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0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8篇
  6篇
综合类   89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5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71.
广州市辣椒疫病病原鉴定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对来源于广州市辣椒生产基地的3个辣椒疫病病菌分离物进行了研究。根据孢子囊形状、大小、形态特征及寄主范围和部分生物学特性,将这3个菌株鉴定为Phytophthora capsici Leonian。来源于国内不同地区的辣椒疫霉菌分离物的致病力存在极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72.
宝鸡峡灌区农业水资源安全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宝鸡峡灌区农业水资源安全进行评价,为解决宝鸡峡灌区农业水资源供需矛盾提供参考。【方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用评定系数表示每一个评价因素或指标对农业水资源安全的作用,结合灌区实际,建立农业水资源安全评价体系,运用综合评价模型对宝鸡峡灌区农业水资源安全进行计算和总体评价。【结果】结合宝鸡峡灌区实际,建立了包括水资源量、供水、用水、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5项共23个评价指标的农业水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评价模型计算宝鸡峡灌区农业水资源安全的综合评价值为2.540。分析认为,水资源短缺、供水工程效率低、水资源配置不合理、渠系水利用系数和灌溉水利用系数较低、水价偏低、地下水降落漏斗、水质污染、水资源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低等,是影响灌区农业水资源安全的主要因素。【结论】提出保障灌区农业水资源安全的5项主要措施,以促进灌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3.
<正>有山水必有沟壑,而沟文化、沟生态,同中华的长江、黄河文化一样,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孕育之地。如果你能从一座山沟中看到中华文化之根从易学到老子再到太平经的发展,请到河北寺沟来,如果你想了解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黄巾起义的全过程,请到河北寺沟来;如果您想到回归到先民们的生态家园,分享原生态的休闲和惬意,请到河北寺沟来!河北寺沟:沟中有文化,沟中有历史,沟中有生态!  相似文献   
74.
广东冬种马铃薯测土配方施肥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摸清水田条件下,氮、磷、钾不同配比施肥对广东冬种马铃薯的生物学性状的影响.设计了冬种马铃薯测土配方施肥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各处理对马铃薯经济性状有一定影响,如株高、单株结薯块数、薯块干物质含量等;但对产量影响最大,其中,N2P2K1处理马铃薯的产量最高,为28485kg/hm2.比N0P0K0处理增产18030kg/hm2,增产率为172.5%。同时,初步建立了广州市马铃薯产量(Y)与N、P、K三种肥料之间的回归方程,并初步得出马铃薯最佳施肥量为:氮肥(N)290kg/hm2,磷肥(P2O5)153kg/hm2,钾肥(K2O)298kg/hm2,最佳施肥量比例为1:0.5:1.03.  相似文献   
75.
目的: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MCAO),改进造模方法,鉴定临床表现,观察模型脑组织中梗死情况。方法:通过改良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制作方法,建立不同时间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观察术后大鼠临床表现,取脑组织,TTC染色,观察模型脑组织中梗死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临床表现接近脑卒中临床指证,TTC染色显示大鼠脑组织存在部分梗死区域。结论:成功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临床表现、组织染色观察均已证实。这为进一步研究其发病机理,探讨组织形态的变化与生化指标及临床表现的相互关系,筛选有效药物,阐明疗效机制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6.
生物覆盖覆盖后土壤水分蒸发量显著减少,能保持土壤水分,防止土壤被冲刷和泛盐,还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阻止杂草生长。具体做法是:在果园里用作物秸秆、杂草、刈割下的绿肥盖5~20厘米的草被,常年覆盖不翻入地下。在草源充足的地方,力争全园覆盖。草源不足的地方,可只覆盖树盘,但厚度—定要达到要求。覆盖后  相似文献   
77.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感技术也是得到质的飞跃,光纤光栅传感技术与传统传感技术相比有着很多优势,因此在很多行业中得到了应用。文章就对光纤光栅传感技术做一个简单地分析,同时介绍了其在一些领域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78.
为解决传统育秧肥料后期供肥不足现象,通过2年的水稻育秧试验,探究不同用量硝化抑制剂(双氰胺,DCD)对水稻育秧肥料养分释放的影响。试验于2019年设3个处理:CK(不添加DCD)、NI1(添加0.05%DCD)、NI2(添加0.1%DCD);2020年额外增加1个处理:NI3(添加0.2%DCD)。结果表明,与CK相比,NI1处理和NI2处理总体提高了水稻育秧后期(28~35 d)秧苗素质(株高、叶龄、叶长、茎基宽);而NI3处理水稻秧苗素质则和CK无显著差异。添加硝化抑制剂可以明显提高水稻叶绿素含量(SPAD值),随着育秧时间延长和硝化抑制剂用量增加,对SPAD值提升效果越明显。添加硝化抑制剂会减少水稻育秧前期(10 d)土壤铵态氮(NH+4-N)含量,但是会增加育秧后期(25~35 d)土壤NH+4-N含量,并在育秧结束时显著提高土壤全氮含量。因此,添加硝化抑制剂在水稻育秧后期能够明显增加土壤氮素残留,低用量硝化抑制剂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提高水稻秧苗素质。但是,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高用量硝化抑制剂...  相似文献   
79.
中粳稻新品种淮稻11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稻11号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中熟中粳稻新品种,2008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在多年的试验、示范、推广中均表现出产量高、米质优、抗病性较好,特别是田间高抗条纹叶枯病、熟期适中等特点。  相似文献   
80.
实施农田秋季机械深松作业是改善粮食作物生长环境,挖掘粮食生产潜力,发展节水高效农业的重要举措,意义深远而重大。为提高深松作业质量,应突出抓好以下三点。(1)秸秆还田质量要高。农作物秸秆中含有多种营养元素,是丰富的肥料来源,秸秆还田能有效促进土壤肥力的提高,与深松作业配套使用效果最佳。秋季还田的玉米秸秆切碎长度应小于10cm,留茬高度也要小于10cm,玉米根茬地上部分基本打碎,如达不到以上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