丘陵山地柑橘果园多方位自动喷药装置研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针对现有自动喷药装置对丘陵山地不同树冠大小的柑橘果树适应性差的问题,该文设计了一种双向多方位自动喷药装置。通过模式转换机构,实现竖直喷药模式、45°倾斜喷药模式和对地喷药模式的任意切换,以满足喷药装置对不同大小柑橘树的适应性需求,提高农药的利用率。采用自动对靶模块检测果树冠层高度和高压雾化喷头组件至冠层表面距离;采用车速测定模块实时检测履带式手扶拖拉机行进速度。室内试验结果表明:在3种喷药工作模式下,装置射程与喷幅均符合植保机械作业质量要求;单次喷药量为72~190 L/hm2,符合低剂量喷药要求;超声波传感器布置在喷杆前方0.8 m处,当履带式手扶拖拉机行驶速度3~8 km/h时,有效降低了信号检测与处理滞后带来的对靶误差,对靶精度为99.7%,符合设计要求。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竖直喷药模式和45°喷药模式下进行喷药工作,柑橘树冠层表面雾滴平均覆盖率分别为82.5%和78.7%,沉积密度分别为109滴/cm2和106滴/cm2;冠层内部雾滴平均覆盖率分别为16.1%和30.6%,沉积密度分别为35滴/cm2和64滴/cm2,喷药效果满足国家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57.
通过设置粮菜二熟制农田不同施氮量的组合试验,分析减少氮投入对玉米-大蒜轮作系统作物光合特性、生长特征及产量的影响,为粮菜轮作模式下的减氮决策提供依据。田间试验于2020-2021年进行,玉米季设置3个施氮水平:常规施氮量(220 kg·hm-2)、减氮20%(176 kg·hm-2)和减氮40%(132 kg·hm-2),大蒜季两个施氮水平:常规施氮量(300 kg·hm-2)和减氮20%(240 kg·hm-2)。结果表明,与常规周年施肥模式相比,玉米季减氮20%+大蒜季常规施氮的模式下玉米产量增加1.4%、大蒜蒜薹和蒜头产量无明显变化,该模式维持了玉米吐丝期较高的叶绿素相对含量,显著提高净光合速率6.0%,延长重要生育时期的光合作用时间,保证干物质生产,对大蒜和玉米产量均无显著影响,其他减氮处理的玉米产量显著降低5.4%~25.8%,大蒜蒜薹和蒜头产量分别显著降低6.9%~29.0%和14.9%~ 39.0%。综合考虑,玉米季适量减氮20%即施氮176 kg·hm-2和大蒜季常规施氮300 kg·hm-2可保证轮作周期作物的光合生产能力,促进干物质的积累,在保证作物产量的同时减少投入,实现轮作系统减肥增效。  相似文献   
58.
立足区位优势 把苹果产业做大做强做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靠前一步管理。加大政府的推动作用 永兴乡是礼县苹果的主产区,群众对苹果的认识明确到位。全乡8.47万亩的耕地还有2万亩未栽植苹果。为此乡党委、乡政府会同县园艺部门、果农协会和种植大户以及长城果汁饮料有限公司,在全乡范围内,举办培训班、散发传单、实地指导、并带领部分果农、干部,到天水麦积区、陕西杨陵考察学习。并在重点村召开群众动员大会,引导广大群众退粮还苹果。近两年,在捷地、赵坪、蒙张、龙槐等5村实施以文家村为示范基地的老果园改造3000亩;在露家沟流域、北山流域、杜河沟流域、回龙山流域栽植澳洲青苹果4.06万亩。为整乡覆盖苹果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相似文献   
59.
山茶科山茶属茶树成熟种子含较高的茶叶籽油。茶叶籽油食用价值高,具有多种生理功能,是一种具有广阔开发前景的可食用植物油。我国食用油自给率较低,而茶叶籽油不仅可作为高端食用油增加自给率,而且在医疗健康领域同样具有利用价值。总结了目前国内外茶叶籽油在提炼工艺、脂肪酸组成、活性成分等方面的研究,旨在为茶叶籽油的深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0.
马驰 《农业工程学报》2020,36(20):164-170
实时监测土壤游离氧化铁含量对于获取区域土壤理化特征数据、监测区域土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该试验基于HJ-1A 高光谱遥感影像,结合研究区土壤采样的游离氧化铁含量化验数据,分析遥感影像的反射率与土壤游离氧化铁含量的相关性,建立土壤游离氧化铁含量的多元线性反演模型,反演研究区表层土壤游离氧化铁含量。研究结果表明,HJ-1A高光谱遥感影像的反射率与研究区土壤游离氧化铁含量呈负相关性,且在第104波段达到峰值,相关系数为-0.455;利用反射率指数变换建立的反演模型Y=34.11-0.079X23+0.151X72-0.072X79-0.017X90,模型的决定系数为0.837,均方根误差为1.59 g/kg;土壤中有机质对游离氧化铁含量反演精度影响的检验结果显示,研究区土壤的有机质对游离氧化铁含量的反演精度无显著影响。该试验为土壤游离氧化铁的光谱分析提供借鉴,为区域土壤生态环境监测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