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6篇
林业   7篇
农学   30篇
基础科学   2篇
  33篇
综合类   97篇
农作物   35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小麦锌营养效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了小麦锌营养效率的基因型差异及其对小麦生长发育、产量的影响,并展望了小麦锌营养效率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Cu在小麦不同部位的分配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郑州9023为材料,研究了小麦不同生育期植株不同部位Cu的含量、累积量以及不同生育阶段的吸 收量。结果表明,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小麦不同部位Cu的吸收、分配和累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至灌 浆末期,各部位Cu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根>叶、废弃物、颖片>叶鞘>籽粒>茎、穗轴,地上各部位Cu累积量 从大到小依次为籽粒>茎、颖片>废弃物、叶鞘>叶>穗轴,因此,在小麦植株中较易富集Cu的部位是根、籽 粒和颖片;小麦在拔节-灌浆中期Cu吸收量及吸收速率明显高于其他时期。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实施“扶千名人才、促千村发展计划”以来,为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培养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新时期教育扶贫的创新实践。通过对已毕业的农民大学生进行的抽样调查,分析了农民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困难,认为解决农民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建在于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完善就业保障措施,加大就业指导力度,全面提升农民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使他们毕业后“留得住、用得上、能带动”,推动欠发达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4.
滴灌条件下施氮量对冬小麦根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豫北地区滴灌冬小麦高产栽培的氮肥施用量,选用矮抗58为试验材料,分析了滴灌条件下不同施氮量[0(N_0)、120(N_1)、180(N_2)、240(N_3)、300(N_4)kg/hm~2]对0~40 cm土层冬小麦根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0~40 cm土层冬小麦根长密度和根质量密度均表现为抽穗期灌浆期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期,随着施氮量(0~240 kg/hm~2)增加,0~40 cm土层根长密度和根质量密度均随之增加,当施氮量达到300 kg/hm~2时,根长密度和根质量密度均有所下降。根长和根质量主要分布在0~10 cm土层,随着土层深度增加,各处理不同生育时期冬小麦的根长密度和根质量密度总体上逐渐降低,少数处理在30~40 cm土层有小幅回升;拔节期至灌浆期,0~40 cm 4个不同土层根系的根长密度和根质量密度均在抽穗期达到最大值;抽穗期,在一定范围内(0~240 kg/hm~2)增施氮肥既有利于增加表层又有利于增加深层土壤根系的根长密度,然而根系生物量却主要集中在表层。冬小麦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也呈逐渐增加趋势,N_3和N_4处理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但两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综合来看,合理增施氮肥可以通过促进冬小麦根系的生长,进而提高产量,在本试验条件下,最适宜的施氮量为240~300 kg/hm~2,在此条件下产量为9 286.62~9 306.04 kg/hm~2。  相似文献   
15.
李龙  秦富仓  姜丽娜  姚雪玲  王晓军 《土壤》2019,51(2):406-412
以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为研究对象,以实地调查数据为基础,结合土地利用方式与地形的变化,对敖汉旗0~100 cm深度土壤有机碳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旨在对地区碳储量的估算和科学利用土地资源起到积极的借鉴作用。结果表明,敖汉旗土壤有机碳含量在0~100 cm深度的土壤剖面内的变化范围为0.23~20.71 g/kg,主要集中在40 cm以上土层,且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有机碳平均含量逐渐降低;各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均表现为:林地农地草地。土壤有机碳含量主要富集在高海拔区的平缓地段;受土壤侵蚀的影响,当坡度10°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有机碳含量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6.
基于2018年7-8月对我国杉木分布区进行的实地调查,总结整理了影响杉木人工林可持续经营的问题,包括"重栽疏养"、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做不到"适地适树"、群众造林积极性降低、林业部门投入减少以及木材价格波动频繁等问题。针对以上林农、林场、林业科研院所、林业局等相关林业部门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推动绿色生态优先发展、加大林场专项资金扶持力度、良种基地建设和技术推广、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加快林间混生套种以及林下经济建设、加大林地管理力度、提高应对极端气候事件危害能力、加强木材价格依法管理、着重杉木相关产品开发等相应的对策和政策,以期为杉木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17.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氮素形态、用量及施用时期对小青菜产量和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等氮量施肥下,产量最高的是硝酸钙,尿素+微量元素处理;尿素,有机无机复混肥和碳酸氢铵处理间无显著差异,DMPP处理产量最低;追施微量元素能提高小青菜的产量。硝酸盐含量随着收获时期的延后而降低,有机无机复混肥处理则略有升高,但未达到显著水平;收获期取样时,不同氮肥对硝酸盐的积累是:硝酸钙>DMPP>尿素>有机无机复混肥>尿素+微量元素>碳酸氢铵。配施微量元素及氮磷钾的协同吸收均能降低硝酸盐含量。综合考虑产量和品质指标,以有机无机复混肥处理效果较好。小青菜产量和Vc含量随着施氮量的提高而提高,但硝酸盐含量也随之提高;小青菜产量和Vc含量随着施氮时期的延后而降低,硝酸盐含量高峰出现在追肥后20d左右。  相似文献   
18.
青霉素对小麦生理活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浓度(10万、40万、60万单位·L-1)的青霉素水溶液对大田扬花期的小麦进行叶面喷施,经测定发现,处理后旗叶的蒸腾速率、叶绿素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均高于对照,穗粒数增加1.60~2.89粒,千粒重增加1.67~2.98g,每公顷增产684.15~1249kg,增产百分率为8.63~15.76%。从本试验的各项生理指标和产量指标综合来看,青霉素在小麦生产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其较佳的使用浓度约为10万单位·L-1。  相似文献   
19.
小麦生育中后期硝酸还原酶活性及其与穗粒重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991~1993两年不同品种和不同施氮处理硝酸还原酶活性(NRA)的测定,对小麦生长发育中NRA变化动态及其与穗粒重、千粒重的动态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麦各生育时期的叶片NRA在开花期为最大,开花前呈上升趋势,开花之后随籽粒灌浆而逐渐下降,穗部(籽粒和颖片)NRA在开花后逐渐上升,开花后15~21d达到最大,之后又逐渐下降;叶片、籽粒NRA以及NRA总量与穗粒、千粒重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Zn在小麦植株中吸收、分配和累积的动态变化规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研究Zn在小麦植株中吸收、分配和累积的动态变化规律,以郑州9023为供试品种,测定了小麦不同生育期、不同部位的Zn含量。结果表明:小麦植株中分配Zn较多的部位是籽粒、根和茎,叶和叶鞘中Zn含量水平较低,由此可知,Zn是一种可移动的元素,易累积在生长旺盛的部位;灌浆期和拔节~抽穗期是植株吸收Zn最快的时期,其中吸收速率最高的为灌浆初期~中期,吸收速率最慢的是越冬~返青期,前者约为后者的136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