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林业   4篇
综合类   20篇
园艺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21.
贵州食用菌资源丰富,极具多样性。现在贵州食用菌栽培产量已进入全国第二梯队,食用菌产业是贵州重要的扶贫产业之一。通过文献收集、野外采集及市场调查的方法,对贵州省内可食用真菌资源进行归纳整理,确定了贵州省内2个门、7个纲、20目、71科、183属、481种食用菌及其在贵州省内的分布情况(其中38种为中国特有种),并对文中的每个物种名称按照最新分类系统进行了修订。  相似文献   
22.
对来自于贵州省不同栽培地区的8个辣椒疫病病原菌分离物进行生物学特性及辣椒抗疫病性研究.经形态特征及回接发病特征鉴定,确定这些菌株为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 Leonian),8个菌株在CA上诱导产生的孢子囊形态特征和平均大小无明显差异.在一些辣椒品种中,垂直抗性和水平抗性可能共存.建议在生产中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来选用不同的抗病品种.  相似文献   
23.
通过选取相近海拔高度的阳坡、阴坡、半阳半阴坡和林下4种不同光照条件,以云雾"鸟王"茶实生茶树鲜叶为研究对象,分析各种光照条件下氨基酸含量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氨基酸的含量在阴坡处理显著低于其他处理,阳坡、林下、半阳半阴坡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MDA含量在4种光照处理下差异不显著;SOD活性在阴坡处理显著低于其他处理,阳坡、林下、半阳半阴坡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CAT活性在半阳半阴坡、阴坡处理下显著高于阳坡处理,与林下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POD活性在阳坡处理下显著高于阴坡处理,与林下和半阳半阴坡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光照对于茶叶生长最有利的条件顺序为半阴半阳>阳坡>林下>阴坡。  相似文献   
24.
我国农林废弃物栽培食用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原料问题成为该产业发展的瓶颈,其培养料的筛选和开发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农林废弃物因其来源广泛、种类繁多,是食用菌生产的良好基质,利用农副产品生产食用菌,一方面可解决食用菌生产的原料问题,另一方面减轻农林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对我国近5年来,不同农林副产品栽培食用菌的研究进行综述,分析食用菌栽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5.
采用生长速率法和悬滴法测定了8种常用杀菌剂对赤水撑绿竹Bambusa pervariabilis×dendrocalamopsis daii根腐病病原菌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 Schlecht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并测定了杀菌剂对尖孢镰孢菌的毒力。结果表明,各杀菌剂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70%敌磺钠WP、3%广枯灵AS能很好地抑制菌丝生长,而70%敌磺钠WP、3%广枯灵AS、70%甲基硫菌灵WP、10%苯醚甲环唑WG对孢子萌发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均在80%以上。对菌丝生长与孢子萌发均有明显作用的杀菌剂为70%敌磺钠WP、3%广枯灵AS。毒力测定结果表明,70%敌磺钠WP、3%广枯灵AS对尖孢镰孢菌的毒力最高,其EC50分别为0.072 5,0.112 6μg/mL、其次为70%甲基硫菌灵WP和10%苯醚甲环唑WG,其EC50分别为7.8216,7.318 7μg/mL。其余几种药剂的毒力较差。8种药剂的相关系数均在0.98以上,药剂浓度与抑制作用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6.
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发现当代银杏中存在一类性征特殊的特大古银杏类群。首先是形态、大小及树龄差别极大,其生长生物学特性和生长节律非常特殊,表现出类似地质年代古银杏的古老原始形态、结构和功能。着重研究该特大古银杏的性质、数量、分布特征及"多代同株"生长现象。首次指出"多代同株"个体为银杏地质年代早期普遍存在着的个体,现代的"多代同株"者为地质时期古银杏的一种"返祖现象"和"返祖个体";首次发现"联合基茎"周期性大爆发"类形成层根颈克隆乔木生长圈"生长现象,并且为"多代同株"者的生长动力学基础。查明"黔中山原"以安顺、长顺、贵阳、龙里、贵定、福泉、麻江一线为贵州野银杏的原始栖息地。并以特大古银杏的分布现状为依据,发现野银杏的古地理学分布与现代分布完全重叠一致,再次证明贵州银杏族群的野生性质。  相似文献   
27.
以南方香菇产业主栽品种香菇808、庆科R20以及贵州省特有香菇马桑香菇为研究对象,通过拮抗反应、系统发育树及温度试验,对香菇菌株进行了区别性鉴定,并利用碱性木质素(纯品)及4种食用菌栽培中常用的栽培辅料为诱导物,研究3种不同香菇菌株液体发酵产漆酶活力连续12 d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马桑香菇、香菇808、庆科R20虽均同为有机香菇的下属分支,但菌株间是有区别的,马桑香菇同香菇808和庆科R20间的亲缘性也较远,且两两间均有拮抗反应,3种菌株菌丝生长对适宜温度的选择也有较小差异,存在一定种源差异.此外,香菇液体产漆酶活力受菌株遗传差异和5种不同诱导培养基的影响差异均为极显著(P<0.001),但各处理漆酶整体变化规律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对香菇808产漆酶诱导力最强的是玉米芯,其次为麦麸,最高漆酶活力分别为464.06、205.44 U/L;对庆科R20产漆酶诱导力最强的是麦麸,其次为玉米芯,最高漆酶活力分别为265.07、237.15 U/L;对马桑香菇产漆酶诱导力最强的是米糠,其次为麦麸,最高漆酶活力分别为178.34、161.83 U/L.从诱导漆酶活力强度出发,香菇808、庆科R20和马桑香菇培养的最佳辅料分别为玉米芯、麦麸和米糠.  相似文献   
28.
和耀威  张林  向准  李鹏 《农技服务》2023,(11):40-42
为优化灵芝高活力液体菌种的培养条件及生产工艺,缩短菌种生产周期和提高菌种活力,以液体菌种碳氮源筛选获得的结果为基础,选用优化配方葡萄糖2%,蔗糖2%,玉米粉1%,KH2PO40.1%,MgSO40.05%,豆油0.05%,pH自然作为发酵罐液体种的基础配方,考察灵芝菌丝在不同温度、pH、接种量和培养时间下的生物量,探明最适培养条件。结果表明:发酵罐液体菌种的最适培养温度为26~28℃,最适pH为6,接种量以4%~6%为宜,最佳培养时间为6 d。  相似文献   
29.
以六妹羊肚菌(Morchella sextelata)GZCC0287菌株为试材,采用单因素试验、Plackett-Burman试验、最陡爬坡试验、响应面法,研究了碳源、氮源、无机盐、CMC-Na对六妹羊肚菌丝生物量及菌丝球浓度的影响,以期为羊肚菌液体菌种生产、栽培种、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红糖、酵母粉、KH2PO4、MgCl2·6H2O为最佳碳源、氮源和无机盐,最佳培养基配方为红糖50.49g·L-1、酵母粉10g·L-1、KH2PO41g·L-1、MgCl2·6H2O 2.37g·L-1、CMC-Na 10.11g·L-1,菌丝生物量达到(5.21±0.45)g,菌丝球浓度达到(2567±127)个·mL-1,以1000个·mL-1浓度接种栽培种,发菌快,长势好,满袋时间10~15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