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2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22篇
  15篇
综合类   83篇
农作物   11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61.
应中国科学院邀请,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法籍客座植物育种科学家阿劳迪尤(M·A·Arraudeau)博士,于1989年10月3日至10日访问了中国科学院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等地,并考察了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水稻新品系示范种植现场,以及在桃源生态农业试验站试种的、由国际水稻所赠送的35个旱稻品种(品系)的生态适应性情况。现将阿劳迪尤博士执笔的考察报告(原文“TRIP REPORT CHINA,HUNAN PROVINCEOCTOBER3—10,1989”),摘译发表第二部分“Vist to Changsha and Tao Yuan(Hunan Province)”,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2.
红富士苹果套袋栽培的配套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施苹果套袋栽培技术 ,是生产优质高档无公害绿色果品的有效措施。如何科学实施苹果套袋 ,最大限度地提高套袋的经济效益 ,是广大果农迫切需要掌握的致富技术。现根据山东省栖霞市 8年来套袋栽培的经验和教训 ,提出红富士苹果套袋管理的配套技术。1 套袋前的管理1 .1 科学整形修剪 ,严格控制枝量 冬季修剪 ,666.7m2 (亩 )枝量应调整到 7~ 8万条 ,生长季节保持在 1 0~ 1 2万条 ,透光率达到 2 5 %以上。修剪时主要以调整骨架结构、解决群体光照、控制枝条数量、提高结果枝组质量为重点。首先是慎选树形 ,在现有树形中以自由纺锤形最为适…  相似文献   
63.
<正> 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发展农业、栽培植物的关键是能够利用盐水灌溉,包括掘井获取盐水和直接引灌海水。这是本多林大学科学家们的见解。从六十年代起,这些以色列科学家就一直从事着利用海水栽培农作物的研究。  相似文献   
64.
1株磷细菌基本培养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磷细菌菌株巨大芽孢杆菌为对象,采用液体培养研究了各种理化因素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适宜的pH值为5.5-9.5,最适pH范围为8.5-9.0。(2)在100mL三角瓶中,其最适装量为15-20mL;在装量大于25mL时,菌体生长明显受抑制。(3)菌体最大生长量时的温度为30℃左右。(4)作为菌体生长的磷源,葡萄糖最佳,半乳糖和甘露糖次之;单糖对于菌体生长的促进优于二糖,多糖最差。(5)Mg^2 ,Mn^2 ,Ca^2 可以明显提高磷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的初始生长量,Fe^2 ,Al^3 等离子特别是Fe^2 却对菌体的初始生长量有明显抑制作用。K^ ,Zn^2 对于菌体初始生长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65.
66.
稻鱼系统中不同沟型边际弥补效果及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稻田养鱼在中国由来已久,并已经发展出各种模式。在沟坑模式中,作为鱼群庇护所的沟和坑会占用一定面积的水田区域,致使水稻立植面积减少,但沟坑的设置同时导致水稻群体边际区域的增加。本试验就沟坑边际效应导致的水稻增产效应对因立植面积减少而引起的产量减少的弥补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和测定计算,同时对环沟、十字沟、直沟3种沟型下水稻产量、田鱼产量及经济收益进行了比较分析,筛选出适合试验区域的稻鱼共生模式中的最佳沟坑模式。随机区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沟际边1行单蔸粒重的边际效应值平均可达52.45%;沟坑边际效应弥补效果也较为显著,平均达80%左右。且不同沟型弥补效果不一:环沟弥补效果最佳,达95.89%,几乎可弥补沟坑占地损失;十字沟次之,为85.58%;直沟最差,仅可弥补58.02%。各类沟型的水稻稻谷产量及田鱼产量差异均不显著,而产出收益以十字沟表现最佳。研究认为十字沟为稻田养鱼模式下的最优沟型。  相似文献   
67.
唐建军 《农村电工》2006,14(10):19-19
“生长在农村、服务好农民”是一位农电工的誓言。他就是江苏省“三为”服务先进个人、优秀农电工,现大丰市通商供电所党支部书记祁文祥。  相似文献   
68.
69.
总结了1991年 ̄1995年关于双季稻吨粮田的土壤肥力定位研究情况。试验表明,在实施吨粮技术体系的条件下,产量和土壤肥力是稳定的。在不同冬作类型中,紫云英对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全氮量,活化土壤磷素有着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