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2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6篇
综合类   19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8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以腊熟期全株玉米为青贮原料,进行了揉丝加工处理和不同切割长度处理对玉米青贮品质和养分损失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揉丝加工处理和1.5cm切割长度可提高青贮物料压实程度,减少物料中空气残留,缩短有氧发酵时间,提高青贮品质。青贮过程中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SC)是青贮乳酸发酵的主要底物;揉丝加工处理和1.5cm切割长度青贮的干物质(DM)损失率分别比常规3cm切割长度降低6.88、5.53个百分点,氨态氮占总氮的比例相应降低1.04、1.76个百分点。结果还表明,乳酸发酵优势菌群对酸性洗涤纤维(ADF)和中性洗涤纤维(NDF)可能有一定利用能力,而对酸性洗涤木质素(ADL)几乎不产生作用。  相似文献   
52.
山东省土地利用结构时空变化及其驱动机制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基于山东省1987~2003年统计资料和土地详查与变更调查数据,研究揭示了山东省近17年来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和均衡度的时空变化,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和均衡度动态变化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7年来,山东省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和均衡度的变化经历了增加→减少→缓慢增加的变化过程,总体趋势是各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差别逐渐缩小,土地利用结构的均质性逐渐增强;土地利用结构的信息熵和均衡度具有空间分异规律,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递减,总体而言,东部半岛丘陵区的信息熵和均衡度值>中南部山地丘陵区>西部、北部平原区;自然因素、人口变化、经济因素和政策调控等是影响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和均衡度时空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  相似文献   
53.
菜地土壤剖面上重金属元素含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21  
在宜城镇蔬菜基地内选择种植时间为1a、5a、10a、15a、20a、45a的菜地序列,并选择周围的水稻田作为对照地,研究了菜地土壤中Hg、Cu、Zn、Cr、Pb 5种元素含量随种植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菜地的种植过程中,土壤中Hg、Cu、Zn、Cr和Pb 5种微量元素的含量有不断累积的趋势,应引起足够重视。以上元素含量随菜地利用时间的增加而累积的原因与菜地中大量投入的无机肥料(尤其是磷肥)、动物粪肥以及农药有关。此外,该文提出的土壤元素含量变化速率的概念,可以直观反映土壤中某一元素浓度的增加或减少的快慢,对预测土壤中元素浓度的变化趋势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4.
冻结的回忆     
时隔五年,我既没机会见到他,也无意打听他的准确消息。 因为我已为人妻,为人母,忙忙碌碌走着自己的路。 突然接到他的电话,说他调到了我所在的城市,和我一样,也有了自己的家。电话里的声音是我再也熟悉不过的,但我仿佛在听着一个陌生人的传说。我  相似文献   
55.
新乡贤文化既是对传统乡贤文化的继承,也是一种延伸和拓展,应包含新乡贤构成、时代背景、文化内涵三部分内容.新乡贤文化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一剂良方,在推进文化繁荣发展、引领乡村社会风尚、助推乡村经济发展、促进乡村社会稳定、推动乡村生态文明、完善基层治理体系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当下加快培育和弘扬新乡贤文化、助推农村小康建设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必须从挖掘乡贤文化、重构参与机制、完善制度基础等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56.
红壤旱地玉米不同间作方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表明 ,玉米与豆科作物间作、同穴种植可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及酸度 ,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培肥地力。同时发现天敌种类及数量增加 ,害虫种类及数量减少。  相似文献   
57.
红壤旱地几种耕作制度效益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过对效益的综合评价 ,在所有供试处理中 ,“油菜 | |紫云英 /玉米 /玉米 | |绿豆”的效益最佳 ,“油菜×紫云英 -玉米 -玉米”次之。这两种耕作制度均可兼顾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保证农民增产增收 ,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是值得在红壤旱地上推广应用的两种双季玉米耕作制度  相似文献   
58.
纳米技术是在纳米尺度(10-9m)下对物质进行制备、研究和工业化以及利用纳米尺度物质进行交叉研究和工业化的综合性技术体系,是21世纪科技发展的主流。纳米材料以其独特的物理、化学、生物学特性在畜牧业中的广泛应用,能增进畜禽健康,促进动物生长,提高畜禽产品品质。现就纳米技术在饲料添加剂、动植物品种改良、动物疫病防治、提高畜产品品质、新型兽药研发、改善饲养环境等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能达到人们对纳米技术的应用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59.
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其国  叶方 《土壤学报》2004,41(3):449-455
在分析国外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基础上 ,阐述了我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应用情况 ,以及农业信息技术的集成与产业化的重点领域 ,最后提出了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0.
免疫磁珠技术操作简单、快速高效,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细菌的快速分离纯化等领域,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捕获率高、特异性好的单增李斯特菌免疫磁珠分离方法。首先通过杂交瘤技术制备出8株抗单增李斯特菌单克隆抗体,效价均达到1∶1 024 000,且特异性较好。利用效价最高的腹水6-E6制备单增李斯特菌免疫磁珠,并对单增李斯特菌免疫磁珠最适条件进行优化,结果选择MEST(7.0)为偶联缓冲液、磁珠直径为750 nm、免疫磁珠添加量为0.4 mg、捕获时间45 min、单增李斯特菌含量在1×104 CFU/mL时,免疫磁珠捕获率最高可达76.29%。在模拟牛奶样品中免疫磁珠特异性捕获率可达到67.71%。该分离方法可快速且特异地分离单增李斯特菌,操作简便,为快速分离食品中的单增李斯特菌并实现快速检测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