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28篇
  免费   127篇
  国内免费   196篇
林业   668篇
农学   379篇
基础科学   314篇
  288篇
综合类   2423篇
农作物   322篇
水产渔业   533篇
畜牧兽医   1450篇
园艺   448篇
植物保护   126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33篇
  2022年   126篇
  2021年   106篇
  2020年   112篇
  2019年   194篇
  2018年   212篇
  2017年   105篇
  2016年   136篇
  2015年   159篇
  2014年   320篇
  2013年   283篇
  2012年   297篇
  2011年   307篇
  2010年   282篇
  2009年   313篇
  2008年   281篇
  2007年   292篇
  2006年   273篇
  2005年   287篇
  2004年   205篇
  2003年   194篇
  2002年   171篇
  2001年   133篇
  2000年   171篇
  1999年   148篇
  1998年   187篇
  1997年   195篇
  1996年   177篇
  1995年   155篇
  1994年   131篇
  1993年   146篇
  1992年   116篇
  1991年   121篇
  1990年   106篇
  1989年   84篇
  1988年   53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37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8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3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991.
以人工饲养的2、3冬龄黄颡鱼为研究对象,进行4批次的人工催产和孵化试验。催产雌亲鱼5960尾,平均体重120.6~148.2g,雄亲鱼350尾,平均体重278.6~310.5g。催产药物为LHRH-A2、DOM和HCG合剂。亲鱼注射后放入水泥池暂养,到达效应时间时实施人工采卵、采精液和人工授精,受精卵脱黏后用孵化桶孵化。雌雄亲鱼为20∶1。共收获受精卵4389.6万粒,孵出水花鱼苗3774.2万尾。平均催产率和受精率达到94.6%和84.1%,每尾雌亲鱼平均产受精卵约0.74万粒,孵化出鱼苗约0.63万尾。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便,亲鱼产卵率、受精卵孵化率和出苗率均较高,同时,节省人力、物力和空间,可大大提高黄颡鱼人工繁殖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992.
新疆吉力湖底栖动物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2007年春、秋季的调查,本文报道了吉力湖底栖动物种类组成、密度和生物量。本次调查共发现新纪录种8种,其中寡毛类4种,软体动物4种。通过本次调查数据与1987年比较,发现各类底栖动物的丰度均大幅度降低,特别是鱼类喜食的饵料水生昆虫幼虫丰度的大幅度下降,对河鲈等重要土著鱼类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是不利的。  相似文献   
993.
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讲话精神与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要求,云南省昭通市利用发展机遇,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该文阐述了昭通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状,质量持续提升的发展机遇,提出加强组织领导、科学编制规划、强化示范引领、加大资金投入、强化机制建设等建议,以期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994.
以继代培养不同时间、移栽生长不同阶段薰衣草组培苗为试材,比较研究了不同阶段组培苗叶片及根系形态解剖及超微结构差异。结果表明:瓶内壮苗培养30d左右,组培苗叶片和根系已分化出相对完整的形态组织结构,具有初步的气孔调节及光合自养能力,但与移栽50d苗和栽培1a生苗木有显著差异。温室移栽50d时,组培苗组织器官功能已基本满足露地生长的基本要求,在栽培条件合适时,可进行田间移栽相关工作。该研究为薰衣草工厂化组培苗生产的技术实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5.
在“数字中国”的建设中,数字乡村的建设占据了核心地位。数字技术已经深入到乡村治理的各个环节中,重塑了乡村治理的关键要素,并推动了乡村治理向数字化方向转变。目前我国乡村地区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变阶段,乡村社会组织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会化力量对推动乡村数字化治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推动乡村向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现代社会组织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结构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价值,这对于乡村地区的数字化治理和推动乡村地区数字化转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乡村社会组织在参与乡村数字化治理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公共参与乡村数字化治理的能力不足、乡村数字化治理中的制度尚未健全、社会组织参与的主动性和热情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导致无法形成一个协同的乡村数字化治理力量。因此,需要从加强政府主导、培育新型农民和提升基层党组织能力等方面来构建乡村社会组织参与数字乡村治理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996.
7854 是以掖 478×156(156 为 PN78599 选系)的杂交种组建基础材料,采用增加种植群体、测用结合、目标区域选育与南繁加代相结合的育种方法选育出的高产、多抗、适应性强、配合力高的玉米自交系。利用该自交系作为亲本组配出经过省级以上多区域审定,适宜西南高原玉米生态区种植的杂交种 7 个,拓宽了该区域玉米育种的种质基础。  相似文献   
997.
为筛选出适合新疆种植的综合性状较优的水稻种质资源,对国、内外355份水稻资源的17个质量性状和20个数量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质量性状指标中穗抽出度、二次枝梗、穗立形态、叶片茸毛和分蘖力上表现出丰富的变异类型;数量性状变异范围为3.906%~57.519%,遗传多样性指数为1.713~2.067。通过对数量性状进行聚类分析将355份水稻种质资源划分为4大类群,类群Ⅰ属于极端粒型的特异性种质,共97份;类群Ⅱ属于潜在增产种质,共81份;类群Ⅲ属于晚熟极端种质,共94份;类群Ⅳ属于优质高产种质,共83份。20个数量性状利用主成分分析提取5个综合因子,累计贡献率为74.989%,各成分的贡献率分别为17.472%(PC1)、17.071%(PC2)、15.738%(PC3)、15.237%(PC4)和9.429%(PC5);水稻种质资源的综合得分范围为0.416 8~1.240 8,综合得分前10名的种质资源依次为‘21Y137’‘21Y271’‘21Y162’‘21Y280’‘21Y276’‘21Y87’‘21Y132’‘21Y254’‘21Y294’‘21Y318’,均属于类群Ⅳ...  相似文献   
998.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乡村旅游得到了快速发展,乡村旅游已经被看作是促进农户脱贫的一个重要途径.乡村旅游的发展促使农户生计资本储量和生计资本组合方式的改变,也进一步影响着农户生计策略的选择.因此,研究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对农户生计资本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借鉴英国国际发展部农户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SLA)下,以...  相似文献   
999.
黄鳍棘鲷(Acanthopagruslatus)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分布的特色经济鱼类和增殖放流鱼类,研究黄鳍棘鲷的食性变化特征有助于了解其的食物来源及其在食物网中的功能地位。通过胃含物形态学和18S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分析了万山群岛海域不同年龄(1~3龄)黄鳍棘鲷的食性变化特征。形态学鉴定发现黄鳍棘鲷胃含物中有贝类、蟹类和食糜。18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共鉴定出黄鳍棘鲷胃含物中有真核生物16门84种,黄鳍棘鲷主要的食物来源为节肢动物门的锈斑蟳(Charybdis feriatus)和腹针胸刺水蚤(Centropages abdominalis),软体动物门的变化短齿蛤(Brachidontesvariabilis),脊索动物门的圆吻海鰶(Nematalosanasus),红藻门的条斑紫菜(Neopyropia yezoensis),其共占总食物来源的66.73%。万山群岛黄鳍棘鲷主要以动物性饵料为食,对植物性饵料的摄食相对较少。对1~3龄黄鳍棘鲷食性的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加,黄鳍棘鲷的主要摄食种类逐渐由节肢动物门和软体动物门转向脊索动物门,摄食的生物物种数量逐渐减少。研究...  相似文献   
1000.
“十三五”时期,河南省大力发展林草产业,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和林农增收致富,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与此同时,河南省林草产业也面临着一些现实困境,如产业核心竞争力不足、科技创新能力弱等。详细阐述了河南省“十三五”时期林草产业的发展情况,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林草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的思路和路径,提出构建“一轴两带六区多点”的林草产业发展空间格局,以期为构建结构合理、功能完备、效益良好的河南省林草产业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