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2篇
林业   14篇
农学   5篇
综合类   65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8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以引种植物大花百子莲为对象,对其在引种地的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两者与授粉成功的关系。结果表明:大花百子莲花粉萌发的最佳培养基为10%蔗糖+0.1% H3 BO3+0.2 g? L-1 Ca(NO3)2;随着开花进程的不断深入,花粉活力不断下降,始花期的花粉活力接近80%,末花期花粉活力只有3%左右;花粉在4℃条件下存活时间约为7 d,25℃条件下存活时间为5 d,而在35℃条件下存活时间只有2 d;大花百子莲花粉在开花当天已具有萌发能力,而柱头在开花第2天具有可授性,因此大花百子莲存在雌雄异熟现象。  相似文献   
42.
以4年生盆栽百子莲为试材,利用MSAP技术,对百子莲营养芽、诱导芽、花序芽进行甲基化水平和模式分析,以探讨其开花的表现性状与其基因组甲基化修饰的关系。结果表明:从64对引物中选出36对引物,分别获得292、310、323个电泳条带,其中无甲基化或单链内甲基化分别是184、204、210条,双链内甲基化条带分别是93、108、107条,超甲基化条带数分别为76、63、58条。3个样品中总体甲基化比例分别为61.34%、60.31%和60.60%,该研究可为百子莲植株的分子鉴定、良种选育与栽培,以及遗传演化等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3.
以采自辽宁本溪的野菊种子为材料,在50、100、150、200、250 g/L的聚乙二醇(PEG-6000)的胁迫下,对种子的相对发芽率、发芽指数、胚根生物量及叶绿素含量进行测定,并根据测定的数值计算出种子活力的指标,结合所有指标进行综合测定评价.结果表明:野菊在轻度干旱的条件下有利于其生物量的积累,芽苗的生长及叶绿素的合成.但在中度及重度的干旱胁迫下不利其萌发、生长及叶绿素的合成.研究其在PEG-6000胁迫下萌发特性的变化,对其中园林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4.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鸢尾属17种植物叶片表面微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对其叶表皮微形态特征进行了系统的描述,并作了分类上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叶表皮的表皮细胞形态、气孔及表皮上的乳突在种间具有一定的分类学意义:鸢尾属植物表皮细胞多为菱形,表皮细胞短菱形的为原始类型;气孔器为不规则形;气孔及垂周壁存在下陷或隆起2种;垂周壁式样为平直或弓形;下陷气孔周边的表皮空隙口形状为椭圆形、方形或菱形;有些种表皮上具有乳突,并存在多态性;这些性状与鸢尾属植物生境不存在直接联系。本文还依据叶表皮微形态特征探讨了属内亚属间及一些近缘种间的分类关系。   相似文献   
45.
基于nrDNA ITS序列东北地区丁香属植物的系统发育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nrDNA ITS测序分析,对东北地区的丁香属内11个种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依据ITS序列中的信息位点,应用系统发育分析软件MEGA2.1构建的分子系统树,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传统的依形态特征进行的分类。但该系统树对于属下各分支间的关系作出了与传统的形态分类方法不同的推断:与在形态分类中不同,短花冠亚属(Ligustrina)并未与其余种构成姐妹群关系,而是和巧玲花系(Pubescentes)关系最近,二者组成的分支与欧丁香系(Vulgares)形成姐妹群关系;顶生花序系(Villosae)是系统树中的基部分支。  相似文献   
46.
上海松江别墅区植物景观视觉影响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崔海波  卓丽环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10403-10405
以上海市松江别墅区为主要研究对象,将别墅区的植物景观划分为庭旁绿地植物景观、组团绿地植物景观、绿化过渡带植物景观、道路绿地植物景观4种类型。运用SD法对4种类型的植物景观进行分析,得出植物景观视觉效果排序为:组团绿地〉庭旁绿地〉道路绿地〉绿化过渡带。  相似文献   
47.
为探讨适宜引种地被石竹生长所需要的光照条件,以一年生地被石竹的实生苗为供试材料,通过不同的遮荫处理,对地被石竹的生理生态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地被石竹比叶面积小,为(124.50±8.24)cm2.g-1;在遮荫条件下,地被石竹节间距增长,并且这种增长是随着遮荫程度的增加而增加的;不同遮荫条件下,通过对叶片相对含水量、比叶重、叶绿素含量和光合作用的测定,可知地被石竹耐荫性较弱。  相似文献   
48.
采用Li-6400光合作用测定仪对在上海地区引种的地被石竹蒸腾速率日变化、季节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地被石竹蒸腾速率日变化为单峰型,峰值出现在11:00~12:00;蒸腾速率的季节变化为单峰曲线,6月份最高,达到12.72mmol·m2·s-1,11月份最低,仅为1.31mmol·m-2·s-1,生长季叶片平均值为6.07mmol·m-2·s1.(2)直接影响蒸腾速率日变化的主要因子春季(3月下旬)为光合有效辐射和相对湿度;夏季(6月下旬)为光合有效辐射和气温;秋季(10月初)为光合有效辐射、气温、胞间CO2浓度和相对湿度.(3)地被石竹三季单位叶面积平均H固碳量、日释氧量、日蒸腾释水量、日吸热量春季分别为12.16g·m-2·d1、8.85g·m-2·d-1、2480.89g·m2·d-1、6065.90KJ·m-2·d-1,夏季为12.46g·m-2·d1、9.07g·m-2·d-1、8283.25g·m-2·d-1、19940.75KJ·m2·d-1,秋季为10.29g·m-2·d-1、7.48g·m-2·d-1、2102.56g·m-2 ·d-1、5098.57KJ·m-2·d-1.  相似文献   
49.
哈尔滨市紫丁香绿量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选取了哈尔滨市园林绿化上数量最多、应用最广的木犀科丁香属植物中的紫丁香为研究对象,立足于哈尔滨市的环境特点,具体分析紫丁香姿态、冠形、枝形、叶形的特点及其之间的关系。采用生态学、生理学、统计数学和模型构建等方法对紫丁香样本数据进行分析,深入研究紫丁香绿量的内涵,探索出了哈尔滨市紫丁香绿量的量化方法。它克服了绿化覆盖率等指标在绿色植物生态功能表达上的不足,使绿色植物与其生态功能、生态效益联系起来,可供其他灌木植物绿量的研究借鉴,具有实际应用和推广价值,可为不同地区绿色植物的配置及其生态功能的发挥提供科学数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50.
百子莲的传粉昆虫及其访花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连续2年对百子莲引种地的访花昆虫和昆虫访花行为进行了观察和检测,共发现访花昆虫23种,分属于5目、17科.其中传粉昆虫有10科13种,主要有中华蜜蜂、熊蜂、玉带凤蝶、菜粉蝶和黑带食蚜蝇.访花频率在不同昆虫之间差异显著.在不同花期(始花期、盛花期)间差异不显著.各昆虫单日的访花频率存在一定规律.其中蝶类传粉活动集中在上午,蜂类传粉持续时间长,7:00~17:00均有出现.昆虫访花频率和虫体解剖镜观察表明.蜂类的传粉效率明显高于蝶类和蝇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